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城乡干部交流 促进和谐工商建设

时间:2022-10-28 10:48:58

规范城乡干部交流 促进和谐工商建设

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工商局为了解决城乡岗位交流不畅、人员思想不安、干部队伍不稳、工作氛围不和谐的难题,全面推行城乡干部轮岗交流制度,以有效的制度盘活人力资源。凝聚人心,稳定队伍,不断增强闽北工商队伍的和谐活力,促进基层工作全面提升。

一、找准症结,建章立制,破解城乡干部交流难题

南平市工商局下辖10个县(市、区)工商局、45个工商所,其中乡区工商所24个。现有在编在岗的1035名干部职工中,乡区工商所人员共有176人,占17%。长期以来,城乡岗位人员交流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和基层工商所队伍建设的瓶颈。主要存在三个症结:一是城乡岗位“壁垒森严”,干部调配交流难。由于缺乏制度化的交流机制,城区干部不愿下乡,乡区干部天天闹“回城”,乡区工商所人员出多进少、人员不足,工作无法正常运转:干部管理僵化,部分人才资源浪费,城乡岗位的交流调整成了干部管理中最棘手的难题。二是不和谐因素增多,影响队伍建设。由于岗位交流少,不少的人工作岗位几年、十几年“一贯制”,既无压力也无动力,队伍管理缺乏积极向上的活力,特别是乡区岗位人员,工作相对简单单调,越是在乡区工作时间长,其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业务水平往往就越低下:而工作能力和表现越差,又越难以适应机关和城区岗位工作,形成恶性循环。三是容易诱发不正之风,廉政建设受困扰。为求不下乡、能进城,一些人总是千方百计找领导、跑关系,请客送礼托人情,既助长了干部管理中的不正之风,又在客观上影响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一些乡区工商所干部长期在同一地方和岗位工作,缺乏流动,长此以往,自恃人熟地熟,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容易产生吃拿卡要、徇私谋私等问题,形成违纪隐患,滋生腐败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从2001年开始,市局通过反复调研,并在建阳市工商局先行试点,探索推行干部职工城乡轮岗制度。

二、把握原则,规范运作,推行常态化城乡轮岗交流制度

城乡人员岗位交流牵涉面广,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为此。在制定和实施城乡干部轮岗交流制度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注重科学决策,周密组织,规范运作,重点把握好五大原则。

(一)制度化原则。所谓制度化原则。就是城乡干部轮岗范围、对象、标准、周期等制度化、规范化。一是明确界定范围。除各县(市、区)班子成员、工商所所长、指导员、特殊岗位和有特殊情况的人员以外,50岁以下的男同志、45岁以下的女同志,原则上都必须参加城乡轮岗。为了避免大范围城乡轮岗对工作造成影响,每次轮岗的岗位数量不超过乡区工商所人数的三分之一。二是明确采取量化计分的方式排定轮岗顺序。综合参考干部工龄、工商工龄和城区岗位工作、乡区岗位工作年限长短等因素计算分值,分别编制城区、乡区岗位工作人员轮岗排序表。一般干部根据排序表,按照每次轮岗名额,依序安排下乡和进城:中层干部的聘任以轮岗排序表为依据,原则上列入轮岗到城区岗位的人员,既可竞聘城区也可竞聘乡区中层岗位,列入轮岗到乡区岗位的人员,则竞聘乡区中层岗位。三是明确规定轮岗周期和循环方式。城乡轮岗一轮周期不超过3年,采取不间断循环方式进行。乡区岗位人员经竞聘、轮岗到城区岗位工作后,按首轮评分排序和到城区岗位工作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衔接到城区拟轮岗到乡区岗位人员的末位。城区轮岗到乡区岗位的轮岗期满后,依次衔接到拟轮岗到城区岗位人员的末位。各形成新的轮岗顺序,循环往复进行。四是明确城乡轮岗制度的严肃性。各县(市、区)局在充分调查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城乡轮岗制度,报请市局党组和备案后正式施行:修改实施方案必须经本局讨论通过并经南平市局党组批准,确保城乡轮岗工作不因各局领导干部的调整而改变,确保制度规定的延续性。

(二)阳光操作原则。所谓阳光操作原则,就是在实施城乡轮岗工作的全过程,始终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一是制度公平。拟定方案时,在全局范围反复征求意见,让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有参与决策的知情权、建议权,广泛吸取合理化建议。通过动员会、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方式,深入宣传实施城乡轮岗交流工作的目的、意义,及时解开疙瘩,消除疑虑,疏通情绪,统一认识。各局的城乡轮岗工作方案一般都历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数度讨论,少则易稿七八次,多则十余次。二是过程公开。对城乡轮岗的全过程实行内部“五个公示”:公示全局人员轮岗计分依据、排序情况,公示拟定轮岗岗位名额,公示特殊岗位、特殊情况人员名单,公示拟定参加轮岗人员名单,公示城乡轮岗双向选择最终结果,让广大干部职T参与并明了实施过程的每一项程序和每一个环节、步骤,全方位接受群众的全程监督。三是执行公正。在制定方案时充分考虑特殊性,在执行方案时坚决杜绝特殊化。首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所有岗位和人员调整最终都必须由党组集体决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实施。其次严格工作纪律。建立交接报到制度,明确要求轮岗人员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新岗位报到。对不服从组织安排的人员进行待岗学习,学习后仍拒不服从组织安排的,按照《公务员法》和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

