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购有利可图形势未定众企业积极布局

时间:2022-10-28 02:25:26

海外代购有利可图形势未定众企业积极布局

随着海外代购一族日渐增大,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将触角伸向了大洋彼岸。

据本刊记者了解,国内快递行业龙头老大顺丰最新推出的海淘网站“海购丰运”在经历内部试运营之后,即将开放用户注册。届时,注册用户将可在eBay、Groupon、Amazon等海外知名电商网站进行直接采购。

依据顺丰方面制定的政策,海购丰运的收费标准是,2磅(约0.9公斤)以内物品运费10美金,此后每增加1磅按5美金递增。用户在海购丰运上注册获得专有的海外地址之后,就可用该地址在国外网站购物,然后坐等货物送到自己手中。货品运送周期一般为7-10天,这比一些小型转运公司动辄一个月的送货时间大大缩短。

顺丰并不是首个盯上这种又被称为“海淘”业务的国内企业,而事实上,京东商城已经先行一步在这一领域小心试探,获得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苏宁亦在暗中布局。在国内电商竞争进入白热化的今天,海淘如同一块未经开垦的金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但问题在于,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海淘,随着大波企业的涌入,如何才能做到规范发展?

各方齐海淘

去年10月,1号店宣布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六国的驻华机构合作,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1号店能够获得众多的海外资源,源于其背后有全球零售连锁巨头沃尔玛。自从双方在2012年展开深度合作之后,沃尔玛自有品牌和全球供应商资源就直接变成了1号店的现成资源。

虽然1号店深耕进口商品市场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进军海淘,但未来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去年的“双十二”期间,苏宁易购上线“全球购”,希望通过直接引入海外商家对接国内消费者。国内消费者在苏宁易购完成商品下单之后,海外商家直接采用“国际直邮”方式把海外商品配送到国内消费者手中。

另一电商大佬京东商城也在筹划“环球BUY”服务,并表示将在俄罗斯及东南亚建立仓储,希望借此进入海淘市场。

实际上,布局海淘的并不仅仅只有国内企业,中国海淘族的日益庞大也吸引了“外来和尚”。

国际信用发卡组织维萨(Visa)与转运公司ComGateway日前就合作推出了一款新的移动应用“ComGateway”。该应用为中国的海淘用户提供国外主流电商网站上的商品查询、比价、代购和转运服务,并支持物流信息追踪。中国内地Visa持卡人在使用ComGateway购物时还能享受到国际运费折扣以及购物金额减免的优惠。

乱象和机会

如此多的企业盯上了海淘这块蛋糕,原因就在于其为进入者展现出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海外代购交易规模在近年翻番,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分别达到120亿元、265亿元和483亿元。而据估计,这个数字在2013年很可能突破700亿元。比起国内网购64.7%的增长速度,2012年消费者在支付宝为“海淘”支付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17%。这一趋势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网购进入了成熟期,未来增长动力有限,海淘则处于高速成长期,未来可期。

尽管“钱景”诱人,不过与国内电商相比,海淘仍处于零散运营的初级阶段,转运网站大多居于幕后,操作流程复杂,有些甚至不开放注册,让“海淘菜鸟”们望尘莫及。此外,对于海淘用户而言,在海外网站无论是登录、搜索还是付款、物流,用户体验都颇为繁琐,非中文页面也让不懂外语的消费者只能望洋兴叹。如果这些都能够克服,那么更大的问题还在后头。海淘市场鱼龙混杂,其中既有“淘”回来的真品,也有假小票傍身的高仿货,让消费者上当受骗之后维权无门。

正因为存在着以上瓶颈,因而尽管目前的海淘平台和转运公司数量繁多,但至今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也让各方,无论是否身处在海淘产业链,都有机会分食一杯羹。

具体到Visa方面,在此次与转运公司合作之前,其在中国境内发行的双币信用卡已经是众多海淘族主要的跨境支付工具,但作为全球4大国际发卡组织,Visa不满足于只单纯地提供跨境支付服务,而希望更深入地介入到海淘这一市场中。Visa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廖光宇就信心满满地表示,为海淘一族量身定制专属优惠。

亟待行业规范

虽然各方对海淘的前景寄予了无限厚望,但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海淘还处于自由生长的无序时期。

分析人士指出,传统的海淘模式要经过海外购物网站、返利网站、转运公司、仓库、快递公司等多个环节,不仅物流成本和速度缺乏相应的保证,如果一旦发商品被调换或者破损,海淘一族们其实也是投诉无门,售后服务无法保障。

严峻的现实是,政府相关部门至今尚未建立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在监管、结汇、税收等方面没有统一、稳定的适用制度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中小转运公司进入了政策不明的灰色空间。“海淘”商品价值小、批次多,因此很多转运公司并不主动报税,这也让检验检疫风险难以化解。

今年1月20日,包括东航物流、EMS、联邦快递、圆通等航空运输和快递企业,以及1号店、易迅网等电商企业在内的近60家企业,“结盟”成立了国内首个“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希望能够对海淘的交易渠道、交易过程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帮助海淘健康发展。

“任何一单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实现,都需要政府机构、企业、消费者在生产、电商、支付、运输、报关、报检、仓储、分拣、派送等众多环节组成的全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参与,但目前的情况是标准不一、责任缺位,导致交易纠纷频现、客户体验差,消费者和业者普遍的感受是‘线上交易实现易而线下实物流通难’。”上海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长朱益民对此忧心忡忡。他就此向本刊记者表示:“行业协会成立后,将加紧制定跨境电商方面的规范建议,推动跨境电商业务相关标准的出台。”

令人期待的是,国内首家获得政府批准的跨境购物网站“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平台——跨境通”在去年底正式上线。有了这样的官方平台,海淘的许多弊病,例如产品的品质不佳、售后环节缺失等将能够有效避免。不过,囿于价格、商品类别等诸多因素,目前跨境通还处于围观者多,参与者少的尴尬境地。对于这一现象,上海跨境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颜静认为:“‘跨境通’将是必然的趋势,而后续的服务、完善的体验都将会是跨境通未来最大的优势。”

业内一致的观点是:经过最初的自由散漫阶段,海淘未来将向着正规、成熟的方向发展,只是这条路注定了相当漫长。

上一篇:证券公司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大潮前逆袭 下一篇:垂直电商,怕是90%会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