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时间:2022-10-28 06:37:48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分析了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手段。在教学环节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等手段,对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探讨,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大学化学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152-02

大学化学是讲授化学知识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1~3],在大学期间开设大学化学课程,可以为很多专业的本科生提供学习化学知识的平台。该课程开设可以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能结合化学相关理论知识,对社会热点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健康等化学问题加以认识,并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基于大学化学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应用性等特点[4],同时结合该课程教学实际,笔者提出了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大学化学教学实践的现状

近几年来,大多高校都进行了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目前,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很多高校都对基础化学学时进行大幅度压缩,大学化学教学存在内容难以深入、实验环节薄弱等问题。同时,目前大学化学的理论教学仍然以向学生灌输大量书本知识为主,导致学生学学化学课程的兴趣较低,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欠佳。

(2)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5]。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束缚,在教学方法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地发挥。另外传统的教学板书过于平淡化,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根据现在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涉及面要广,而且教学内容要新,要能解决一些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突破传统,建立现代教学理念,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考核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现在很多高校的考核方法还是采用期末卷面考试作为对学生最终考评的主要依据,这种传统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也无法落到实处,这也违背了现代教育教学的目的。

2 教学方法优化与创新

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针对我院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多、学时少以及信息显示专业的特点,我们调整了大学化学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启发互动式教学。以前,我国高校基本采用课堂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但是目前这种传统填鸭式教育已不再适应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应更加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普遍认可。互动式教学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互促互补性,把教学活动看成是师生之间互相切磋、相互帮助基础上的知识传输与接收,教师就相关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粗线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归纳总结,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师生之间形成活跃和谐的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平衡时,可以从炼铁需要多少焦炭引入,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时间运用所学的知识思考是否全部的C(s)能转化成CO(g)?全部的Fe2O3(s)和CO能转化成Fe(s)和CO2(g)?再进行内容补充,并归纳总结原理:化学平衡状态是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正逆反应速率逐渐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表面静止”状态。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使他们可以在课堂上保持思维的活跃,从而提高了大学化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也是关乎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使用使电子教案和电化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课堂例题、各种背景资料介绍等内容,需要大量文字说明,教师可以将提纲和概要性的内容写在PPT上,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接下来课上所要讲的知识点,在脑中建立起一个知识框架,大大提高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化学课程学时少的矛盾。对于一些难以表达的抽象、动态及立体的概念性较强的知识,传统板书教学活动讲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也不容易理解,通过使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现代技术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把化学概念及现象解释清楚,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而且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成果达到最大化。例如:物质结构中的原子轨道、电子云和晶体结构等内容,比较抽象、单纯语言不易描述清楚,如果通过动画,让一个电子在原子核外做运动,每一时刻该电子所处的位置用一个几何点表示,随着电子运动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点被标示出来,这样一个绕核云雾状的图像我们称之为电子云,它表示的是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密度。通过演示视频,很快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图像,使学生很容易掌握这个概念,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考核方式多样化。考试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各类各级考试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考试应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学化学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传统的应试模式都是以学生完成由教师命的考题而进行的,这种考试方法虽然能够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也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造能力,这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相悖的。因此,必须准确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能力,学生成绩应采用多元化考核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定,例如采用平时动态考核和期末考察结合起来的考试方式,包括学生平时出勤和课堂互动;平时的作业评价和专题讨论;课程进行中的章节测验;期末考卷成绩,将上述成绩进行按比例综合,得出本课程的综合考评分数。这种多方位的考核评价,对督促学生学习、解决学生在各章节中存在的问题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并且能够全面动态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真实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实验课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和强化学生对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联系,对巩固基础理论进行重要的补充。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程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主要侧重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多数教师只重视“怎么做”。而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学生也只是机械记忆、机械操作,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验证性实验所占的比重较大,而设计性与探究性的实验所占的比重较小,许多学生做完实验后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碰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我们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实验教学中深入开展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首先,我们要更新实验教学理念,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和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其次,要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化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有关联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及时了解科学发展前沿,熟悉先进技术在大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增加各种设计型和探究型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创新,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技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从而使学生可以体验当前实验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实验项目,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开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总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它涉及的知识范围较为广阔,知识内容较为抽象,与其他各种学科,特别是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等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学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通过大学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手段、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彻底摆脱旧的教学模式,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何忠义,黄晓东.大学普通化学教育改革的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12(21):131-133.

[2] 曹小华,谢宝华,叶姗,等.大学化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1(5):60-63.

[3] 张燕青,杨世芳,鲁德平,等.启发讨论和互动式教学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1(4):93-96.

[4] 张丽娜,李飞飞,李英杰.谈新教师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29):132.

[5] 刘赞英,王岚,朱静然,等.国外大学研究性教学经验及其启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7(1):68-75.

上一篇:非英语专业学生段落翻译水平的提高之刍议 下一篇:成人教育导师制教学模式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