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与我国贸易出口增长

时间:2022-10-28 06:36:02

出口退税与我国贸易出口增长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连续七次调高出口退税率。论文以1985-2009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为基础,出口退税与贸易出口的协整分析表明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出口退税的变动短期内对出口会形成明显的冲击,引起出口的短期波动。均值T检验结果表明,2004年1月-2008年10月的出口退税政策效果显著,但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外部需求减少、政策效应滞后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11月-2009年4月的政策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出口退税政策;出口;协整分析;均值T检验

中图分类号:F75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10―0105-05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形势急剧下滑。为扩大出口,从2008年8月至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连续七次调高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这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再次成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焦点。出口退税措施在我国被作为一项随经济形式而适时调整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它基于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对出口退税政策并没有过多的经济理论需要阐释,学术界对此的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对出口退税改革历程的系统回顾与梳理(赵丽丹,2009):出口退税对出口总量、结构及地区出口的影响(代抗,2009t2];严才明,2005);出口退税与汇率、创新补贴等政策的单一政策效应及组合政策效应研究(王根蓓,2006;陈林,2008)。综观已有文献,对出口退税政策效应的考察,要么缺乏实证支撑,要么是多种政策效应的考察。本文从历史长期趋势的角度,运用协整理论分析出口退税和我国贸易出口的长短期关系,并检验自2004年以来不同阶段出口退税的政策效果。

二、出口退税:历史与现状

出口退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其政策核心有两点:一是商品输出国外,二是退还商品形成过程中的间接税。自1985年4月1日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为了保证宏观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和内外部均衡,出口退税率调整频繁,涉及商品范围广泛。根据出口退税率调整方向的不同,将我国冗繁而多变的出口退税历程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并从政策目标和政策内容两个方面总结了其阶段性特征(表1)。为了尽量精确地反映自2004年出口退税率结构性调整以来的政策效果,本文第三部分将在厘清出口退税历史的基础上,对2004年以来的政策调整做更加细致的划分和政策效应检验。

三、出口退税额与出口额的长短期效应

对历次出口退税政策的回顾表明,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频繁,出口额亦随之波动。关于出口退税和出口额的时间序列数据极有可能存在不平稳性,若沿用传统的普通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的揭示容易产生虚假回归。1987年Engle和Granger提出的协整理论,探求非平稳变量间蕴涵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关系,开辟了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的新路径。协整的意义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即使各自具有长期波动规律,但如果他们是协整的,变量之间就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本文涉及的相关方法有平稳性检验(ADF检验)、Johansen检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此部分使用Eviews6.0处理数据。

(一)数据和变量

因改革开放之后的出口退税政策始于1985年,此部分选取1985-2007年的年度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的变量包括出口额(export)、出口退税额(tax)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额是因变量,出口退税额是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代表一国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虽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决定经济体的生产能力,但最终以产出水平表现出来,故选用代表经济体基本面的GDP作为控制变量。此外。汇率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但直到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都非常微弱,对出口贸易的增长实际上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故不宜选为控制变量。为了使数据变得平滑,消除时间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分别记为lnexport、Intax和InGDP,变换后的数据系列的协整关系不发生改变。

(二)协整分析

协整是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有些变量在短期内由于各种干扰可能会偏离均值,但如果这种偏离是暂时的,随着时间推移会回到均衡状态,说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于两个或多个序列,每个单独的序列可能是非平稳的,但这些序列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如果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存在,则认为这些非平稳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只有各变量单整的阶数相同时,才能进行协整检验,故本文首先使用单位根检验法判断各变量的平稳性。

1 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检验方法有DF检验、ADF检验及PP检验等,考虑到一般性和适用性,本文选用ADF检验法。从ADF检验结果(表2)可以看出,lnexport、Intax和lnGDP所对应的P-value值均大于0.05,故不能拒绝原假设,意味着这三列数据均不平稳。对这三列数据一阶差分后的检验结果在0.1显著水平上都为拒绝原假设,表明dlnexport、dlmtax和lnGDP均为二阶单整。