(三)以人为本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原则,就是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轮岗工作制度的过程中,重视关心干部职工的具体需求,实事求是地照顾和解决大家的实际困难,妥善灵活地处理好特殊情况。在确定分值设定标准和轮岗顺序时,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照顾在乡区岗位工作年限长的同志、优先照顾女同志、优先照顾年长者、优先照顾非党群众。在具体确定批次轮岗名额时,规定女同志在怀孕期间和产后三年内不参加轮岗交流,其轮岗时间顺延推后;家在城区、夫妻都在本局的不同时安排轮岗到乡区岗位:子女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确需照顾的不列入轮岗范围:家在城区的遇到子女中考、高考,当年需轮岗到乡区的,可顺延推后一年再轮岗:新录用公务员和外系统新调入人员原则上先安排到乡区岗位工作。

(四)从实际出发原则。所谓从实际出发原则,就是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轮岗工作制度时,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要和干部职工的专业特长,合理设置部分不参加轮岗的特殊岗位,避免工作无法衔接和专业人才的浪费。一方面,对各地的城乡轮岗工作,不强求形式内容的一致,不搞一个模式,只求切合实际,切实可行,由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另一方面,各地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在城乡轮岗工作方案中,将专业性和工作连续性比较强的岗位列入特殊岗位,不纳人轮岗范围,由局党组根据干部专业特长和工作需要经公示后确定人选。机关人

教股长、监察室主任、办公室主任、财装股长为特殊职位,由局党组选任,离开特殊岗位(职位)。列入轮岗(竞聘)序列。从而使有专业特长、有才干、有政绩并得到群众公认的人才选配到最需要、最合适的岗位上,确保人尽其才,才尽所用。

(五)配套保障原则。所谓配套保障原则,就是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轮岗工作制度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激励机制,保障城乡轮岗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一是采取双向选择制度。城乡干部交流通常在中层干部竞聘完成后进行,一般与双向选择同时安排在每年年初开展,由参加城乡轮岗人员选择相应岗位空缺单位,有空缺岗位的单位负责人选择轮岗人员,双方选择意向相同且符合规定要求的,经局党组研究定岗定人,二是建立待岗学习制度。对经两轮双向选择仍然未能定岗的人员和个别不愿下乡交流的人员实行待岗学习,时间3~6个月。三是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基层_T商所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大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向乡区工商所倾斜的力度,完善乡区工商所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对乡区岗位人员发放固定伙食、交通补贴,为乡区工商所配备空调、电视机和文体设施,及时解决乡区岗位人员的具体困难,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为城乡交流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保障。

三、增强活力,提升素质,促进基层全面建设

推行干部职工城乡轮岗制度,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了队伍素质和工作提升,促进了基层全面建设。

(一)基层工商所的力量得到加强,促进了工商所规范化建设。在实施城乡轮岗中,我们结合工商所规范化达标活动和工商所所长竞聘、指导员配备工作,严格按照工商所规范达标的要求配齐配强人员,同时通过建立配套保障机制,努力创造“重心向基层下移、人员往基层流动、政策向基层倾斜、工作从基层提升”的工作格局。

(二)干部素质结构不断改善,促进了基层工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通过城乡轮岗,局机关中文化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交流到基层一线岗位,使长期在机关的同志有了一线工作的艰辛经历和体会,对基层更加理解、体谅,也使长期在乡区工作的同志有了在机关和城区工作的机会,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东西,促进了工商所特别是乡区工商所干部素质结构的改善和工作水平的提升。实施常态化的轮岗交流,还激活了广大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和干好本职工作的危机感,岗位练兵热情持续高涨,学知识、学业务、比工作、比贡献蔚然成风,全系统工商所大专以上人员由实施轮岗前的43.27%,提高到现在的54.88%。

(三)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促进基层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交流。原在机关和城区工商所的同志把新的服务监管理念和做法带到了乡区工商所,促进乡区工商所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人员素质的提高,确保了“以片段长责任制为基础,以信用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以工商所规范化为主要载体,以长效监管为主要目标的”新的基层监管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监管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所有乡区工商所消灭了执法办案的“零记录”。服务职能大大增强,各基层工商所通过开展“四送三接二查”流动服务,即上门为农民送法律服务、为经营户送工商事务指导、为企业项目送工商服务、为农村墟市送商品检测服务,现场接受登记申请、接受消费申诉举报、接待效能投诉,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检查和工商绩效督查,服务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乡区工商所充分开展工商行政指导。在利用合同监管职能服务“订单农业”、开展红盾维权进乡村活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乡区工商所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在硬件上实现了与省、市、县局的宽带联网,在软件应用上,通过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案管系统、商管系统、OA系统,各项业务工作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甚至可以通过无线上网,在墟市上现场办照,现场联网监测商品质量。

(四)干部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促进了和谐工商队伍建设。推行城乡轮岗制度,破解了长期困扰基层工商系统干部管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有效稳定了基层工商所队伍;制度化、规范化的城乡轮岗交流,消除了城乡岗位壁垒和城乡干部的差别,增强了到乡区轮岗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促进了人际关系的改善和队伍团结:全方位、常态化的城乡轮岗交流,避免了由于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而容易引发的松、散、懒、差等不良习性的发生,促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队伍素质能力的不断提升;公开、公平、公正的轮岗交流“阳光作业”,克服了干部人事工作的“暗箱操作”和不正之风,促进了队伍廉政建设。

上一篇: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市场监管执法的良性互动 下一篇:积极运用品牌运营策略 推进品牌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