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ESP师资转型的思考

时间:2022-10-28 08:53:12

对我国ESP师资转型的思考

摘要:ESP教学为我国公共英语提供了改革契机,但由于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制约,ESP的实施叫好却不叫座。本文结合目前的师资困境,给出公共英语教师的转型建议,以期为ESP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ESP教学 师资转型 建议

引言

公共英语多年来因其教学目标模糊不定而被认作是“没有明显理由的英语教学”。这种论断在批评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为发展双语教学创造了契机。然而,实现双语教学对教师以及学习者的英语基础、专业知识等多个层面有较高要求,因此要实现由基础英语向双语教学的跨越非一日之功。为了达成两者的顺利接轨,专门用途英语应运而生。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指的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这种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教学达到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多学校的ESP教学却不尽如人意。除了教材等客观因素外,ESP教师的缺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ESP师资的现状,列举出几条对师资培养的建议,希望得到高教界同仁的指正。

1 专门用途英语的师资要求

随着对外交往活动日益增多,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需要利用英语等外语来完成检索资料、撰写论文和交流学术等工作。为了满足语言需求,顺应时代要求,并提高学生实用性英语的使用能力,很多大学纷纷开设了ESP课程。然而,一些学校的ESP教学仅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教师若非使用汉语翻译英文版教材,则是使用英语而难以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加之学生在课外疏于复习预习,造成部分学生“专业知识没有收获,语言知识一塌糊涂”的窘迫境况。导致如此困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师资力量不足。

不同的英语教学法赋予了教师不同的角色。ESP教师作为英语教师的特殊群体,在教学研究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压力都远远大于传统英语教师。ESP教师除了要具备教授语法词汇、听说读写、文化沟通等基本技能外,还要具备相关专业学科的教学法知识、课程内容知识、对学习者进行需求分析的能力和对相关社会教育背景与情景的认知及有关社会教育目标的认知等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ESP教师,既需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要有一定的专业语言能力,这对很多在转型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可以说,能否建立一支合格的,可以从事语言和专业双重教学的师资队伍成为可否有效开展ESP教学的重要因素。

2 专门用途英语的师资困境

ESP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进入高校,必然引起一系列的讨论,例如,谁来承担和怎样承担等问题。尽管许多高校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但大部分不能用标准流畅的外语进行教学。相反,有的教师外语水平很高,但对专业知识却理解不深。因此,为了推进ESP教学,当下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培养一批既懂专业又懂外语,还有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的师资力量。作为语言方面较为适宜实施ESP教学的一方,公共英语在迎接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师资转型的挑战。

首先是公共英语教师对双语教学,尤其是对ESP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少在职教师认为ESP授课就是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但对于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原则和目的却混淆不清,进而容易回归到专业词汇和语法教学的老路上。由于没有现成的范式可以照搬,而且现有理论尚显单薄,使得教师无法把握教学核心。

其次,专业知识对于转型中的公共英语教师是一大障碍。虽说ESP教学强调学术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运用理解普通英语课文的语言知识来理解ESP课文,但是,我们不能把ESP课文简单地等同于增加了专业词汇的普通课文。教师仅仅靠自身的能力来把握新课堂和新文本的确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外,虽说公共英语向ESP的转换并没有改变语言使用的本质,但大部分公共英语教师长期接触的仅仅是语言本身,对其他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因此转变教学模式和重点,会让教师产生恐惧感。如果再涉及理科专业,真可谓是雪上加霜,那教学就再无生动有趣可言了。所以,解除或缓解教师的焦虑情绪也是当务之急。

3 专门用途英语的师资转型建议

一旦高校做出将大学英语教学向ESP过渡的决定,那么高校首先应该承担的就是培养师资的任务。高校应重视教师的培养并积极提供教师进修的机会。有条件的高校应鼓励教师出国接受培训,让教师能以更地道的表达、更丰富的词汇和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来提升教学水准。同时,学校可以聘请外籍专家和相关专业专家进行校内指导和讲学,以扩充广大教师的知识储备,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形成“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

当然,由于经费和政策等客观原因,出国培训和聘请专家这类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最为经济也最易推广的培训方法是进行校内或校际的交换培训。ESP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科专业人士学习,扩充专业知识,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况。

其次,教师对新型课程的态度和对自身能否教授专业知识的信心也应受到重视。一方面学校要给予教师自我充实的机会,另一方面对教学目标的阐释要到位。实际上,ESP教学不要求教师教授多高深的专业知识,而只是关注学生的学术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只要掌握专业领域中的最基本原则,运用已有的语言技能,增加学生的语言使用信心,提升对相关外文的理解能力,就能实现ESP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的自信都能得到加强,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总之,学术英语可以改变和解决我国公共英语长期以来的应试教学倾向,普遍的学习懈怠状况和系统的费时低效。因此,若能探索出一条师资转型的成功之路,那么实现公共英语的成功改革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West,R.Needs Analysis in Language Teaching[J]. Language Teaching,1994,27(1):1-18.

[2]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4):36-608.

[3]郭剑晶.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许进.ESP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指标构建研究[J].北京:中国ESP研究,2013,(1):52-59.

上一篇:教育技术在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中的应用探究 下一篇:“TPRP”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口语测评体系构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