2 Johansen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从检验对象上分为基于回归系数的协整检验和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由于本文涉及多变量协整检验,故而采用Johansen在1991年提出的基于VAR模型的多变量协整检验方法――Johansen协整检验(也称JJ检验)。为了研究出口、出口退税和GDP之间的协整关系,我们通过似然比(LR)检验,确定VAR最佳滞后期为1期,同时采用系列有二次趋势,协整方程仅有线性趋势的协整模型,对系列lnexport、Intax和lnGDP进行Johansen检验,滞后间隔选择一阶差分。

协整检验结果(表3)表明在系列存在二次趋势,协整方程仅有线性趋势的假定下,lnexport、Intax和lnGDP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都显示存在两个协整向量。进一步可估计出经过标准化的协整系数并得到协整方程:lnexport=1.359Intax+0.85621nGDP。方程表明所选择数据区间1985年到2007年间的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出口退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出口将增长1.36个百分点。

(三)脉冲响应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分析

1 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更进一步刻画出口退税变化对出口的影响情

况,采用脉冲响应函数精确描述解释变量,特别是出口退税一个新信息的扰动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情况。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法用于描述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在上文建立VAR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来刻画出口退税变动对出口的冲击情况,分析结果(图1)表明,出口退税的一个新信息冲击(比如出口退税率上调带来出口退税增加)会使得出口在第二期做出强烈反应,且在第二期达到最大值,之后便趋于稳定,表明出口退税变动会在短期内对出口造成巨大冲击。

2 格兰杰因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lnexport、Intax和InGDP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各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是基于VAR的F检验,具体来说,要分析x序列是否是y序列产生的原因,主要看当期的y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前期的x解释,加入x的滞后值能否使解释程度增大,若x在y的预测中有显著作用,则认为x是y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原假设是: x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如拒绝原假设,则x是y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反。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4)显示,一阶滞后条件下,lngdp、lnexport与Intax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在滞后二阶时,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变得不显著。针对Intax不是lnexport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滞后二阶的显著性明显低于滞后一阶,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会对出口造成较大的短期影响,但其长期影响很平稳,这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出口退税冲击对出口在短期有较大影响,而在长期影响趋于平稳的结果相一致,同时与lnexport、Intax和InGDP存在协整关系相一致。当然从显著性看,出口更能够成为出口退税的格兰杰原因,在出口退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增长会带来出口退税的增长。

四、出口退税政策效应检验

上文研究了出口退税与出口之间的长短期关系,但没能够深入描述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也正是这一部分的研究目的。

(一)独立样本均值比较和T检验

为了定量描述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同比增长率的影响,本文采用独立样本的均值比较法,即检验出口退税率调整前后的出口同比增长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若存在显著差异,则表明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的影响显著,反之亦然。对来自正态总体的两个样本进行均值比较常用的方法是T检验,同时由于抽取样本方差相同与否决定着T值计算,所以我们先用F检验进行方差齐次性检验。F检验零假设是两组样本方差相等,如果概率pta2,则拒绝H0,认为均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反之则不能拒绝。认为两样本均值在统计意义上相同。

(二)变量设置与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我国对外出口增长率为均值检验的变量,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考虑到2005年5月1日、2007年7月1日和2008年11月1日均做过较大幅度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将出口增长率分析的时期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包括:2004年1月-2005年4月、2005年5月-2007年6月、2007年7月-2008年lO月和2008年11月-2009年4月,分别命名为Verportl、Verport2、Verport3和Verport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08年8月1日上调了出口退税率,但上调幅度较小,且涉及的商品仅为部分纺织品、服装、部分竹制品,较之2007年7月的出口退税率并没有显著变动,故将2008年8月至2008年10月的数据仍然归入Verport3。另外,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期间曾六次提高出口退税率,0考虑到调税方向一致,且时间间隔不长,就将这一时间的数据都归入Verport4。这个划分标准考虑了出口退税率的阶段性特征,利于反映政策制定意图和检验政策效果。

