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改革探析及思考

时间:2022-10-29 05:18:27

北京高考改革探析及思考

摘要:该文在概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异化的角度阐述现行教育违背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重点说明题海战术、公共课程及应试教育给学生兴趣爱好、身心发展及内涵培养带来的具体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高中教育串联化及高考评分百分比制两点异化消解方案。

关键词:高考制度;异化;消解;串联化;百分比制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63-03

我国教育事业自恢复高考以来稳步前进,但当前以科举制为雏形的应试教育弊端渐出,高考教育异化现象显现,其制度不合理现象增多。实行高中教育串联化,高考评分百分比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异化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深入挖掘学生潜能,便于有效识别千里马。

一、历来高考制度研究及现状

由于我国高考制度尚未完善,历来有不少研究者探讨高考制度改革问题,其中有关于高考制度历史发展的陈述,如陈彬莉《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有关于高考制度改革的原则问题的阐述,如王静的《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以江苏高考改革制度为例》;还有关于中国与他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比较,如杨继龙、但昭彬的《中韩两国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

1.历来高考制度研究。对于高考制度改革问题,众说纷纭。在李雪岩和龙耀的《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中主张分专业高考制度,取消公共科目,这是依据学生发展特点的不平衡性和独特性而采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鉴于高考竞争的激烈性,部分人主张通过增加高考次数来弥补其残酷的实质,即分两次高考。不言而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这主要便于高考选拔的公平性,减少高考机制的竞争性,体现了高考公平性的原则。杨继龙和但昭彬的《中韩两国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中指出较韩而言,我国高考制度要走的是组织形式多样化、录取标准多元化、高考招生自主化的道路。这一方法恰好做到了国家和地方二者的统筹兼顾,有效地考虑了城乡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这符合高考制度制定中的本土性的原则。上述三种建议都有其合理性,但似乎治标未治本,未从本质上解决高考忽视学生兴趣和专业特长的弊端。不少学生因科目中拐角马而无力驰骋,更有甚者,为占领一席之地而品德低劣。他们都是从单个角度或从某一方面来改善高考制度,并未对高考教育和高考制度实行整体性和全面性的改革,缺乏系统性,这将不利于高考机制有效优化。对此,高考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

2.高考改革现状。据新华社消息,2016年,北京将出台新高考策略,即调整高考中英语和语文分值的比重,语文分值由原来的150分提升至180分,英语分值则由原来的150分将至100分。这是高考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即一年两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带来的竞争压力,这表明中国高考在进一步迈向公平公正。但正如北京即将调整专业科目分数的比重一样,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上述研究皆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我国高考制度中的不足及其改善措施,为我国高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打下了基石。但历来研究多以教育历史或中外对比角度来探寻高考制度改革,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高考制度改革的则较少。目前各省对英语的态度不一,对英语听力的看法也不一致,浙江省高考政策不变,山东省将在2014年取消英语听力。然而,北京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高中教育异化现象

高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专业潜质的人才,而高中教育是介于培养学生各方面兴趣爱好的初等教育和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大学教育的过渡阶段,其在选拔栋梁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应试教育带来的竞争机制致使高中教育在某种层面上违背了新课程标准中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衷,而走上了异化道路。所谓“异化”,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1.题海战术,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高中教育原则上是致力于使学生向专业爱好方向靠拢,为大学教育培养有专业潜质的学生,但高考往往使学生为学习而学习。学生每日接受题海战术,寒窗苦读,只为越过高考这座以智取胜的独木桥。不少学生熬夜奋战,素日缺少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急剧下降。高考倒计时来临时,试卷和练习堆积如山,学生们更是身心兼惫。

2.公共课程,忽视个体的兴趣学习。如今我们的高考模式,狭义上语文+数学+英语是高考的公共课程,除此以外,广义上说文科的历史+地理+政治以及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实则也是公共课,这使得学生难以施展拳脚,高考中我们常见的则是“拐角马”,这使得不少学生失去了展现自我的舞台而不得不踏上社会的征途。除此之外,高考中,各专业分配比例不均衡,语文作为中国的母语,却与外语所占的比例相同,这是否不利于母语的学习,这是否会使得学生对母语产生排斥心理,也是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然而,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英语偏科,但英语和语文的所占比例相同,皆为150分。不少学生虽有较好的专业潜质,但因偏科严重而达不到高考筛选标准。然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在某种程度上,高考模式是与大学教育相脱节的,有待于改进。

3.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内涵培养。学生成日埋怨,激烈的竞争、接连不断的应试训练使学生麻木厌烦而难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舞台。不仅如此,不少学生因压力过大、方法错误而死读书,尤其是文科生多以记背为主,有些甚至成为所谓的书呆子。暂且不论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压力,其使得学生一味地专注于应试的内容,求高分,求过。学生除学习考试内容外,课外书籍的阅读则难以有时间保证。由于城乡差距,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馆,类似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真正读懂读透的学生寥寥无几。

这些都是高中教育使人异化的具体表现。如何使学生远离畸形发展道路,缓解高中教育偏离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轨道,这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三、基于北京高考改革的思考

北京高考政策的制定体现了高考制度的一方面,高中教育仍有不少违背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宗旨的现象,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分析高中教育的问题以不断改善高考制度和教育机制。

1.高考评分百分比制。针对高考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我们可将评判标准改为百分比制,即德与体的基本素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及跨学科的驾驭水平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好的身体是从事一切的保证,德与体二者综合占20%,因本专业基础知识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重点,故占60%,跨学科的水平即对其他课程的兴趣爱好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其他能力的重要途径,故占20%。高考制度是高中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高中机制达到优化,还需将高考制度和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配套式改革,为高考制度的实践提供切实的保证。从目前教育问题来看,高中教育改革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高中教育串联化。对于高中教育改革问题,前人实行高中学习专业化,即按专业划分为文史、理工、医农、体育等是有一定科学性的,我们要取其精华,但更需完善其局限。其改革主要是从高中阶段入手,是横向的改革,然而教育的不同阶段具有其联系性,我们也应关注其纵向的发展特点,实行高中教育串联化。高中教育串联化这一方法主要考虑高中处于初中和大学的过渡阶段,着眼于“初中培养综合性人才+高中培养专业兴趣+大学培养专业性能力”这一主线,将高中的部分知识移至初中,增加初中年制,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这则更利于基础和应用性知识的传递。而高中则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大学则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精髓,提升学生整体专业知识技能。从纵向思维改革高中教育和实行高考评分百分比制将更加灵活和人性化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兼顾学生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将德智体美有效合理的结合。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准确有效地挑选有专业潜质的人才,便于消解教育制度带来的异化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文学理论[M].第1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杨继龙,但昭彬.中韩两国高考制度之比较[J].滁州学院学报,2007,(1).

[3]陈彬莉.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2007,(1).

[4]赵长林.社会分层、文化传统与高考制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5]付嫦娥贺良.基于考生诉求的高考制度改革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2013,(2).

[6]李木洲.高考模式改革趋向探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4).

[7]王静.我国高考制度应遵循的原则――以江苏高考改革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8,(6).

[8]闫建平.构建新世纪高考模式的思考――“311”高考模式再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1,(4).

[9]龙耀,罗柳宁.中国高考制度改革新思维――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3).

[10]龙耀,李雪岩.“分专业高考制度”初探――基于教育品牌战略视角的高考制度新思维[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5).

作者简介:程圆(1989-),女,抚州人,赣南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上一篇:学校要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下一篇:业余网球选手赛前心理状态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