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鲜活起来

时间:2022-10-28 06:32:41

让课外阅读鲜活起来

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内所学过的字词和读写知识。课外阅读只要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当中,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需求,就会使其变得丰富鲜活。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享受阅读,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呢?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地点有两个:学校和家庭,二者要紧密配合。在学校,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配合管理员为学生做好借书工作,便于学生定期借到书籍,使图书馆更好地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服务。学校可开设一些阅读课,把图书馆中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提供给学生。班级可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如朗读长篇作品的某些精彩章节,介绍某些作品的梗概,让课外阅读开展得好的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在家里,教师应与家长密切联系,要求家长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和环境。如家长身体力行,平时多挤出点时间看看书报,以良好的行为影响孩子。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如房间、客厅等地的桌椅上放一些书报,让孩子伸手可得,随时可看。休息日家长可陪孩子去逛逛书店,支持孩子买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必定会提高。

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教师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语言文字优美的书籍报刊。

1.激发兴趣

对学生来说,兴趣是课外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对于初涉书海的孩子来说,儿童阅读的书籍内容应该是简单化、适合孩子口头表达的趣味短文,也可以是供学生相互谈论的简单故事。

2.拓展途径

我们在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时,要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少儿读物,这样才能实现厚积薄发的目的。当然,课外也并非只有读书一种途径,它应该是一个以书籍为中心,包括了听(如故事录音带)、说(如演讲故事)、读(如分角色朗读)、写(如片段小练笔)、看(如有益的电视节目)等完整的读书系统。

3.选择读物

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能一刀切。选择课外读物更应该注意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可以推荐《十万个为什么》《窗边的小豆豆》《安徒生童话》等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的少儿读物,这都是孩子们爱读的书,诸

如《上下五千年》《爱我中华》等有思想性的书也可以推荐给学生

阅读。

三、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展课内阅读的好方法。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事实证明,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及其内容与课内理解课文有密切的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往往直接而且明显。凡是课外阅读多的学生,知识较丰富,分析、概括能力强,对课文的理解有独到之处。而那些除了课文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阅读能力较差。因此,很有必要紧密配合课内阅读开展课外阅读,将课内和课外沟通起来,以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四、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配合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延伸,即学生对阅读所学知识的运用。阅读的数量影响着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想要提高写作能力,阅读切不可忽视。为了使课外阅读更好地为作文服务,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学生将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心得、评价等记录下来。多阅读,勤练笔,读写结合,日积月累,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一定会提高。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课外阅读才可能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富有个性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尊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导,让学生的课外阅读长久地保持鲜活,并且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韬奋小学)

上一篇:新课程学习·中 下一篇:浅谈配合使用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