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恩施傩戏的文化社会功能体现

时间:2022-09-10 12:35:51

浅谈恩施傩戏的文化社会功能体现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傩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形态和文化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功能。傩戏的文化社会功能作用于人,关注人的心灵体验,以高度的人文关怀实现对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随着社会文化历史的演变,社会文化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傩戏的发展体现了功能性的转换,其文化成分呗充分的认可,从宗教祭祀等民俗成分实现了向意识戏剧形态的转化,在保留原本最为真实的艺术体现的基础上实现了现代化的创作融合。本文从恩施傩戏的文化发展过程出发,探索其文化传承功能的体现,注重文化的社会功能对于社会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恩施傩戏;文化功能;文化传承

恩施傩戏的文化内容非常的丰富,以多彩的文化形式为大众呈现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独有的特色,恩施傩戏之所以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流传至今,这与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关注民族文化的发展、关注人文关怀的体现,将文化作为一种媒介和符号,传达深切质朴的文化品格,实现对文化社会功能的延续。

一、恩施傩戏的的文化发展过程

恩施傩戏文化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其文化的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经济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恩施傩戏的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是与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的,体现了深刻的现实价值。保持恩施傩戏的文化风貌,体现其文化的传承特性,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状态,拉近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喜好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对于社会的影响力。

(一)恩施傩戏的起源

湖北恩施傩戏主要集中红土乡、新塘乡、三岔乡、芭蕉乡、盛家坝乡。恩施傩戏由“傩愿戏”和“坛戏”,有着自己古老的祭祀模式。傩戏最早起源于先秦实施,傩戏以宗教仪式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人们的精神信仰,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求。在现存的恩施傩戏的民间艺人中谭学朝最为的出色,他的创作和表演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恩施傩戏是地方傩戏表演中形成系统化,有一定规模的表演艺术形式,浓厚的少数民族色彩和现代元素的融合实现了傩戏的现代传承和发展。

(二)恩施土家族傩戏的艺术表现

恩施土家族傩戏的艺术表现以载歌载舞的模式,体现了最为原始和孤僻的艺术表现,体现了娱人娱神的文化特点。恩施傩戏在表演前杀公鸡请神、烧纸钱祭神,表演时一人主唱,众人合之。仅今年来傩戏的剧目众多,有《鲍家庄》、《姜女下池》、《青家庄》等大本头戏,还有经典的单本折子戏《瞧像》、《王货郎卖货》、《小说媒体》,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唱、跳、说,语言本土诙谐,动作张弛有度,表演的同时伴随有乐器的配乐演奏,以唢呐、锣鼓等乐器演奏实现与祭祀表演的同步进行,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

(三)恩施傩戏的文化传承

恩施傩戏的文化传承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在保留了原始的文化风貌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吸收和创新。在2003年傩戏参加了央视节目的录制,2008年传统剧目《祭猪》在央视音乐频道演出,2010年央视深入三岔乡拍摄傩戏剧目《打烘火》,恩施傩戏逐渐从地方文化走向了大众的视野。傩戏的文化传承体现在对于表演形式的继承,对于文化内容的继承,对于文化精神的继承。从文化内容上,傩戏重要的阐述了不同时期人们祭祀祈福的语言风格,在服装和造型上体现了工艺性美感,以极具夸张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来体现审美特点,体现了娱神娱人的表演特点,大胆的进行艺术的表现和创作。舞蹈形式动作张弛有度,既具有艺术的表现力,体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性,伴之以敲击干较强的节奏音乐,以纯真质朴的语言表现,口语化十足的语言表达,实现对大众的吸引,很容易产生文化的共鸣。

二、恩施傩戏的文化社会功能

恩施傩戏的文化传承应该体现“活性传承”的准则,在保护文化形态的同时,深入的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容,体现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将传统文化形式作为现代人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的媒介,实现文化的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

(一)文化历史的传承,凝聚民族情怀

恩施傩戏的文化传承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的文化内容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质朴的文化表现特点。恩施傩戏的艺术展现寄托了大众深厚的民族情怀,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体现了对于审美的追求。恩施傩戏的从最初的宗教形式逐渐的转变为了艺术表现的模式,始终不变的是大众对于民族文化的那份美好的寄托,以民族文化的传承实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带来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让人们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实现融合的民族关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凝聚民族力量,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文化风俗的体现,彰显人文关怀

恩施傩戏的文化风格较为鲜明,在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傩戏和人们的生活都是密切联系的。在古代,人们对于自然敬重和畏惧,无力去抗击自然灾害,因此就会产生傩戏这种文化形式,来寄托人们的美好向往。随着文化功能的转移,傩戏实现了艺术的转变,以一种表演的形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现代傩戏更多体现的是文化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性,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以人们的内心感受出发,实现充分的人文关怀。以傩戏为沟通媒介,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展现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

(三)文化情感的渗透,寄托美好向往

恩施傩戏的文化情感一代一代的继承下来,尽管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欲望的扩张造成了部分人精神文化的缺失,但是文化中最为纯真质朴的形式始终能够得以存活和延续,这就说明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以文化情感的渗透力,将人们从繁杂的生活压力中解放出来,提升现代人对于文化的向往,保持寻找美的天性。获得心灵的解放,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寻求精神文化中的净土。恩施傩戏的质朴语言和文化风格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将文化的内容得以延续,实现文化情感的不断渗透,提升社会文化的审美追求。

(四)文化交流的媒介,打造文化符号

恩施傩戏可以得以传承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传播渠道,对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被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社会上产生积极的文化效应,打在中国所特有的文化符号,实现在国际上的文化知名度。恩施傩戏展现了多种文化形式,服饰、仪式、语言都是傩戏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展现恩施傩戏的文化特色,打造恩施傩戏的文化品牌,传承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为恩施傩戏的发展拓展更多的发展空间,实现傩戏的现展。

三、 结论

综上所述,恩施傩戏的发展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功能,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老说,恩施傩戏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丰富人们的文化视野,提升文化发展的时代感。从文化的社会功能性来说,恩施傩戏作为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形式能够实现民族的融合,实现以文化为沟通媒介的交往形式,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的同时,提升精神文化的内涵,实现对文化的有效继承和推动。恩施傩戏的文化发展那为现代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模式带来积极的启示,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关注人文、关注社会、关注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必然会走的更加长远。(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志巩.《江西南丰傩文化》(下册)[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681、682页。

[2]恩施傩戏艺术文化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郑翠仙.湖北社会科学 2013(02).

[3]高洁; 周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土家族傩戏为例[J]. 理论月刊.2013(06).

[4]罗巧玲.土家族傩文化现状解读――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8).

上一篇:浅析粤剧与京剧的脚色行当关系 下一篇:电影与歌剧:跨界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