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时间:2022-08-07 06:19:01

学校要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一、提升教师团队的道德素质

教师们都知道,谈历史注重是非,谈社会注重正邪,谈审美注重美丑,而谈道德注重善恶;教师们更清楚,科学求真,道德求善,艺术求美。提起伦理道德,大家都觉得它再平常不过了,伦理是探讨人际关系,而道德就是自我约束,所有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一条道德底线,尽管这条底线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如果稍作思考,就会发现道德其实很不平常。动物大多局限于知道延续和延长生命,知道趋吉避凶,谁也不会指责动物不遵守道德制约的。人虽为动物却又偏偏脑子发达,不仅自命为“万物的灵长”,甚至像费尔巴哈指出的那样“人还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上帝”,发达的大脑还不让人罢休,各个时代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又不断创造和完善各种伦理道德,每个社会成员又在相应的环境里通过耳濡目染有条件地把其中一部分转化成自身的素质,因此,道德素质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就要特别注重提升角色和价值观这两个因素。

1.角色

一个社会可以包容许许多多各不相同的群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在若干群体中有自己合适的身份,每种身份都有相应的责任和群体认可的规范,我们所说的角色就是按照群体认可的规范行动的人。每个人素质的提升都与其角色紧密相关,自身或者外人在评估某个个体的素质时也大多是着眼于其角色的。主管谍报的官员把公然撒谎视为自己的专利,主管汇率的官员把讳莫如深视作天经地义,而教师则把善良和真诚当作自己面对学生的道德底线。每个学校都有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但那是外在的,是刚性迫使教师遵循的。而道德素质是文化心理层面的,是内在的,是自主的。在面对自我、面对同事、面对学生、面对社会,在着手修养、教书、育人、研修时,教师这一角色会在外在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认识自我道德素质的素材。道德是不可量化的,道德素质是永不封顶的,故此,教师提升道德素质也就时时处处充满机会。

2.价值观

人的生命过程,是完成“做人”与“处事”两大工程的过程。做人有好坏,处事有对错,虽然每个人对好坏、对错的评价标准各有不同,但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做人和处事的。亚里士多德说过:“凡是可欲的皆是值得追求的,凡是值得追求的皆是有价值的。”有人可以为财物杀人越货,有人可以为理想杀身成仁,有人把钻石当宝,有人把节操当宝,这些都表明了各人的价值观念存在巨大差异。价值从特征上看,具有等级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在种类上看有物理价值、人性价值和道德价值等类别,世人普遍看重的就是等级最高的道德价值。奥伊肯的话应该有参考价值,“我们的生活若要有意义与价值,就必须是伟大而高尚的。”社会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人们的追求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因此,人的价值观也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相应发展。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我们对道德的实践和评判,这是教师在提升道德素质进程中必须审慎对待的。

二、提升教师团队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后的成败主要靠的是业务素质。如果把人看作是一座高山,那么素质就是扎根于高山的各种花草树木,如果把高山主要分成三个片区,我们就可以看到道德片区、业务片区和心理片区。片区里有些地方长势茂盛,有些地方则显得颓唐,茂盛的是自己赖以立足之处,颓唐的是自己要努力提升的地方。素质是难以捉摸的,但素质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的。在三种主要素质中,业务素质是比较容易自我检验的,凡是力所不逮之处就是自己的边疆。教师的业务素质,就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业务活动时,为完成教书育人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识系统和能力结构。每个教师都有其强势项目,也都有其“短板”所在,扬长避短就基本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如果要给学生合适的教育,教师就必须把“短板”补足,也就是全面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为此,要着力于增强文化知识和教育能力。

1.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是个体立身处事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是厚实,获取成功的几率就越大;教师身负文化知识的传承重任,理所当然应该比绝大多数人拥有更加深厚的基础,而且对教师来说这个基础依然是没有上限的。一个教师要胜任教书育人的任务,光凭职前所接受的有限的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今一年的文献资料就相当于过去五千年的总量,知识增长速度按最保守计算是每3年翻一番,我们教师有幸处在这样一个“知识雪崩”的时代,又有幸处在一个极其容易获取知识的时代,但摆在我们这些所谓“知识获得的先行者”跟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领跑一群个性张扬、眼界开阔,又与教师一样容易获取知识的学生。在试图增加自己文化知识时,教师还得处置孰先孰后的顺序问题,因为毕竟每位教师都是“生也有涯”且精力有限,凡事都应有个轻重缓急。