(三)检验结果与原因分析

在上述数据分段的基础上,遵循均值比较和T检验的基本理论,运用SPSS12.0进行数据处理(表5)。从检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各个时期的出口增长率方差相同。2004年以来四个时期的出口增长率方差齐性检验的F值分别为0.106,0.305和3.501,P-vMue值均大于0.05,不能拒绝各个时期方差相同的原假设。因此,关于不同时期均值检验所采用的T统计量的计算方法一样。

2 2005年5月和2007年7月出口退税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显著,政策效果良好。Verooal和Verport2的T检验值为3.303,Verport2和Verpoa3的T检验值为2.048,P-vMue值分别为0.002和0.047,拒绝均值相同的原假设,表明2004年1月-2005年4月和2005年5月2007年6月这两个时期出口退税调整前后的出口增长率具有统计意义,相应的出口同比增长率具有显著性差异。2005年5月1日,中国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也提高了重大技术装备、I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但是因为提高幅度太小以及这几类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故调高这些产品出口退税率对出口影响很小。在该政策影响下,Verpoa2的出口增长率比Verport1下降了近7.7个百分点。2007年7月1日,进一步取消或下调部分出口商品退税率,调整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下调或取消出口退税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调整商品出口的利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并影响到生产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导致Verport3的出口增长率比Verport2下降了4.6个百分点。

3 2008年11月出口退税率上调前后的出口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但出口增长率的增长方向与出口退税率调整方向相悖,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效果不明显。Verpo~3和Verport4的T检验值为10.757,拒绝均值相同的原假设,表明2008年11月前后的出口增长率显著不同。Verport4这一时期内月度的出口增长率呈现出负增长,且Velport4的平均出口增长率比Verp004低37.461个百分点,这与近几个月以扩大出口为导向的出口退税政策预期效果不一致。在以贝尔斯登收购案、雷曼兄弟破产保护案等一系列重大经济事件为标志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出口出现锐减。为减小金融危机冲击,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稳定出口,以保障经济持续增长,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连续七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然而均值比较和T检验的结果表明,2008年11月以后,我国出口增长率不但没有保持稳定或增长,反而急剧下滑。较为合理的解释包括三点:一是此次金融危机是继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日益国际化的经济体都无法规避它所带来的冲击,中国亦不能独善其身。监测显示,2009年5月我国出口额比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2008年8月下降了460.62亿美元,出口增长率的急剧下降不可避免。二是2008年11月以来,我国出口退税率虽频繁调高,政策调整的短期效果更有可能被金融危机的冲击所抵消。三是在外需减少的情况下,希冀通过出口退税政策扭转出口下滑局面的想法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我国出口的稳定增长有赖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多项宏观调控政策协同作用。

五、结论

通过对我国出口退税历次变迁的回顾不难看出,出口退税政策是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作为实现促进出口、结构优化、缓解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贸易摩擦等多重政策目标的手段之一。尤其是2008年8月1日以来,为应对金融冲击并扩大出口,连续七次调高了出口退税率。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重点考察出口退税和出口增长率的长期趋势、短期效应和政策效果。从协整分析的结果来看,出口退税和出口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出口退税率的改变短期内对出口会形成明显的冲击,快速影响出口量的变化。2004年1月-2008年10月的政策效果检验表明,出口退税对出口同比增长率具有显著影响,而2008年11月1日以后出口退税调整的政策目标却未能如愿。这再次提醒我们,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但我国外贸依存度畸高,金融危机冲击所带来的国际市场需求波动使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大打折扣,包括上调出口退税率在内的系列出口促进政策难以从根本上逆转当前出口下滑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具有超过13亿人口的经济体,扩大内需,实现出口、消费和投资的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校 史言信

上一篇:中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变革趋势 下一篇:论“市场调节、调节市场”双导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