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28 03:59:52

高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管理研究

摘要:对五年制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现状和影响管理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就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学生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五年制;学生管理;基础教育

五年制高职是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收的初中起点,在校期间前两年为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进行高中知识的学习,后三年则进入相应专业开始大学阶段学习。随着高考生源数量的下降,河南各高职院校为拓展招生渠道,纷纷扩大五年制招生规模。我院五年制高职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由占年学院招生总数5%左右,到2014年占当年学院招生总数20%左右。高职院校应适应现实的发展要求,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构建高职院校五年制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管理体系。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学生,相比较高中起点高职学生,具有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差、课程基础和学习能力欠缺等特点[1]。同时在文明习惯、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方面都偏低,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性格差异,以至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学院中与其他普通高职学生有明显区别,成为一个特殊存在的群体。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不断涌现出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内在、外在的因素都影响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进而影响到学院的整体培养质量。为进一步促进学院整体发展要求,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快构建我院五年制高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影响五年制学生初级教育阶段管理的内外部因素

(一)内在因素

首先,普遍年龄小。五年制高职学生为初中起点,大多年龄在15岁左右,比我院普通高职学生小3—4岁。因此,在学院举行的各种活动或比赛中处于劣势。这个年龄的学生往往争强好胜,但在现实面前他们时常面临挫折,很难融入学院主流。其次,心理上不成熟。15岁的他们,正处于人生变化最快的时期,尽管表现在身体和心理发育已基本完成,但在心理上还处于青少年向成熟过渡,日常情绪表现不稳定,处理问题比较偏激,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干扰和误导。第三,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初中阶段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入大学后,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式以及大学的生活方式很不适应,导致学习兴趣缺失,很多学生考试不及格;生活上,无所事事,大多沉迷于网络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和目标。因此,正是年龄、心理、习惯的差距,决定了五年制高职初级教育阶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就给人感觉有些“特殊、另类”[2]。

(二)外部因素

根据长期一线工作经验和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外因主要有:

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五年制学生。特别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和行为导向对涉世未深和处于叛逆期的五年制学生诱惑极大。在学生正确价值观没有树立,是非观念比较模糊时,如果经常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容易沾染上吸烟酗酒、打架骂人等不良习惯。

2.网络游戏的冲击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3]。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青年学生上网的目的大都是玩游戏。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知识的吸引力没有网络游戏那么强。商家为追求经济效益,迎合青少年特点设计的网络游戏,大行其道。特别对那些学习成绩一般、自制力较差的未成年人来说,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虚拟世界中让他们比现实生活中充满自信。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五年制学生中,有网瘾的男生占全部男生的10%左右,经常进网吧玩游戏的占男生的70%左右。

3.家庭重视不够我院五年制高职学生80%左右来自农村家庭,他们的父母普遍出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文化层次较低,大多担负着家庭生活的重担,经常在外打工或劳作,由于工作艰辛且时间不固定,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有些家长只注重学生的生活,但对孩子学习和情感关心不了或不到位,甚至有些家庭直接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带。长此以往,对子女疏忽教育与管理,使之形成了一种放任的状态。

4.目标不明确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学生大多愿意就读普通高中然后升入大学,不愿意上职业学校。从而也造成了近年来五年制高职生源质量下降,许多学生都是深知考学无望,被逼无奈才选择五年制学习,但学生本身对为何学习及怎么学习却毫无目标和头绪。

二、加强五年制初级教育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制度

五年制高职基础教育阶段的制度建设应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有利于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充分考虑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参照高中学校管理模式,制定和五年制基础教育阶段相适应的管理规定,从制度上保证运行的相对独立性。如制定学籍管理制度、晚自习制度、日常请假和考勤制度、教师上课制度及家校联系制度等,从而在制度上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缩短学生进入高职后产生的不适应时间,确保学校依法依规进行教学和学生管理。

(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道德观是决定学生行为表现的关键内在要素,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道德观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靠教育、靠引导。首先,注重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新生入学教育、法制报告会、表彰大会、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廉洁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安全卫生教育等。其次,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快速性、时效性、全球化、交互性、丰富性、隐蔽性等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班主任、辅导员要建立自己的QQ、微博、微信群等,在这些新媒体上直接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帮助其排忧解难、释疑解惑,加强思想引导,运用得当的话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利用新媒体时,还要大力防范这些交流平台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4]。再次,班主任、辅导员要积极面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的问题,真正把开展思想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在教育过程中要会运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使他们能够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重视班主任工作

学院在五年制班主任、辅导员的选聘过程要有严格的标准。要把思想觉悟高、政治业务素质强,表现优秀且具有学生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而且愿意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选聘到班主任、辅导员岗位上来。应注重班主任辅导员的培养,通过外出交流学习、技能竞赛、工作总结、思想交流,不断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管理的经验和业务水平。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解决和处理。工作中要对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

(四)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仍是主业,平时时间主要以课堂学习为主。因此,学院首先要抓好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教学质量是保证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是教学效果和办学效益的保障。五年制高职学生将来还是要和普通高职学生在一起学习的,由于入学为初中起点,相比较普通高职学生,他们缺少高中阶段学习,中间有断层,这就要求其一定要注重基础文化课的学习。其次,教师还要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难易结合,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要,使学生都能够有所学有所得。第三,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来。

(五)强化日常管理与沟通

单靠班主任、辅导员很难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学院要建立全方位育人体系。首先,学生管理要与教学和后勤等沟通。再次,学校要和学生家庭沟通,辅导员、班主任不能等学生犯错误才联系家长,而要把这种联系变成常规化,不单单电话联系,有时还要进行家访和面谈。最后,班主任做好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学生上课和学习情况。通过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反馈机制,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5],不让学生日常管理存在空白和漏洞。通过整合所有的育人力量,共同完成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

(六)校园活动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参加活动也是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满足和提升的需要。因此,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能够体现学校的人性化和温柔面,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社团和学生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凝聚力以及促进良好学风与校风的形成、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课外最重要的学习和体验方式。我们要用学生喜欢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占领广大校园,把学生从游戏和网络中抢夺过来,通过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活动影响改变学生,使他们的修养和文化品位不断提高。总之,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繁重的系统工程,只有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着既尊重学生又关心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严格管理、大胆管理,才能将五年制高职学生这一个特殊群体教育好、管理好,使他们能在五年以后,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姚延芹.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梁健.新时期五年制专科生初期阶段的学生管理[J].内江科技,2010,(6).

[4]年大琦.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5]王宁擎.对五年制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与途径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28).

作者:王文东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职业教育体系下学生管理模式创新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完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