2.教育能力

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发展,旨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力资源。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而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现代学校制度的出现,使得孔夫子式的一个人身兼校长和教师等多种角色、一个教师精通各种学科以及学生年龄跨度巨大并且来去随意的私塾教育走向末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教师也越来越专业化,能够从事学校教育职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当教师就必须具备专业的教育能力,也就是至少应该具备完成指定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可以分为自我教育能力和教育学生能力两类。教师自我教育,就是为了促使自身的个性、需要、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关系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就需要根据自身的天资、个性、目标和周边环境等条件,寻找最优化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能力是最为复杂的,教师不能埋头于当知识的搬运工,而应该千方百计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要为学生点亮希望。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要有丰富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要有大量与学生相关的信息,还要有给学生合适教育和处理人际事务的经验和智慧。教育学生与胶片时代的电影一样,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任何缺失都将打上烙印,这也是教师不能不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理由之一。

三、提升教师团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含智能素质和非智能素质,前者有记忆力、思维力等内容,后者有意志、个性等内容,是一个沉潜于灵魂深处的影响力难以估量的庞大家族。教师们在职前就接触到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很多人能脱口说出诸如弗洛伊德、马斯洛等心理学家的大名,能粗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威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也熟知新课程关于情感、态度的教学要求,但还有一些教师在为跨入教室与新生见面而倍感压力,还有不少教师在为学生出现的“遵从”或“越轨”等社会心理而烦恼,可见有心理学知识并不等于有了相应的心理素质。教师们看过无聊无助的亚健康人士,看过被挫折打压后一蹶不振的人员,听说过心理学专业高材生的自戕,从而更能理解百折不回和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理解所有成功者都需要健康的人格、创新思维与能力倾向,需要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自尊自信、自我悦纳是提升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但每个个体都有其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是无法复制的,而它并不妨碍教师把研究成果献出来供同事与学生借鉴。在提升心理素质时,教师应该着力做好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的工作。

1.认识自己

至少从苏格拉底对着神庙前“认识你自己”的神谕沉思开始,人们就有意识地全面审视自身。古今中外莫不对神秘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充满着探究的热情与冲动,“自己”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神秘,它是无数奇迹的创造者。在越来越深入认识自己的同时,就会发现越来越多尚未认识的“自己”;对自己开掘得越深,就会发现自己尚有大量等待开掘的资源。认识自己,并非只有自我认识这一途径,因为自身往往具有“当局者”的迷思,要跳出圈外又极具难度,因而请教“旁观者”就是合适的选项,“旁观者”独特的视角和推断有助于多方位透视或摄取自己的影像。认识自己,乃是为了完善自己,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教师除了职业角色外,还有在家庭和各种群体中充任的角色,这些角色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如一些教师出现的郁闷、焦虑、失落和孤独等心理问题大多与其社会角色有关。即便是教师角色,在与领导、与同事和与学生之间,在各种不同场合,言行举止也不能只有一种模式;即便是在学生中间,也要随时变换身份,有时是领导者、有时是管理者、有时是严父、有时是慈母、有时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角色与场合的频繁变更,就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支撑。

2.了解他人

认识自我难度极大,认识他人又殊属不易。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要推动学生主动发展,所以,教师必须先从了解学生起步。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受到自身需要、爱好、能动性以及性格、情绪、意志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也一样受到类似因素的制约,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双方的心理紧密相关。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就得尽可能及时、完整地掌握学生的信息,这就需要获得同事、学生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士的支持。要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教师个体还得了解自己的同事,因为成就学生成长靠的是教师集体的力量,教师个体甚至应该细致到了解同事布置作业的习惯和讲评作业的态度,以保证对学生的要求张弛有度。教师也应该了解学生家长,针对诸如把教育孩子的问题全部推给学校或者一听子女有欠缺就暴跳如雷或者愿意全力配合教师的不同心态而合理“出招”,尽心创造保障学生内心的快乐和平静的条件。

教师素质就像湖水,学生就像湖上的小船,水涨才能船高,水涨湖面才宽阔,小船才更容易找到适合行动的方式。教师的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可以有优势项目,但决不可偏废,只有各种素质都在高位体现,只有整个团队的素质都处于高位,才是最符合民众期待的。

上一篇: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探讨与研究 下一篇:北京高考改革探析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