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时间:2022-10-29 12:18:46

【摘 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关于假说的最有效结论还没有被证明,本文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起源、发展等方面对假说进行了扼要的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语言 思维 语言相对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45

萨丕尔、沃尔夫自身也不是十分清楚是否完全接受了假说,因为他们谁也没有给出假说的定义。他们还不时地改变有关观点。斯坦伯格引用其他研究者的数据说明普通人和聋人智力没有区别。他的关于没有语言的聋人也能思维的论据,也反驳了沃尔夫假说。哈根有关语言相对论的实验显示会说两种语言的双语者在说话时可以随意从一种语言改说另一种语言,这只不过是进行语言转换,而不是改变思维方式。人们从许多角度试图来证明、修改或反对沃尔夫假说,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一、引言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简称“假说”),又称语言相对论,是从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出发,探究语言和思维、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不同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划分自然与确定范畴,即一种语言的结构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

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在1929年发表的论文中说:“语言强烈地制约着我们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变化的一切思索。人类并非孤立地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也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社会活动范围之中,而是深受那充当社会表达工具的特定语言的支配……事实是‘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地建立在人类社团的语言习惯之上的。没有两种语言会相似到能将它们看成是代表同一社会现实。不同社会所处的世界乃是不同的世界,而不是具有不同标志的同一世界。”[1]

不同的语言形式形成不同的言语社团的认知系统和意识背景,不同的系统和背景使各言语社团的世界观呈现出相对性。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实际上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语言制约着我们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变化的思索。语言学界通常把这些重要思想归纳为三个部分,如布朗将其一分为三:1.语言A的结构不同于语言B的结构;2.文化A与文化B的行为结构差异同语言A与语言B的结构差异有关联;3.语言A的结构决定文化A的行为结构,依此类推。[2]

这就是所谓的沃尔夫假说三段论:“语言结构差异论”“语言文化相关论”和“语言决定论”。[3]

(一)决定论

即强式假说:语言决定思维。沃尔夫在《科学与语言学》里讲到“语言现象对于将这种语言的人带有很大程度的背景性质,它不受自然逻辑阐释者那种审慎的意识和控制的影响。由此,当一个自然逻辑学家或其他人在表达推理、逻辑以及正确思考的准则时,他往往只是纯粹语法事实之陈规,而这种语法事实打上了他自己的母语或语系的背景烙印。背景性的语言系统不仅是一种用来表达思想的再生工具,而且它本身也在塑造我们的思想”。[4]

(二)语言相对论

沃尔夫素来以相对主义思想著称,他的名字在人们心中与语言相对论有着对应关系,就像爱因斯坦与相对论一样。语言相对论,是使用不同语法的人,会因其使用的语法不同而有不同的观察行为,对相似的外在观察行为也会有不同的评价;因此,作为观察者的他们是不对等的,也势必会产生在某种程度上不同的世界观。[5]

三、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评价

1.积极评价:“沃尔夫假说无疑是本世纪语言研究一个极富魅力的语言人文主义课题。它吸引了众多的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从人类思维与文化的各个角度探究语言的奥秘。文化学语言学在人类学的激励下进入了一个更为深刻,也更为现实的探索境界。尽管对沃尔夫假说的争论还远远没有完结,但沃尔夫假说正在带给人们一种对待语言体系文化内涵的终极关切。这种关切具有跨世纪的意义。如果说19世纪是欧洲语言人文主义的洪堡特世纪,那么20世纪将以美洲语言人文主义为其典范,这是萨丕尔―沃尔夫的世纪。”[6]

2.消极评价:林新华认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语言缺乏历史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应该是社会及其文化决定语言,客观的社会环境(包括文化和语言)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绝不是语言。除此以外,语言不能决定世界观,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决定人们意识的首先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按其经济地位的不同而组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如果语言真的可以决定世界观的话,世界上就没有阶级,阶级斗争也就自行消灭,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劳资的纷争。这种推论与现实社会的情形是完全不相容的。[7]

四、结语

语言相对论的核心是强调语言对思维的作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结论本身,而是引发我们对多语言和多文化的关注, 并通过考查语言之间的特征差异,探索语言、习惯性思维和非语言行为之间的关系。语言最直接影响的应该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模式,决定我们怎样抽象,怎样推理,怎样表现社会现实。语言相对论也不仅仅是要表现“语言差异”,它揭示的是思维模式和语言模式密切相关的规律,重在维护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伍铁平.《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132页。

[2]兹维金采夫:《普通语言学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44页

[3]Gumperz,J.J.and Levinson,S.(eds.):《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25.

[4][美].本杰明・李・沃夫.沃尔夫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5]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6]申小龙:《人类文化的语言视界―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7]林新华:《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再认识》,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上一篇:西方现代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 下一篇:高中政治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