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方式和方法之我见

时间:2022-10-28 04:04:49

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方式和方法之我见

科学课教材是由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组成的,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中,几乎每一节课都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不能合作,教师宣布合作开始,但是小组成员,或者无所适从,或者争抢材料,乱哄哄,乱告状;不会合作,没有明确分工,不能取长补短,缺少互相帮助,小组长指挥不动,汇报员缺乏整体意识;不愿合作,好学生独霸一方,差学生无事可做,小组内互相批判,小组间互相攻击,甚至故意找茬,经常弄得课堂上乱糟糟的,因乱受批,因吵闹伤和气。

这样,表面看一节课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的有效探究不够,深度思考不足。而且,由于合作效益差,常常使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教师累,嗓子喊破,身心疲惫,学生却争吵一节,少有收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是不是合作学习不适合科学学习呢?如何才能组织好合作学习呢?

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本无错,关键要看教师如何组织、如何引导、如何训练。只要解决了过去合作学习中出现的目标不明、分工不清、训练不够的问题,用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逐步学会团结协作,互助交流,耐心倾听,反思纠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当运用评价的导向作用,制度的约束作用,组织方法只要得当,合作学习就一定会成功。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建立“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固定科学小组。

根据学生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4~5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的开展,组员给自己的科学小组起名,并选出固定的小组长。

第二,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首先,从材料分发的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每个小组只发一份材料或几份不同的材料,这样在使用材料过程中,小组成员只有注意做到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共同达到探究目标,使学生逐步养成不仅关心自己而且尊重他人。

其次,利用作业收交的方法树立集体意识,要求每一个小组只交一份作业,包括小组代表的发言、实验报告、作品或一般的书面作业,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在上交的作业上签名,以表示同意这份作业的结论,并能解释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上交作业可由小组成员轮流执行提供均等的机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合理分工,互相讨论、争辩、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集体完成作业,提高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关心集体活动的思想意识和集体观念。

最后,利用教学评价这一环节树立“组兴我荣、组衰我耻”的意识。教师每堂课或某一探究活动结束后,对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评定,定期对学习小组评定汇总,对各个小组作出综合评价,个人成绩由小组成绩决定,只有当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个人自身才能达到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给予优秀组和星级组一定的精神奖励,如自制奖章、上光荣榜、发小红花等,激发各小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与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

第三,要及时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学会说悄悄话,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学会欣赏,并合理借鉴;遇到困难和分岐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应深入到学生中,认真倾听并观察每个小组的活动,针对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四,组内互相观摩研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教研活动。

第五,在实施过程中,对出现的典型案例及时分析,并收集学生合作学习中产生的作业、记录、报告等成果。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有效的合作学习,使某方面处于优势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弱的学生,从而形成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良好效果。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四种意识,即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发展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通过建立“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固定小组,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教学策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直到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使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上一篇:简单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低年级口算兴趣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