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探究

时间:2022-10-28 06:46:01

独立学院《会计学原理》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我国其他类型的会计本科教育存在差异,应针对其自身特点进行专业建设。本文针对独立学院《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教学目标、教材建设、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独立学院 会计学原理 教学改革

一、《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办学层面来说,普通高校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学的会计本科教育更侧重于会计理论方面的教育,倾向于培养既通又专的人才;高职高专侧重于实践与技能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那么作为中间层次的独立学院,如何针对自身情况设计合理的《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目标,既是难点也是突破点。

(二)教材选用盲目跟风。独立学院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特别是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脱离母校,独立给学生授予学位,而对独立学院进行大规模的学位评估之后,基本上所有的独立学院都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但是这些培养目标与方案大多数是按照重点本科院校专业培养计划制定的,其开设课程、课时及教材选用和重点大学基本相同。而这些教材普遍具有“高、难、深”的特点,选用这些教材给学生授课,与独立学院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难以匹配。

(三)不重视道德教育。在《会计学原理》的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强调对于会计学基础知识的灌输,对于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较为不重视。然而,从市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需求来看,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将职业道德知识纳入考试范围,学生要想获得会计从业资格,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懂得相关的职业道德知识。独立学院学生毕业后大多会走上财会工作岗位,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其职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教学方法、手段僵化。在对独立学院学生进行《会计学原理》课程讲授时,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按照顺序,依次从《会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入手,逐步学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学生而言,这样的理论概念太多太复杂,并且容易混淆。还有一些独立学院教学手段落后,缺乏多媒体等现代化设施,学生没有时间去独立的思考问题,课堂效率与效果大大降低。

(五)师资队伍薄弱。作为新兴的办学模式,独立学院的教师年龄层次两级分化非常严重,一级是60岁以上从重点高校退休的老教授,另一级是25至30岁刚从学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缺乏30至50岁之间的管理人才。一方面,老教授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但并不是每个老教授都能适应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年轻教师基本是从一个校门踏进另一个校门,授课经验不足,空有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欠缺。

(六)考核形式单一。目前,独立学院《会计学原理》课程的考核基本都是以期末试卷为主,试卷上题目大多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简答题和业务题,侧重考核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业务题也只是要求编制会计分录,而没有考核会计的基本技能――比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样考核的好处就是试卷中客观题多一些,教师阅卷可以更加标准化。但是,主要以考分的高低判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能会存在偏差。

二、独立学院《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一)结合独立学院实际情况定位教学目标。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标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会计专业知识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会计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所以,独立学院不应把学校会计教育作为学生从业教育的最终环节,也不能作为学生就职前的最后练兵场。会计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会计的思维以及将成为会计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素养,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应注重教会学生会计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笔者认为,《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产生对会计职业的专业认同,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维方式,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会计业务处理,具备基本的专业判断能力和一定的后续学习能力。

(二)加快独立学院会计教材建设。目前独立学院普遍存在教材选用不能适应学生实际情况、教材难度较大的问题。比如,很多学校为了使自己的专业更加具有品牌特色和争取学校重点专业建设,而在教材的选用上选择一些重点高校编写的部级规划教材。这些教材的教学目标与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并不一致,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加快教材建设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在教材的选用上,应该尽量选择与该校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教材。同时,独立学院应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积极组织老教授带动优秀的年轻教师并吸引社会上从事会计工作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会计师、财务经理来共同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会计学原理》本科教材。对此,笔者有两个想法:一是教材内容要体现出基础性,也就是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作为教材编写主线;二是教材要具有时效性,要体现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

(三)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优秀的专业知识可能会成为会计人员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助推器,而职业素养则是会计人员行为的一把标尺。会计人员,特别是高级会计人员,在面对诱惑时,职业道德会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做出对社会对自身有益的决定。独立学院教师在讲授《会计学原理》时,应增加职业道德对于会计人员重要性的讲解,并在适当时机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特别是真人真事的解析,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信仰,并使学生明白会计人员如果触犯了法律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四)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独立学院《会计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比如在《会计学原理》的课程中使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PBL模式下,教师不再进行“填鸭式”教学,而是让学生通过发现来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需要独立完成资料的查阅、搜集、分析、运用等一系列事项从而解决教师提出的与现实联系紧密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探讨和反思,这不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上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拉近学生与会计学习的距离,消除对会计知识的“陌生感”。现代会计教育要求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面授为主”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向“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支持”的现代开放教育模式转变。在开放教育模式下,教师要擅于借助网络和多种媒体资源进行精心策划,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主动尝试和坚持使用网络帮助自我学习。

(五)优化师资队伍。根据培养“大众化、应用型人才”的总体方针,独立学院应该有规划、按步骤地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为会计专业的发展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内养外引”的办法,打造一支理念先进、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积极引进和同企业联合培养具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层次、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从企业中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任一批一线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组成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二是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应开展扎实有效的“传帮带”活动。完善听课、评课制度,通过听课、评课,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前进;也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六)改进考核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将理论内容简练化,加入主观分析项目,考核其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期末试卷成绩占学生综合成绩的60%,对于期末试卷的布局笔者认为可以将客观题分值定为40分,剩余60分设计成一个综合业务题,主要考核学生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的基本技能。另外的40%主要以综合实训、技能操作、企业实践为主导。提倡学生踏出校门,深入企业,开展体验型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增强就业、择业、创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巧霞,胡毛利.浅议《会计学原理》的教学改革[J].商业会计,2011,(8).

2.宋颖.独立学院《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一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2,(9).

3.魏文君.《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6).

上一篇:环境资产的确认研究 下一篇: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