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的利与弊

时间:2022-10-28 04:01:48

生本课堂的利与弊

一、 生本课堂的基本内涵

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为原则,同时又以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生本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就是指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视教学过程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满足学生需要的过程和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过程。生本课堂就是以生本教育为理论基础,以生本教学为指导思想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生本课堂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拓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而言生本课堂具有很多优点。

二、生本课堂的“三个加强”

1. 自主性加强

可以说生本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有效的加强,充分肯定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了一个引导者、传授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来帮助学生学习。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以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性学习。从个人到小组;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从纸质材料到电子材料;从图像资料到声像资料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搜集资料的准备工作。为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促进学习获得的最优化。同时,又以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形式与同学们共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得单一的学习成果饱满而多元。为了有效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会做出太过明细的要求,只做一些规范性、补充性说明,并指出一些知识性的错误予以正解。这也大大的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2.合作、探究性加强

生本课堂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之间团队协作、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讨论和协调的过程中逐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量,发现并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使得自己能够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人们常说“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的,生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功能和作用,扩大了知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覆盖范围,使知识获得“再生”,使学生获得“再学”。给予学生启示并促使学生懂得灵活变通和不断创新。

3.层次性加强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生本课堂的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丰富性不再像传统形式那样封闭和单一。由从始至终都是教师一个人向全班同学讲解不同的知识,转变为由教师提出问题,个别学生回答问题,然后再由多人讨论形成答案,最再由教师做概括性、评价性、生成性的讲解。这无疑是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同时也符合了学生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生本课堂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成为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思考方式和实践形式。已然从最初的幼苗长成了大树,收获了壮硕的果实。然而任何事物尽有其两面性,尽管生本课堂具有科学合理的先进性和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

三、生本课堂的“两个被”

1.容易造成“被忽略”现象

所谓的“被忽略”现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被忽略。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只注重对相对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进行讲解,而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不够重视,仅做“点拨式”的讲解,如:一位老师在讲解《短歌行》时只将一些生字词展示在黑板或幻灯片上,而不做解释性说明,忽略了基础性知识的重要性。二是除了当堂课要做汇报和讲解的同学之外的其他同学,也就是听课大众的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容易被忽略,比如说:有些同学可能会因为不是自己所在的小组要进行讲解而在学习过程中“偷懒”,形成自欺欺人的“应付式”学习,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

2.容易产生“被轻视”现象

有些教师对生本课堂有一些错误的理解,只看到了生本课堂的表现形式,而没有看到生本课堂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误认为生本课堂是一种非常轻松的教学形式而且教师的任务“轻了”、“少了”,把课堂过分交给学生,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并非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其实,与传统的课堂相比生本课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在学生讲解完毕之后教师需要做出高度概括和升华的总结性说明,这无疑是增加了教师的备课准备工作同时也考验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只有做到全面、系统的备课,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创新才能完成其教学任务体现其价值。否则,教师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如果教师“轻视”生本课堂,不能正确理解生本课堂,那么必然造成生本课堂教学的失败。

生本课堂源自于生本教学实践,也必将会在教学实践的服务中不断的发展,并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与改进,进一步发展完善。尽管“生本课堂”还没有完全成熟,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补充和完善。这就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即将投身教育行列的我们的共同探索。

四、 对生本教师的几点建议

生本课堂既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又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遵循教学规律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艺术。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虽然,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一项活动,但是教师在这一项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风格将会直接影响教学实践的发生,每一位教师都是生本教学理论的创作者和实践者,同时也是生本教学理论的完善者、传播者,促进者。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达到专业要求,成功上好每一节“形散而神不散的课堂”。

1.强化敬业精神

任何人不论从事任何职业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爱岗敬业,从你投身于教育事业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做好奉献的准备。倘若没有一颗热忱的心,没有奉献精神,便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事业”。在当今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时代,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成为更多人的追求,但是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奉献的更多,必须以学生的最大发展为终极奋斗目标。

2. 正确认识生本课堂

作为一名生本教师想要上好生本课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确认识生本课堂,准确把握生本课堂的理念。在生本教学的实践中发扬生本课堂的优点,避免其弊端的发生,实现生本教学的最优化,做到因“材”施教,也做到因“才”施教。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很多很多方面,一方面,教师除了通过传授知识来获得学生的发展之外,更多时候是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有时候身教要胜过于言传。因此,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有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的重点,具有较高的运用丰富的教学艺术来设计、掌控课堂的能力。(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上一篇:亚里士多德德性观视野下的生成运气 下一篇:略论孟子君子人格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