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8-14 05:35:24

简单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生活简单化,会使人头脑清醒、办事麻利,提高工作效率;教学简单化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又能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和执教水平。当然,简单化只能有针对性的运用,并非处处皆可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目标都需要在课堂中完成,教师如何运用简单化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呢?笔者现对此进行一些浅谈。

一、简单化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数学固有的容量大、概括性强、内容抽象等原因,常给人以枯燥之感,同时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不少学生愈学愈困难,信心愈学愈差,有的索性放弃。我刚教五年级时,翻看教材就发现涵盖的知识点多而杂,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起来非常困难。本班学困生很多,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已经失去了信心,更别说是学好数学了。于是开学的第一课我并没有像以往一样急于传授知识,而是想方设法帮他们找回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0至9十个数字,问:“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五年级学生当然都认识,他们大声地读出这些数字,一个个喜笑颜开,于是我又接着问:“你们觉得学习数学难吗?”顿时鸦雀无声,学生看我态度和蔼就有人小声地说:“挺难的。”“哦!”我故作惊讶,“是吗?”其实学习数学一点都不难,数学其实就是研究这十个数字。许多学生一脸的不解,于是我解释道:“无论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还是统计与概率,它最终研究的落脚点都在这十个数字上。我们这个学期学习的知识跟这十个数字联系就更紧密了”,直接出示课题《因数与倍数》。就这样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就更有信心学好数学了。

二、简单化的教学方式降低了知识难度

如今的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我们的教学,让这些先进的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同样也不能丢弃。那次听了我们学校宋老师的课――《鸡兔同笼》让我感慨颇深。一直以为,这种有思维深度的课,很难上,很伤脑筋,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个挑战。如果是我上这节课,我会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尝试与猜测呢?我的这种思考无形中让我在不知觉中告诉自己这将是一堂难上的课、难学的课……有了这种想法,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获得知识呢?而宋老师的课堂上却显得那么轻松,只是让学生理解题意,了解鸡兔的腿的条数,挖出隐含的已知条件,再让学生利用最传统的方式――列表格来猜测究竟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这样就将繁杂的思维简单化。学生在填表格的过程中也就理解了尝试与猜测,并能恰当的运用表格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作为一名听课的老师,总喜欢将自己定性为学生,追求学习的乐趣,而这堂课真简单,作为一名学生,我听懂了。通过这节课我也反思自己的课堂,如果我能在上课前运用自己的智慧渗透教材,把繁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们就能在轻松中学习了。也可以自信的说:“数学,原来如此简单!”再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进行操作,主动探索、观察、讨论、发现、交流、大胆推导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问: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通过操作后,已经明确了两个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也就完全能进行加工、整理,进而推导出公式,课堂教学也更加有效。

三、简单化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简单化的教学并不等于公式化、教条化,反而会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走捷径,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数学题,有意设计些条件,来迷惑学生的思维,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用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模型,如果在这个模型的外面糊一层纸,最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这道题的第一个条件迷惑学生的思维,有很多学生就这样算:36×36×6,面对这种情况我并不急,而是让学生反复读问题,并强调“铁丝长36厘米”是什么意思,这下学生就明白了,36厘米是正方体棱长总和,还必须除以12求出棱长才可以算纸的面积。以后遇到这样的题,学生也就不会被迷惑了,简单直接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如果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我便告诉学生先不要急于填空,而是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的意义来做,最终我们只不过是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而已,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再认为有什么难题,甚至以找到思维训练题的关键所在为乐趣,您说怀着这样的期待学习数学还会不高效吗?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不必满腹经纶,也无须文才出众,只要引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抓住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这样,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都会在学生的心中简单化,解决问题自然就轻松愉快。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果能以简单化的语言、简单化的教学方式、简单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反而可能会成为一个“不简单”的老师。

上一篇:化学素质――质疑能力 下一篇:小学科学课合作学习方式和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