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如何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时间:2022-10-28 01:26:40

素质教育如何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数学价值得以有效展示的平台。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进而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自主探究活动的构建

自主探究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被广泛推广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能够有效落实“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活动之一。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而使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促使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为了将课堂主体性归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引导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进行了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首先,引导学生思考:(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2)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中,如果满足其中的一个或者是两个条件,能够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吗?(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相等,能否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4)如果两个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能否判断两三角形全等?(5)如果两个三角形中对应角相等,能否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证明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先学后教活动的构建

先学后教模式是对于以往的先教后学模式而言的,它直接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从根本上将学生推向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而且,该模式的最大亮点就是使学生自主学习,进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在实施该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与学时间上的分配,切记追求形式上的相似,进而确保该模式能够高效地实现。本文以先学后教模式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为例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为高质量数学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学: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探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等等。并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总结整理出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表述?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后教: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以确保课堂效率的高效实现。同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先学后教”的过程。这样反复三次,可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当堂练环节:(1)已知O的半径为8 cm,如果一条直线和圆心O的距离为8 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

(2)已知O的半径为8 cm,如果一条直线和圆心O的距离为5 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

……

在先学后教结束之后,我们要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一来是为了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以确保先学后教模式构建的教学活动的价值;二来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进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活动之外,我们还可以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动手操作活动、具有生活化的情境活动以及游戏化的活动等等,这些教学活动的构建只要运用得恰当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具有“生机”的数学课堂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也为数学魅力的展示以及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杨斌.论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4(01).

上一篇:词块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教学情景的合理创建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