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境创设的几个问题

时间:2022-07-08 04:32:33

关于情境创设的几个问题

摘 要: 情境创设不仅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而且是教师注重知识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解答了三个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三个问题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受到了广大高中教师的重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本文对这三个问题一一解答。

一、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要使创设的情境真正成为促成整个学习任务的有效环节,就必须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情境创设不但是理论的要求,而且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我们的数学教学照搬苏联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告诉学生结果,而不告诉学生这是怎么来的。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指出:“动物学家坚持认为,在一个短时期内。动物胚胎的发育重蹈所有的地质年代其祖先的发展历史。人的思维发展似乎也是如此。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让孩子的思维经历其祖先之所经历,迅速通过某些阶段而不是跳过任何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

二、情境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去努力思考,试着去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情境无疑是成功的。

例1:平均变化率的情境创设

教师先放了一段影视片段,后与学生进行了以下交流:

师:为什么选择法拉利?

生:因为它加速快。

师:如何评价加速快?

生: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率。

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学生现有的物理知识、实际感知作为铺垫,引入速度的平均变化率。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浅显易懂,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情境创设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思索的习惯,体验数学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2: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教学过程中,有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求下列方程的根: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要将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联系,又要将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结合,通过纳入、重组和改造,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已经学会开方和基础上,将知识层层展开,先让学生学会配方。先是不含有参数,后是含有参数的;先是简单的,后是复杂的;先是特殊的,后是一般的。新旧知识相互交融,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方法。这样的情境创设既简单有利于学生接受,又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

四、情境创设要简单明了,易于学生接受

教师不能单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创设情境问题不是目标,只是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勇于探索的手段。

例3:关于分期付款的问题,一位教师在引入问题时是这样做的:

(1)先把四大国有银行的广告语声情并茂地背了一遍。

(2)介绍了放贷人、收贷人的概念。

(3)利息、利率、本金之间的关系。

(4)介绍了单利、复利的概念。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介绍了杨白劳、黄世仁的例子。

在这个情境创设中我觉得有几个问题我们要弄清楚。

1.情境问题引入的目的是解决新问题,而整个引入用了大约二十分钟,过程有点漫长。学生刚开始的学习兴趣在等待中可能被磨灭了,没有激情再去深入探讨单利、复利问题。

2.有关概念的引入是否必要,比如放贷人、收贷人的概念。单利、复利的概念的介绍是否应在主要问题讲完以后再告诉学生。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所要学习的问题有关,否则我们要它有什么用呢?

例4:南京外国语学校陈光立老师的一节课,讲的是曲线的参数方程。陈老师是这样引入的:

(1)你会求点(1,2)与(0,0)之间的距离吗?

(2)点(3,3)与(1,1)连线的斜率是多少?

(3)(5,4)是否在点(1,2)(3,3)两点所连直线上?

(4)(7,5)是否在点(1,2)(3,3)两点所连直线上?

……

第128次应该找哪个点?(上述问题是陈老师课堂上依次展现。)

学生得到一般性的规律:x=2n-1y=n+1

从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老师引入的切入点很低,是每个学生都知道的距离斜率、点共线问题。学生得出结论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学习的门槛非常低,学生会没有学习的信心和探索的勇气吗?很多学困生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展现的问题超过了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学生虽然想做,但是束手无策,长此以往,怎么会学得下去?

应用数学是数学的目标之一,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从生活出发,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为出发点,这样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高中数学情境教学设计及教学途径分析 下一篇:小议中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