大学素质教育之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29 07:37:40

大学素质教育之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研究

【摘 要】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大学教育具有完成社会责任感培养任务的能力与客观条件。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原因之一是大学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与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

自我国上世纪90年代引入素质教育以来,大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一直定位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德智体美四方面素质中,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一直排在智力素质之前,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首要培养任务。究其原因,道德是智力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发展、民族传承、人类延续不可或缺的承载。失去道德支撑,人类的智力发展如无缰野马、失控列车,会将他人、国家乃至全人类带入危险之地。因此,大学素质教育应首重道德教育,而大学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富有责任心和正义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的社会成员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繁荣都具有重大价值。由于我国很多行业、重要职位与大学学历挂钩如医生、律师、公务员等,所以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具有责任感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尤为重要。

一、大学教育具有完成社会责任感培养任务的能力与条件

从本质上看,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的知情行是合一的,不可分割的。道德认知决定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生成,而道德情感与信念又会影响道德行为的落实。

(一)教育对社会责任认知与情感的形成具有辅助作用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得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人的本质看,人自出生就因为自身需求而与他人、社会、自然界发生了联系,彼此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因自身需求而要求他人、社会对自己负责,可称为对己责任;同时又因他人与社会的需要而去承担责任,统称为社会责任。事实上,生存在社会中的每个人,不管意识到与否,不管愿意与否,本质上都是“有责任、有使命的人”。虽然事实如此,并不是每个人都生而能知的。人的身体生理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眼不能观360度,耳对声音感知的滞后等。以这种局限的个体感知经验形成的“我”的意识与观念,所认知的外部世界就有一定的狭隘性与偏差。遇到事情首先反应为与“我”的关联,与“我”之生存与发展的利弊。与“我”没有直接利益的人、事、物就容易被忽视或不被感知。正是这种先天的“私我”属性与视野,多数人很难意识到其社会属性与责任。因此,教育的介入就非常必要。通过教育可以扩展人的视野,帮助其认识到人与社会的联系以及人的社会责任,进而产生承担责任的情感与信念。

大学素质教育完全能够承担起这项任务。因为,大学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这种通才培养模式一般通过设置综合课程、文理学科的相互知识渗透等途径与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对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有深入思考。这对纠正大学生的片面认知,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与认知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学阶段,社会责任感形成与强化所需的客观条件基本具备

1. 从道德认知情况看,入学之前的道德知识掌握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经过中小学阶段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规范的灌输,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道德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大学阶段道德知识的传授可以更关注专业性与实用性,并以将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感为主要培养任务。只有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感、道德信念,才能真正落实于行动,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2. 从大学生心理特征来看,大学生年龄处于十几到二十几岁之间,处于心理逐渐成熟、价值观即将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注入的道德知识,形成的道德情感与信念,会对他们的未来生活与事业产生较大影响。且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也比较稳固。

3. 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较为封闭,有利于学校从生活起居到学习全方面营造道德环境氛围,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与道德情感。大学生离家入校,共同生活共同学习,资源共享,有利于纠正独生子女的“唯我”观念,形成集体意识与合作分享意识;校园的相对封闭,受家庭与社会干扰较少,这样也有助于学校通过设定自己规范,校园文化等来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大学生通过感受与体会生成道德情感。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很多大学与高校教师面临困扰。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经常性旷课,且越是高年级情况越是严重;考试作弊盛行,论文抄袭情况常见;有些学生对自身都缺少责任感,更谈不上社会责任感。从社会反馈来看,因大学生消极怠工、责任心不强,缺少合作精神等导致的纠纷与矛盾频发。凡此种种,归根结底在于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与淡薄。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大学教育本身也脱不了干系。

(一)社会发展与变化带来的影响

1. 全球化时代的影响。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种种便利,如贸易可以自由地在国家间进行,资源可以全球流动配置,信息可以全球联网。随之而来,不同国家、民族的价值观与各种思潮也得以进入我国冲击了我国的原有价值观与社会文化传统,如物质至上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恰如多条河流同时入海,造成海水沸腾与混浊一般。在各种价值观与思潮冲击下,大学生价值观混乱,道德价值判断标准模糊,造成盲目跟从,社会责任感淡薄。

2. 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始于上世纪的一项重大经济改革就是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项改革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融入国际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市场经济也有其负面影响,且这些影响在早期实行市场经济国家已经显现。市场经济的特征即要求个人能够自由支配一定的财产,以个人物质利益为要素,通过经济杠杆调节,达到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这就容易使人们过度关注于个人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习惯用效率与经济收益来衡量个人的成就与生活水平,忽视了内在精神层面发展的需求,造成道德水平低下、社会责任感淡薄。

