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高效复习策略探索

时间:2022-10-28 07:00:02

高考化学高效复习策略探索

摘要:新课程高考模式下开展高考化学高效复习,需要提高全体师生的重视程度,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科素养、具备较强的应考能力。

关键词:高考模式;高效复习;新课程理念;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45-01

1.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 贵州省实行"3+文综/理综"的高考模式,从《考试说明》提供的样卷分析,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试卷结构与往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动,学生要在150分钟内完成理、化、生三科的考查,又有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时间比较紧,因此,试题一般只能涉及各学科的主干知识。如"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只要求"常见金属元素:Na、Al、Fe、Cu"等,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常见非金属元素只要求:H、C、N、O、Si、S、Cl"等 ,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究学生学习情况

《考试说明》虽然为我们明确了考试范围,指明了复习方向。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研究学情是提高高考复习有效性的前提。

2.1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初、高中化学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跨度较大,存在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出现断层,高一新生入学后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高中的教学,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高考要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2.2学生在两年左右时间要完成"必修1"、"必修2"、"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四个模块的学习,涉及的化学知识多,课时比过去却大为缩减,有限的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使许多探究性学习活动无法落实,在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难以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和交流,学习的模块知识不深刻,遗忘率较高。

3.研究有效复习的教学方法

《考试说明》为我们指明了高考复习的方向,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我们复习做到心中有数。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3.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就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如"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知识学生比较容易自主学习,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复习策略,"后教"实际也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共同完成知识结构网络的构建,以常见无机物的"三线"(转化线、发展线和价值线)为教学目标,以构建知识结构网络为教学重点。

3.2先教后学――以教导学。采用"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复习策略,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比如,复习《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盐类水解知识时,着重抓住几个关键点,如"盐类水解的实质",联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表达",联系"必修1"的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联系《化学反应原理》的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后学"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次理解能力、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运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学习盐类水解知识的价值,落实教学目标。

3.3边做边学――以做促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内容:①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②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处理的预防和处理方法;③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④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⑤能根据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这些重要的实验基础知识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不如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通过"边做边学",理解"一器多用、多器一用"原理,领会实验操作的实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操作原理、掌握操作方法、明确操作目的,改变那种老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的被动学习局面,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培养动手能力。了解了化学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4.研究高考高效复习方法

4.1学生层面。确立志向目标。进入高三的学生,其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已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适时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符合个性的志向目标。以此调动学生的自我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搞好复习奠定基础。

制定复习计划。如在复习前,教师把复习内容提前呈现给学生,并提出复习目标和能力要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和需求,自主地制定复习计划,把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自我监控。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复习任务和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制定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计划,会确立学习目标,找到最适宜的学习方法,善于反思和总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率。

合理使用资料。对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复习要以教材为主、重视基础,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复习资料为辅,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并进行巩固练习,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相得益彰。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复习内容分阶段向学生呈现各个省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以及化学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等,帮助学生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策略。

4.2教师层面。制订集体备课计划。我们在每周四的集体备课中讨论复习主要内容和复习过程中将要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知识点的处理方法,并记录在案。我们还根据学生情况,编写符合《考试说明》要求的精编习题,每周进行统一训练,对于主干知识的复习,群策群力,形成一套可持续使用的优质资料库,实现教学进度一致,复习资料统一,资源(课件)共享。

综上所述,在高三复习中坚持以课本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理论为指导,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正确处理好课本、教学大纲、习题、模拟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策略,就能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上一篇:论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下一篇:新课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