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67例诊治中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8 11:41:30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67例诊治中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普外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7例应用腹腔镜治疗的急腹症患者(腹腔镜组)及72例应用开腹治疗的急腹症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应用腹腔镜检查的临床确诊情况及对比两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67例应用腹腔镜诊治的急腹症患者中有65例患者得到确诊,确诊率达97.01%。同时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2.240,P=0.000;t=-11.533,P=0.000;t=-15.728,P=0.000;t=-7.817,P=0.000;t=-7.817,P=-6.388)。此外腹腔镜组共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5例,占7.45%,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5例,20.84%(χ2=5.036,P=0.024)。结论 腹腔镜检查对于普外科急腹症有着较高的诊断率,且应用腹腔镜治疗可减低对患者的损伤,且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腹腔镜;急腹症;诊治

急腹症为普外科常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本病病情往往较为复杂、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对于本病的诊断为在参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同时,通过剖腹探查,以明确患者的病变部位。而本病的治疗同样为在剖腹探查下,对局部病灶进行切除等治疗,但因剖腹探查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近年来我院将腹腔镜手术技术应用于急腹症的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应用腹腔镜诊治的67例急腹症患者及同时期收治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的72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应用腹腔镜诊治的患者作为腹腔镜组,将应用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开腹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腹腔镜组,男39例,女28例;年龄21~55岁,平均(38.78±12.78)岁;20例为胆囊手术者,25例为阑尾术后者,22例为消化道溃疡穿孔者。开腹组,男44例,女28例;年龄22~56岁,平均(39.17±11.98)岁;23例为胆囊手术者,26例为阑尾术后者,23例为消化道溃疡穿孔者。

1.2方法 腹腔镜组患者在全麻下取平卧位,于脐下1cm处行气腹,并将腹腔镜置入,探查患者腹腔,寻找病变位置,随后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适当位置作为手术的操作孔,并行手术治疗。开腹组患者同样于全麻下进行,患者同样取平卧位,手术切口选择腹部正中,成功进入腹腔后,进行探查。确定病灶后行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于术后对腹腔镜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检查所得的诊断的准确率进行评价。同时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VA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VAS评分。同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方法:根据患者自觉的疼痛程度,分别以0分作为无痛,以10分作为疼痛剧烈,患者疼痛程度从0~10分递增。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表示计数数据,分别以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分析,以P

2结果

2.1诊断准确性 67例应用腹腔镜诊治的急腹症患者中有65例患者得到确诊,确诊率达97.01%。

2.2手术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开腹组(t=-12.240,P=0.000;t=-11.533,P=0.000;t=-15.728,P=0.000;t=-7.817,P=0.000;t=-7.817,P=-6.388),见表1。

2.3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腹腔镜组共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5例,占7.45%,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5例,20.84%,(χ2=5.036,P=0.024),见表2。

3讨论

急腹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价值,但是仍存在部分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并不典型,对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2]。我院所应用的腹腔镜诊治技术,其有着创伤小及可直视病灶的优点,应用于急腹症的治疗可避免了延误诊治率及高阴性检出率[3]。虽然腹腔镜手术治疗有着许多优点,但是对于其应用同样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其适用于营养情况好的多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同时适用于无法承受大切口手术的患者。但是对于存在心肺功能严重损害性疾病、腹部复杂性外伤、失血性休克、腹膜后脏器严重损伤及既往存在腹膜炎病史者禁用本治疗[4]。

本研究结果显示:67例应用腹腔镜诊治的急腹症患者中有65例患者得到确诊,确诊率达97.01%,与临床所得结果相一致[5,6]。同时本研究对比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治疗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2.240,P=0.000;t=-11.533,P=0.000;t=-15.728,P=0.000;t=-7.817,P=0.000;t=-7.817,P=-6.388)。由此可见:腹腔镜检查对于普外科急腹症有着较高的诊断率,应用腹腔镜治疗可减低对患者的损伤,且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伟,陈应果.腹腔镜在急腹症诊治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1,40(11):849-850.

[2]顾敏,范原铭,王强,等.腹腔镜用于102例普外急腹症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0):267-268.

[3]程冬春.电子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6):162-163.

[4]覃程,黄世锋.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9):29-30.

[5]傅永清,华晨,裘华森,等.应用腹腔镜诊治急腹症的疗效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5):457-458.编辑/申磊

上一篇:针药结合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临... 下一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