3. 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从上世纪80年代“一胎政策”开始,我国迎来了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构成类似于倒金字塔结构。塔尖为独生子女,而塔基则主要由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一干长辈构成。家庭多数资源都流向独生子女,所有情感关注都集于一身。独生子女多为接受者而不是付出者,被关照者而不是承担责任者。这就容易产生“唯我”的认知,较难产生对他人负责、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情感。当代大学生多为在“唯我”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社会责任感缺失情况严重。

(二)大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尤其是社会责任感培养重视不够,教育观念与理论研究不能及时调整以应对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球化时代与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导致的青年人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如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已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大学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非常重视。相关教育理论研究与探讨随之也积极展开。1996年,国际21世界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再次重申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该报告从国际视角肯定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承担责任之人。可以说,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符合时代的要求,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需要。

但是,我们高校对外界变化认识不足,研究不够,应对不能,落后于国际教育发展水平。大学素质教育虽有道德素质培养的目标,但较少落于实处,目标与实践不相符。多数高校仍然秉持传统观念,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情,尤其大学教育是个人获得更多财富、更高社会地位、更好物质生活的主要途径,仍然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轻道德修养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竞争,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2. 道德素质培养模式不完善,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感形成的规律。目前,大学多采用以课堂道德知识传授为主的培养模式,较为重视道德认知。虽然一些校内外的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所助益,但随机性较强,相互关联性较差,不成体系。道德素质评价体系不完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不能如实反映大学生的道德水平。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形成规律。道德情感从来都不是依靠知识灌输就能形成的,必须学生的道德认知,思考,切身体会,并得到普遍认同的过程才能最终形成与巩固。

三、大学素质教育重视与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上世纪60、70年代,因放松了道德教育而在美国各大学出现的道德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在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方面大学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并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重视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承担研究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之责

大学不仅是教学场所还是理论探讨之所,各领域学者济济一堂。鉴于道德素质培养工作涉及哲学、人文、心理、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知识,大学可以汇聚不同领域的学者与一线教师,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与教育实践,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与探索。这样才能逐步形成系统而完善的、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满足时代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

(二)课程设置与校园生活相结合,从道德认知与生活体验两方面着手

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合理地设置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其中理论课设置要符合两个标准。其一,把握设置课程的宗旨,应以能够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打破个人认识的局限,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个人与整体等多角度把握事物的关联性以及人与社会关联为标准。如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开设了一门“职业与文明”课程,其目的是要考察人类进化与职业间的关系,内容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这是一门典型能关联各学科知识并综合运用的素质教育课程。其二,课程设置应体现时代性与实用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道德理论课,对社会上现存的不同价值观进行分析与比较,使学生对各种价值观有清醒认识,从而不盲从、不断章取义。也可以通过职业道德伦理课,使学生了解社会主流认同的职业道德观,从而在从业时,知道如何做出道德判断与取舍。

道德实践课程是与校园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允许学生代表参与校园道德规范的起草、制定,参与校园道德规范执行监督与评定,参与校园秩序与卫生状况的监督与评定等,以增强其责任意识。可以通过校园各种定期文体活动培养其合作精神。也可通过校外活动如社区服务、慈善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里之所以将校内外活动称之为课,是为了强调校园活动应具有课程设置的稳定性与规律性,以及具备完善的考评机制。

(三)建立合理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合理的道德评价方法可以准确把握学生道德修养水平,同时检验学校培养机制是否存在漏洞,便于及时纠正。由于社会责任感具有无形性的特点,需要通过大学生持之以恒的道德言行来做出判断。所以试卷成绩只能衡量道德知识的掌握程度,却不足以衡量责任感的有无与强弱。大学可以参考中国古而有之的衡量标准,即一个人的高尚品行皆在众人有口皆碑。在大学阶段建立学生道德档案,记录家庭反馈、教师评价,同学口碑以及各项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反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较为合理的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当学生的言行得到普遍认同与肯定评价时,其将更愿意主动承担责任。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四)师资的培养

教师是大学道德教育的践行者,直接与学生接触,言传身教,是学生的榜样。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所以,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培养任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道德理论等相关学科知识。因此,大学应重视与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注重利用大学自身资源优势,为教师提供各种课程、讲座与交流机会,致力于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与道德修养。这也是大学素质教育开展不可或缺的前提。

总之,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与任务。但是大学与教师观念的转换,以及培养制度的形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且大学的实际情况各异,培养模式与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这就要求高校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放在首位的宗旨始终不变,在培养过程中灵活应对,将社会责任意识渗透到教学、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符合本校实际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锐.德里克・博克的大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4).

[2] 徐巍.博克的大学道德教育思想[J].世界教育信息, 2004(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http:///chinese/esa/education/lifelonglearning/ 4_4.htm

[5] [美]范斯科德,克拉夫特,哈斯.美国教育基础――社会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尹(1977- ),女,辽宁营口人,讲师,博士研究生,就职于辽宁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私法。

上一篇: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下一篇:论法学教师的六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