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奥林匹克精神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研究

时间:2022-10-28 01:55:27

基于奥林匹克精神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研究

摘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It is important for training the senior specialists for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o promote the Olympic spirit, guide you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enhance the ability to resis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erosion of capitalism and the decadent ideas of feudalism.

关键词: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思想品德

Key words: Olympic spirit;Olympics;ideological and moral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299-02

0引言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利益观念、竞争观念、平等观念、自主观念、效率观念等崭新的思想观念开始形成。市场运行出现以物化结果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的规则。以“成败论英雄”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某一个经济组织或个人获得成绩的标准,金钱成为衡量事物的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标杆。由于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因思想不成熟,社会生活经验不丰富,使在这一变迁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1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为紧迫重要

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培育人才,首先要育好人。由于我国当前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不少问题,部分大学生存在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的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部分大学生有很强的成才愿望,但深究其成才动机的主导思想却是自我价值与自我奋斗,与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有较大差距。此外,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主动性差,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诚信缺失: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不讲诚信之人,并不鲜见。道德缺失:在个人行为举止方面,有些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文化教育方面的高素质与个人品德修养的低下形成强烈的反差,“才”高而“德”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在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天平上,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十分注重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裕。有的人甚至为了实现个人利益,不惜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在人生观上,认为人生就是实时的享乐,不必承担什么责任。培育未来人才,首先要培育出他们的“高尚品德”。但是,我国目前大学生出现了数量增长与整体修养素质下降的明显反差、道德素养缺失等现象与问题。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极为紧迫。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人民的积极影响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本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合法席位,为中国体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国际舞台,促进了中国体育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奥林匹克运动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开幕式上当大型电子屏幕现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宽大、好客、包容的文化尽在其中。而在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4亿青少年的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也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发展。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展示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这次奥运会,中国人更好地培养一种奋发向上的生活方式。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组长张英伟说,2008年是中国民族精神充分展现、国家意识进一步增强、人民素质大提升的一年。奥运是最生动、最具体、最现实、最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奥运会不是单纯为了体育竞技而竞技,其真正意图在于推广崇尚健康体魄和高尚品行的理念,同时学习发扬奥运精神,学习奥运健儿的勇于奉献,甘于寂寞,乐于付出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奥运精神,进一步激励青年学生参与竞争,胸怀抱负,热情奉献,开拓创新,当国民表率,做社会栋梁,关注祖国、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北京奥运的教育功能更是在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自强和文明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类的促进作用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提倡挑战他人、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运动。奥林匹克运动以文化为载体、以体育运动为手段,具有多种教育和文化娱乐的功能。奥林匹克运动强调教育的价值,不是以奥林匹克运动去推行竞技运动,而是把竞技运动纳入教育,进而把教育纳入人类文化和生活过程之中。通过参与奥林匹克运动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还可以培养人坚强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培养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团结,能够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境界。真正成功的人士并非是那些最聪明,学习最好的人。一个人要想成功,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毅力,自我成功的动机和团队合作的习惯,而这些在体育锻炼中可得到最有效的提升,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人的体魄、意志和精神,使人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充分发挥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最重要的活动,奥运会不是单纯为了体育竞技而竞技,其真正意图在于推广崇尚健康体魄和高尚品行的理念。奥林匹克不仅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而且教育和培养人的德性品质。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人民通过体育盛会实践美好理想、传播和平意愿、学习运用真善美理念的最好学校,它为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树立了一个公平对待、宽容学习、和平友好的样本,其宗旨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秩序的关怀和对真善美理念的追求。

4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追求自强、公正、宽容与和平的象征。将奥林匹克精神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它即成为一种人生的目标指南,成为一个人精神上的追求。在培育一个人才能之前,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出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大学生荣辱观意识的缺失在社会转型期,面对价值多元化的趋势,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有的大学生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至以耻为荣,荣辱颠倒。而奥林匹克不仅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教育和培养人的德性品质。奥林匹克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这不单单是对体育精神的一种诠释,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大学生要学习的,正是这种“自信、自强、自尊”的精神。自信心的缺乏,会使一个人丧失许多机会。奥林匹克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更快、更高、更强”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止步的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是人类的内在力量,也是人类的重要品质。现在大学生在优越坏境下怕吃苦头,受不了委屈,一点小挫折就心灰意冷,不知所措,心理素质较差。加强挫折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引导和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通过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来增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自觉性以培养出他们良好的职业素质、艰苦创业、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奥林匹克精神强调重在参与、不畏失败。重在参与的精神所产生的教育意义,使奥运选手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正确对待自己和对手,48岁的短跑女运动员奥蒂,已经参加了七届奥运会,始终和金牌无缘,但一直没有停止在跑道上所追逐的梦想。倔强、不服输的奥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作出了完美的诠释。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体育比赛中,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常工作中,日常学习中。这种精神也是人类自强不息、克服并战胜一切困难、自我觉悟的支柱。有许多运动员之所以取得了成功,靠得不仅仅是强壮的身体和丰富的经验,而是顽强的意志。缺乏经验、体不如人,但最终靠顽强的意志战胜对手的人不乏其数,带伤坚持到最后的运动员也比比皆是。北京奥运赛跆拳道场上,中华台北的跆拳道选手苏丽文在比赛中受伤还继续比赛,她用一条腿坚持到了最后一秒钟,虽然她输了比赛,但她顽强比赛赢得全场的掌声。苏丽文用她的行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含义。皮埃尔·德·顾拜旦坚韧不拔的精神比取得金牌更让人们感动。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是当代大学生的神圣使命。

5总结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它之所以长盛不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将人的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上升为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是主导体育运动与教育、人性、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的崇高精神。锻炼身体素质,磨练精神意志,坚定大学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到底的决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传播、发扬奥运精神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奥林匹克精神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营养,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与情操,使之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真正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树荫.奥林匹克精神之礼赞——写在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J].观察与思考,2008,15.

[2]田建国.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J].理论前沿,2000,06.

[3]洪海潇.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J].中国教师,2008,15.

[4]马柏平.奥运精神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08,07.

上一篇:浅析美军联合军官管理制度发展 下一篇:定点医院医保剔除医疗费用的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