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

时间:2022-10-28 02:19:50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

摘 要: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城市商业银行业务也受到了冲击,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在零售业务上进行转型。这是因为外部市场环境起了变化,对金融的环境产生了影响。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业务的基本功能,同时,政府监管力度日益增加,对业务的限制也更多。目前,要破局必须要思变。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 零售业务 转型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原因和必要性;第二部分:阐述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三部分:阐述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策略研究;希望能够给现阶段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一点启发和参考。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原因和必要性

(一)需要适应客户的消费习惯

从传统的银行存储业务,更多的业务转向到日常的转账,金融投资,个人理财等多种多样的需求,用户手中的财富增加,投资的头脑和眼界都开阔了,需求也变得极具个性化。因此,银行零售业务应该主动适应客户需求。

(二)对应第三方支付技术的竞争和影响

第三方支付的新技术在银行和消费者之间开辟了新的空间。第三方支付工具十年间迅速席卷市场,现在可以更方便的在第三方支付工具上购买全新的金融产品,这给银行的零售业务带来了巨大的竞争。

(三)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资本运作

银行应该去考虑资本投入产出的问题。在业务结构上,由于中国的信用机制影响,银行应当更多考虑去调整贷款、理财、储蓄、代收代付等不同业务的比重。应该以更少的资本,更小的风险,去争取更多的的良性发展。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市场定位不准确

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初始定位中,就将自己定位为“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城市居民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然而还是有很多城市商业银行志存高远,但自身管理机制体制欠缺,人才技术基础不牢,很容易定位出现偏差。

(二)流程标准化不够

顾客要办理个性化服务时,面临需要跑多个窗口,找多个经手人,排多次队伍的情况,既不便于顾客办理业务,又不便于银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产品和流程人为参与度较高,主观判断较多,流程标准化急需加强。

(三)业务渠道化不足

电子银行、手机银行、自助柜员机等作为柜面业务的延伸,能够节省银行人力资源,节省顾客的时间,并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三、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和转型的策略

(一)理念转型

每家y行都应该以客户为本应该以改善客户体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为目的,也应该是商业银行在与其他银行的竞争中,和第三方支付的竞争中,所能够主动提升的一项重点策略。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为顾客去做一系列的调整。

(二)产品转型

顾客的金融需求在产生改变,对个人理财、房贷、车贷,代收代付等等金融产品的需求比过去的十年要多得多,并且顾客已经懂得如何去通过电子渠道购买到满意的产品,银行要从这方面去和第三方支付渠道竞争,增加自身银行产品的丰富性和适用性。

(三)服务转型

银行的主要功能是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现在是以服务为主的年代,也是顾客自由选择权利的时代。顾客希望选择在服务上比较先进的,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银行,银行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服务来吸引顾客。

(四)信息技术转型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用电子渠道不仅能够节省银行网点服务的压力,还能够让顾客享受快捷便利的服务,应该在客户中大力去推广手机银行、电子银行、网银。

(五)人才转型

应当大力发展培养优质的服务队伍,一方面广招人才,加强培训;另一方面不断打造和丰富企业文化。在银行内部创造员工学习成长的氛围,定期为员工提供关于服务标准,专业知识的培训,让员工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业务内容和流程,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

(六)战略转型

银行应当主动关注未来的市场趋势,并提前做出战略性部署。银行应该研究未来的市场发展,做出预测和战略部署。目前主要有两个可能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趋势值得关注:一个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二是二胎政策的开放。银行应当主动去预测未来的社会变化,提前做好战略性部署和相关产品的研发。

四、结束语

城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转型是非常必要的。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供可靠安全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个性化的金融理财要求,同时拥有一批专业的员工队伍,都是可靠的手段和策略,城市商业银行应该紧跟客户需求,以客户为本,围绕客户的需求去提升其他各方面的综合业务做出调整,是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宋少毅.基于零售业务战略的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5

[2]楚秀娟.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4

上一篇: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析通信运营中的管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