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题中的“独木桥”现象

时间:2022-10-29 07:24:34

高中物理题中的“独木桥”现象

摘要:部分物理训练题和高考题的设计与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倡的基础知识的多元化、规律方法应用的灵活性和学生个人的个性突显不相符。在部分物理题设计中过分依赖数学,解题途径单一。

关键词:物理;独木桥;可变型人才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倡的基础知识的多元化、规律方法应用的灵活性和学生个人的个性突显,然而部分物理训练题和高考题的设计与这一点甚不相符。

在物理题的设计中,存在很多“独木桥”的现象,尽管物理知识基础很扎实,思维灵活性很好的学生,一旦遇到这种“独木桥”,也很难体现出学生的知识的功底和灵活性。就好像在无边无际的草原里寻找唯一的地下入口,在考试的的那几分钟里,找不到这个唯一的入口就宣告失败。个人认为物理本身对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应用要求极高的学科,这是选拔人才的一大凭证,然而“独木桥”现象却导致这种选拔的有着很大的偶然性,而非充分必要条件。下面仅以一道高考训练题为例来呈现物理题中的“独木桥”现象。例如某高考训练题: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一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存在方向向里的匀强磁场,圆心在O′在x轴上,左边原点处射入速度大小均为v方向不同的同种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射入匀强磁场区域后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恰为r。在y坐标大于r的区域有平行于x轴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E。(不计重力)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粒子打在y轴上的区域

解析:(1)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有qvB=mv2r

B=mvqr

(2)如图,有几何关系可以证明OO1′AO′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O1′A必与x轴平行,有A点速度方向必沿y轴正方向,粒子进入匀强电场将做类平抛运动,进一步可证明无论粒子从圆形区域的哪个位置射出,其方向均点速度方向必沿y轴正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后将做类平抛运动,

所以我们近似认为沿着y轴负方向恰能沿磁场边界运动的粒子将回到原点O,若从圆形区域与x轴交点处离开磁场,则能有最远的类平抛水平位移。类平抛运动,y轴正方向做匀速运动,x轴负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a=qEm2r=12at2

y方向:s=vt;联列以上三式得:s=2vmrqE

所以,粒子打在Y轴上的区域在0≤y≤r+2vmrqE

独木桥:若不能由几何关系证明OO1′AO′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O1′A必与x轴平行,有A点速度方向必沿y轴正方向,粒子进入匀强电场将做类平抛运动,进一步可证明无论粒子从圆形区域的哪个位置射出,其方向均点速度方向必沿y轴正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后将做类平抛运动。这一“独木桥”该题即告失败。

物理题高考题及其高考训练题,应当给学生的是一个目标达成性的问题,而目标达成的途径应当充分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和突显个性,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各显神通,最后对不同考生的目标达成途径设计能力,途径实施中的问题处理能力,规律方法应用能力,和最终目标的达成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考查评估。每个环节都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值分配和评估,只要目标达成途径合理,设计独到,在目标达成过程中体现出其个性能力,有明显的目标可达成性,就算最终考生没有完整的达成目标也应对每个部分合理地给出评估,选拔出真正能适应当下社会和未来社会的可变型人才。

可变型人才才是新时代所需的真正人才,而当下的大多数所谓人才都是不可变人才,比如说:一个秘书失业了,她或他还得继续的寻找下一个秘书行业的工作,一个会计失业了,她或他还得继续的寻找下一个会计行业的工作,一个老师失业了,他除了再找一个老师的工作,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这是不可变人才的悲哀。所以个人认为可变型人才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真正人才,才是除了工作还能懂得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人,除了提高物质需求水平追求还能更高的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社会人。而改变当下不可变人才居多现状的重任,主要落在教育上,其中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和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仍需依赖于学校教育教学。这是中国教育的现状决定的,无法改变,那么我们能改变的就只有教学和教学训练的多元化、灵活性和个性突显。

上一篇:对教育的本质认识 下一篇:浅议高中物理教学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