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货场向战略装车点的转型策略

时间:2022-10-28 10:25:28

浅析铁路货场向战略装车点的转型策略

摘要:为了解决铁路货运改革新形势下铁路货场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就铁路货场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实现自我转型问题进行研究,加以分析铁路货场发展现状、转型的迫切形势及重要意义,指出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铁路货场向战略装车点转型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货场;战略装车点;转型

引言

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与组织技术,现代物流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助推器。政策方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我过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铁路向来就是物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现代物流整体构架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铁路在国内外经营发展环境都发生深刻变革的情况下,面对我国市场化、国际化的加速发展以及和谐铁路建设的崭新形势,铁路在将货场发展为战略装车点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与探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和铁路部门不断加大和谐铁路建设的力度,特别是针对客货分线带来的运能即将充分释放的良机,货场应该考虑如何参与市场的激烈竞争,以更好地适应货运安全风险管理和货运组织改革需要,提高货运服务质量,拓展物流服务功能,一些具备条件的铁路货场应该积极向战略装车点转型,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铁路运输的良性发展。

一、铁路货场运作现状解析

(一)铁路货场空间发展概况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建设,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铁路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经济区域。铁路货场获得了逐步完善与发展,目前已经运作的铁路货场基本实现了覆盖全国的局面。就目前我国铁路货场的分布情况看,北方分布密度比较大,主要包括北京,天津等为中心的北部相关区域,而其他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相对分布广散且数量有限,尚不能构成完整的网络节点[1],铁路货场的分布与经济发展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反差。

(二)铁路货场营业水平概况

通过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铁路货场普遍规模不大,大都存在着集中化程度低问题,年货运量不到10万吨的货场占据了高达30.5%的比例。以年均货运量为例,2008年末全国铁路货场共计3321个,2008年货运总量为273932万吨,平均下来每个货场的年货运量仅为82万吨,超过90万吨的路局更是屈指可数,仅有太局和哈局等五个,货运量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不均的态势。

(三)铁路货场劣势分析

目前铁路货场普遍规模较小,并且布局相对分散,特别是由于较多数量的摘挂列车存在,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能力和生产效率,不利于运能的充分发挥。概况来讲,一是生产作业分散,二是作业人员冗杂,三是劳动生产率不高,四是设备利用率低,这些都违背了货物运输发展的快捷性目标,与现代物流的要求已经表现出了不符。因此,将那些功能齐全、规模较大、货源稳定、符合要求的货场积极转型为战略装车点,运用现代物流理论进行武装,拓展货场的综合服务职能,是未来货场发展的大方向,符合铁路政企分开和货运组织改革的战略部署。

二、货场向战略装车点转型的必要性

(一)货场转型的政策支持

铁道部于2006 年就印发了《关于结合“两整合、一建设”工作大力促进多元经营发展的通知》,要求各铁路局根据地方经济和本局实际情况,把加大战略装车点建设开发力度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形成全路性的网络布局[2]。

特别是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铁路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推进我国铁路实现科学发展,2011年,铁道部党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认真分析铁路面临形势任务的基础上,在对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进行了深入研究,出台了铁办[2011]48号《关于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完善项目开发机制。对于需要发挥铁路网络优势开发的项目要协调开发,由铁道部或铁路运输企业搭建经营开发平台,由铁路运输企业或非运输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统筹优化铁路场站和物流基地功能布局,推进专用线、专用铁路、物流基地等设施建设,拓展铁路货运服务功能。

(二)货场转型的意义

铁道部“两整合一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提出,要积极进行战略装车点的建设,针对那些具备条件的铁路货场,要积极进行改扩建成战略装车点,这对全国铁路货物运输和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是优化货运资源配置的迫切需要

加强货场向战略装车点的转型研究,可以解决一系列的相关问题,比如货场分布不合理等;有利于整合运力资源,促进铁路货运重载的更好更快发展。集中的装卸作业有利于装卸质量的提高,整合小业务量的货场还提升了装载加固的安全性;机车使用率的提高,可以节省大部分运输能力,从而降低运输成本;集中化管理可以强化路风源头管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尤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充分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能力,优化铁路货运系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2.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是货运组织水平得以提升的有效手段

货场转型为战略装车点后通过集中发货需求、货源、装车地和去向,优化组合了铁路运力资源,使得运输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通过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等手段,可以推动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直达化、重载化和快速化。装车点的优化可以实现铁路节约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能够有效增加货运收入,符合是铁路货运发展的总体方向。

3.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是充分释放铁路运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服务和服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这非同寻常的意义,有助于解决目前装车点规模偏小、布局不合理、运输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释放等一系列问题:有助于充分整合运力资源,挖掘运输生产潜能,进而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有助于发挥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适应铁路货运获得长足的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密切联系铁路与国家重点行业和企业间的协作,提升铁路保障重点运输方面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

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是铁路立足现实情况、放眼未来发展、实施高瞻远瞩性的战略发展规划,势必对以后的铁路运输组织方式和生产力布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的运作分析

