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初探

时间:2022-09-07 03:45:35

山区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初探

环境教育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是在人类环境问题尖锐化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它的目的是“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地理课程标准》在地理课程性质方面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环境教育,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已从城市蔓延到山区,并严重影响到山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加强山区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高中地理教学将成为山区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山区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1.渗透环境教育是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随着山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因此,环境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加上长期的历史原因,经济落后,环境状况面临严峻的形势,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生态功能退化。

如何拯救我们的青山绿水,实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山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教育在解决环境危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环境教育中帮助山区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是解决当前山区环境问题的根本。

2.培养山区学生环境意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目前,山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剧,因此在山区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对山区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的环境教育,因为他们是二十一世纪最主要的群体,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群体。另外,从高中新人教版教材中可以看到,环境问题是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核心,在地理学科中非常直接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可见,提高山区学生的环境意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3.高中地理教学是山区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

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学生开设了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但在山区还没有一个学校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大多数学校只是通过渗透教学来实施环境教育的。地理学科以人地关系和人类与环境之间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与环境教育密切联系着,承担着环境教育的重任,是我国环境教育的一大平台。另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其中大部分内容却与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关,与其对比中显示,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囊括了近70%的环境教育知识。由此看来,高中地理教学是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良好载体和主要阵地。

二、山区高中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实施

地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地理学科优势,针对山区的环境状况和高中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的理念,把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把环境教育渗透落到实处。

1.提高教师素质,挖掘环境教育素材

首先,钻研教材,归纳整理教材环境教育内容。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分必修和选修,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课本,都渗透了丰富的环境教育知识,其涉及面非常广。地理教师要抓住环境教育渗透点,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环境教育素材,归纳整理环境教育内容,在环境教育中把握好地理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树立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形成新的环境与发展观。

其次,充分挖掘山区乡土地理环境教育素材,加强环境教育实践。乡土地理展现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从身边的环境教育问题谈起,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好些村的村民故意纵火烧毁森林以解决燃料问题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林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又如,部分市区某造纸厂排放的彩色水环绕整个城镇……收集身边的环境实例,让山区学生深刻了解自己生活周边的环境问题隐患,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一个更深的触动。

2.针对山区高中生,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首先,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展示丰富的环境教育材料图片来演示环境问题的产生过程。例如,在讲解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这一课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新课导入时,播放一段录像:清澈的小河,茂密的森林,成群的牛羊,烂漫的鲜花,肥沃的土地……紧接着人类开垦土地,砍伐森林,破坏草场,开矿放牧,河水变得日益浑浊,森林变成了荒漠,满眼都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和贫瘠的土地。丰富的图像资料,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刻的触动,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对有争议的问题展开讨论。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内容对比研究中发现,对有争议性话题进行探讨是现行教材所缺乏的,通过讨论能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问题,在对这类话题的探讨过程中,学生内部之间可能产生意见分歧:一方面,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从角色利益出发对问题展开讨论;另一方面,为辩明自身观点,学生要深入理解环境问题,立足论点,找寻本观点的论据,以反驳对方。

3.立足课堂理论,加强环境教育渗透实践活动

在山区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实践,变环境保护意识为环境保护行动。

首先,在学校积极开展“你丢我捡,你丢我管”保护环境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节约用水、用电、珍惜纸张、保护绿化等。调查学校用电状况,设计一份《学校节约用电》的行动方案。

其次,可成立环境保护小组,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能积极监督,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或者提出有利于环保的好方法、好点子,并付诸实施。

总之,在山区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任重而道远。只有在山区中不断渗透环境教育,才能有效地改变山区学生的环境观念,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促使他们采取负责任的行为自觉保护环境,并为改善山区环境质量和实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论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区普通高中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课题批准号:2012YQJK248)研究成果]

上一篇:试论教育惩罚的功能与艺术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提高课堂效率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