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搭建平台 引导探究

时间:2022-10-29 05:46:39

转变观念 搭建平台 引导探究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转变观念,并通过各种方式搭建平台引导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50-001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在素质教育研讨会上曾幽默地说:“酒杯在于晃动,朋友在于走动,语文教学在于活动。”一句话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这里的“语文教学在于活动”说明了语文教学在于搭建平台,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学期笔者对“如何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的子课题进行了一番探索,对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有了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现具体阐述如下。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为本”理念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学活动视为自己的需要和乐趣。

1.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变观念的要素之一。曾经在教师培训时,听上海华东师范学院教授说了这么一个例子:看到中国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美国也拍了一节小学数学课的视频来交流,结果中国的一位优秀数学老师看后很愤怒,因为里面有个小男孩说错了一个知识点,但老师没有纠正他,这位有地位的老师的愤怒让气氛很尴尬,也让那位美国老师很不解。他解释说,这个小男孩的结论虽然错了,但那是他积极开动脑筋后得出的结果,如果马上告诉他是错的,或许他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积极主动地思考了,而这才是最宝贵的。至于这个错误,在下一节课上,老师会结合下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纠正这个错误。这个例子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总是说中国孩子缺乏创造性,但或许,他们的创造性正是被我们这些老师们亲手扼杀的。

2.运用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兴趣的指引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必然会随着上来。

2.1精心导入,营造情境。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尤其起着关键性作用,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应该能很快抓住学生的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在《桃花源记》的导入设计中,我的导入设计是营造情境法,教师朗读唐伯虎的桃花诗,引出世外桃源的故事。这样的导入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2展开想象,激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世界上一切创造都少不了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前提。《桃花源记》的设计中,我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同学想象桃源人和渔人告别时的场景,设计对话并表演。这一环节既能使同学觉得有趣,还可以激发同学的想象力,同时还锻炼了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探究,搭建“主体活动平台”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适用的办法,它以学生为本,重基本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学生角色重新定位。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中。创设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阅读分析能力。

在《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了三个问题情境: 第一个问题情境:“第一眼桃源。”即在老师范读课文后,请同学概括文章大意,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这一教学环节,同学既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也巩固了整体概括文章方法这个知识点;第二个问题情境:“第二眼桃源。”请同学想象渔人和桃源人告别时的对话,这一环节,既引导同学注意文章作者想表达的重点,将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同时激发了同学合理展开想象的能力,并且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个问题情境:“第三眼桃源。”由“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话深入,请同学化身为桃源人,完成规定句式的表述:“我们爱我们的桃源,这里有_____,这里没有_____。”这一环节,既给了同学一个思维空间,自己发现桃源的特点,深层次上理解文章,也有阅读分析方法的引导。完成这三步,正是由浅入深地理解了文章,并且整个过程,始终通过多样的活动吸引同学,激发着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语文能力。

2.创设活动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课程实施上,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变读书、答问这种单调的形式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是动口。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桃花源记》和《囚绿记》这样优美的文章,首先应激起学生乐读的情感,以便能够运用语言进行表述课文内容。在这堂课上,我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教学,通过多读,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领悟课文中丰富的语言蕴涵。

其次是动脑动手。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使学生形成驾驭语言的能力。我请同学合作设计写下桃源人和渔人告别的场景,想象并写下常春藤会对陆蠡说的话,这一环节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最后是交流的平台。改变传统课堂中只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调形式,安排了同学合作表演的活动。那么,从设计表演开始,同学之间就开始搭建交流的平台,同学之间相互有思维碰撞的机会,能真正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的投入课堂。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还是较为普遍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在于老师,教师要实现一系列的角色转换: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老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老师;由命令主导型老师到指导帮助型老师;由被动阐释、执行型老师转向主动研究、决策型老师。其次在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顽强实践,不断创新,达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目的。

上一篇:加强科普阅读指导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