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为什么不能多讲

时间:2022-10-29 02:24:22

音乐教学为什么不能多讲

2003年《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第8期刊登了浙江省嵊州一中王孟芳老师的一篇文章,题为《老师,请你别多讲―――由一位学生的建议引发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考》,笔者读后深有感触。的确,在目前学校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讲解时间过长、讲解内容过多的现象,有的音乐课几乎变成了知识讲授课,而真正留给学生自己去体验音乐的时间很少。那么,教师为什么不能多讲?本文对此问题试作理论上的初步阐述,希望能够引起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现象学哲学观给我们的启示

以德国哲学家埃德蒙特・胡塞尔(Edmund Husse-

rl,1858―1938)为代表的现象学哲学是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有一个重要口号就是“面向事物本身”,即应该尽量排除一切未经考察和验证过的假设、前提和先入之见,独立地、忠实地从事物最初的始源去陈述所要研究的事物。他指出:“每一种原初给与的直观都是认识的合法源泉,在直观中原初地给与我们的东西,只应按如其被给与的那样,而且也只在它在此被给与的限度之内理解。应当看到,每一理论只能从原初给与物中引出真理”(引自茅原《未完成音乐美学》第56页),且认为人的意识并不是通过概念、推理、演绎、归纳等抽象思维的方法,而是通过一种直觉,也即所谓“本质的直观”去认识对象的本质的。很显然这一理论对我们音乐教学的启发是极大的。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也是对音乐作品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按现象学的方法,学生应首先从自身对音乐作品直观的感受经验出发去逐步认识音乐作品,且这种认识方式并不是概念、推理等抽象思维,而是一种直觉思维。因此,以往音乐教学中教师先入之见、概念式的讲解,在现在看来是有碍学生对音乐艺术进行“本质的直观”体验的。特别是对于音乐这种非语义性的艺术,就更依赖于通过直觉而非概念等普通语言去把握它的本质,多讲反而不利于学生去洞察音乐艺术的真谛。

二、音乐的直接性特征决定了“不能多讲”

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往往会在没有任何语言提示或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就直接被音乐音响所打动,产生情绪的起伏、快慢、缓急等运动。这是因为音乐能够通过类似情绪运动形式的音响运动直接引起情绪运动的共振。汉斯立克曾说:“音乐比任何其他艺术美更快更强烈地影响我们的心情。少量的和弦即能把我们投入一种情调,而一首诗必须用较长的解说,一幅画必须经过不断沉思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尽管二者比音乐有着有利之点,即它们能利用整个观念世界,我们的思维知道这些观念是能左右我们的愉快和痛苦的情感的。音乐的影响不仅是更快,而且更直接、更强烈,其他艺术说服我们,音乐突然袭击我们。”(引自田耀农《艺术的本质目的及这个目的的实现途径》第11页)苏珊・朗格认为:“我们叫做‘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感情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以及加速、抑制、极度兴奋、平缓和微妙的激发、梦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这种一致恐怕不是单纯的喜悦和悲哀,而是二者和其中一者在深刻程度上,在生命感受到的一切事物的强度、简洁和永恒流动中的一致。这是一种感觉的样式或逻辑形式。音乐的样式正是用纯粹的、精确的声音和寂静组成的相同形式。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我国学者钱仁康先生也曾说过:“音乐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和声音响的色调变化,在运动中表现感情的变化发展,这是任何语言艺术所不能企及的。”音乐对我们情感的触发是直接的,语言代替不了学生对音乐直接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过多的讲解不但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直接性地把握,反而会阻碍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音乐的非概念性特征决定了“不能多讲”

语言通过概念传达意义,概念是意义的载体。概念性是普通语言的本质特征。概念与意义是通过人这个主体在长期经验积累中建立起约定俗成关系的,且这种对应关系一旦形成,就具有了高度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语言具有了主体间性,即所谓“你懂我也懂”。如我们说“苹果”这个概念时,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种圆形的、可以吃的水果,而不会是其他别的东西。而音乐与普通语言、概念不同,它是非概念性的,它的意义或内容是不确定的,不是约定俗成的。这种不确定性或非概念性源于欣赏主体经验的差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当音乐激发人产生情绪运动时,人们会在各自的经验中寻找或回忆引起类似情绪运动的事物,这样,确定的音乐音响就产生了不确定的音乐内容。由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各自生活和审美经验的差异,他们对同一音乐作品的感悟必然是不同的。且这些差异不仅不会降低审美体验的质量,反而为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能力提供了可能。因此,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况且“来自审美观察的感觉无法命名,除非以最肤浅的词汇”,“这些词汇在形容感觉的真实本质方面,比没用还糟。审美反应不能孤立地看,简而言之,不能脱离它们的艺术事件来教审美反应。要想这样做……就是践踏了审美体验的本质。”(引自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144页)可见音乐教学中,老师对音乐内容和审美感觉讲解过多是不科学也是不切实际的,这种做法只会束缚学生的想像,阻碍创造力的发展,无益于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提高。

当然,欣赏教学中教师不能多讲的原因还可以从不同角度或方面列出很多,因文章篇幅有限,本文就不一一论述了。本文之所以着重从以上三方面来阐述,是因为笔者认为它们最能阐释“不能多讲”的本质原因。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现代哲学和音乐美学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发是无限的,为我们进一步认识音乐艺术的本质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学校音乐教学必须从中汲取营养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当然,这对音乐教师的理论修养(尤其是音乐美学修养)和教学技能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但正如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于人类不断地挑战与应战之中,同样,这一道理也适用于我们音乐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进程。面对挑战,音乐教师只有积极应战,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也只有学校音乐教育的决定性因素和主力军―――音乐教师得到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未来才有希望。

徐新丽南京艺术学院

上一篇:“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 下一篇:合唱的表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