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改变模式

时间:2022-09-30 06:31:16

转变观念 改变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5-0219-01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教学途径。它是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法。它以完成具体任务的欲望为动力,以用语言做事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学的成效。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营造宽松、热烈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起源;任务;教学程序;基本模式;优势

任务型语言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应用语言学界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外语教学,并通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以完成具体任务的欲望为动力,以用语言做事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学的成效,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教学的起源

第一位将任务型教学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中的是Prabhu。Prabhu认为: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ds are focused on the task , 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并于1979年在印度南部开始了教学试验。Prabhu被认定为任务型学习活动创始人。

二、 什么是任务

Prabhu认为:任务是一种活动,它要求学生用所给的信息通过某种思维推理过程来得到成果。Breen认为:任务应该是指以激发语言学习为总体目标的各种工作计划——从简短的练习形式到长而复杂的活动。庞继贤教授认为,所谓任务,简而言之,就是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制定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

三、任务型教学的教学程序

任务型教学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观感知、亲身体验、自主实践、积极参与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的语言学习,并且主动地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的能力,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

(一)任务的呈现

任务的呈现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之一就是力求任务的真实性,教师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在此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师要保证学生有高密度的训练,让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参与模仿,并且还要注重活动的形式多样化,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活动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掌握语言的应用。

(二)任务的完成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的最后环节。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通过教材或其他方式为学生提供活动计划,使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实际使用目标语言,运用各项语言技能,通过一系列的认知程序,最终完成任务,从而达到交际目的。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为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但更要注重对课后任务的设计与布置,既要与课本知识相关,又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三、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步骤

根据Ellis的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实施步骤由三个阶段组成:

1、 预备任务阶段(Pre-task):呈现话题,进入任务,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教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做好准备。

2、正式任务阶段(While-task):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进行汇报,评价其完成情况。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而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小组里,学生们可以互相帮助、合作学习,还可以交换角色,提高学习兴趣,各组学生要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各种压力和问题,教师注意及时给予明确的指导,并通过调整时间、活动方式等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控制任务的进行。

3、后期任务阶段(Post-task):学生巩固和操练语言知识。

学生就执行任务情况进行汇报,这主要是为学生提高机会重复执行正式任务。教师要进行反思,鼓励聚焦语言用法,进一步巩固语言知识,适时指出错误。

任务型教学是对交际法的发展,它通过师生共同创演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增强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目的。它给英语课堂带来了更多活力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更新教育观念,使任务设计更有效,更有意义,更富有生命力,从而奉献出更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建滨,王海啸.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大学体验英语高级教程》[J]. 中国外语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3]卢颖《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4]林崇德,申继亮,辛涛. 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 中国教育学刊.

[5]Krashen, 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second language leaning[M]. Oxford: Pergaman Press

[6]国家统计局.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2[Z]. 人民教育出版社

[7]张进善.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

[8]《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9]申继亮,姚计海.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吴遵民. 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动向及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

[11]陆华,李业才.对外汉语教学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的优势[J] 继续教育研究 2009.第7期

[12]Krashen, 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中的教学反思 下一篇:也谈“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