(一)货场转型目标类型定位

结合货场目前运作的实际情况,实现战略装车点的转型,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自身类别,使得转型有的放矢。

1)以运输方向为依据,分为战略卸车点和战略装车点。

2)以投资主体为依据:分为铁路内部企业独营联营、铁路内外企业合资投建经营。

3)以服务对象划为依据,分为铁路内部运作需要和面向社会企业服务。

4)以货源聚拢方式为依据,分为公路的短途运输、货源产生地的传输带装车、港口的货物集散、铁路的货物集散。

5)以主营业务为依据:分为商贸基地、仓储服务、配送中心以及混合服务。

(二)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的硬性指标

作为铁路运输基础设施点,货场是铁路货运集疏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节点,在积极向战略装车点进行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方面的指标:

1)装卸线或专用线能整列装卸车,拥有大能力快速装卸、安全检测技术等装备;

2)必须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宗货源且该货源处于不断增长之中,原则上年发到量100万吨只多不少;

3)具备短途集疏运能力、干线能力、装卸能力的协调配套水平;

4)具备直通运输的信联闭条件、列检设施等;

5)要与地方的产业布局规划相符,同时促进铁路和地方经济发展。

(三)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的SWOT分析

主要是对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进行调查研究分析[3],正确认清形势,从而谋求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的正确途径。

1)优势分析(Strengths)。铁路货场一般拥有能够实现铁路规模运输的装卸搬运设备和系统,已经形成了点多线广的布局。一些优质的铁路货场已经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作业方式方法,具备较高的作业效率和较强的作业能力,具备战略装车点的基础条件。

2)劣势分析(Weaknesses)。从铁路货场经营业务结构看,目前大多数铁路货场服务方式单一,服务功能仍然不够完善,特别是当前部分从业人员对货场转型以及现代物流概念还缺乏充分的认识,市场竞争与经营意识不够,没有实现网络化运作,信息系统基础设施薄弱,而且成本投入很大。

3)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国家宏观政策环境给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国发〔2009〕8号《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导性的意见。铁道部在2006年就提出了在全路建设战略装车点的规划,铁道部运输局颁布的《关于全路建设战略装车点的指导意见》,对铁路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的遵循原则、规划建设、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做了一系列地指导。

4)威胁分析(Threats)。外部方面,国际物流公司已经涉足我国物流领域,由于他们起步较早,物流管理经验丰富,业务网点遍布全球各地,服务水平走在国际前列[4],这些都对铁路货场的发展构成一定威胁;内部方面,全国各大地方物流园区以及物流中心的快速建设成长,一定程度上争夺了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后所占据的物流市场份额。

四、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的对策

随着铁路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客货运输分线运行政策逐步得到落实,铁路货运能力会充分释放已成定论,这就给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契机。针对目前货场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前文具体实际分析,现将货场如何转型发展战略装车点做出如下对策。

(一)实行货场网络化运营

运用经济学上的规模效应理论,增强货场这一物流网络重要节点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货场的集疏运优势,实现运行机制的协调畅通和有序互动。同时,考虑到地区经济的发展实际,结合铁路整体的运力调整规划,充分优化货场的布局,进一步强化货源集疏能力,并开发适用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密切货物发送和到达货场之间的协作关系。特别是跨局合作中涉及到的货场部分,要发挥战略装车点优势,构建强强联合的策略,加深货场间合作的力度和广度,尽可能地开展实施作业服务标准化,针对不同路局间的“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体系产品设计合理方案,提升货物集中发送能力,完成对货物到达后的有序疏解,最终实现货场的全盘网络化经营。

(二)完善并拓展货场的功能

主营货物发送业务的货场,要有目的性的采取吸引货源的措施,一方面夯实基础业务,做好仓储服务,另一方面,应对市场个性、化全面化的物流需要,拓展货场功能,积极寻求联运和流通加工等外延业务。

主营货物到达业务的货场,要将物流服务的重点放在货物包装配送上,开展分拣、流通加工等业务,提高库存管理质量,考虑铁路通道实际情况和客户需求,做好“站到站”与“门到门”互相促进发展的物流方案设计,完善公铁联运网络节点,增强物流服务功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合作制造企业实现双赢

国发〔2009〕8号《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导性的意见。铁路货场要切实放下身子,深入到制造企业内部,以详实的调研分析,来制定合理的物流方案,加强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合作,做大做强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业务,将物流流程与制造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匹配,促进制造企业的运作效率,提升货场服务的含金量。同时,加大对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渗透力度,采购上设计规模采购、SCM、供应商信息管理等物流服务方案,生产上合理设计MRP、仓储管理、JIT、ERP等增值物流方案,销售上发挥货场网点多市场广的优势,开展终端配送、异地分拨、销售合作业务,最终实现铁路货场和制造企业双赢的局面。

(四)推动货场信息化进程

在现代物流理念的指引下,积极运用物流新技术,深入推进货场作业业务信息化和OA。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和物流手段,合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字识别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电子数据交换(EDI)、无线射频识别等,将货场信息系统和铁路主要生产信息系统后台数据进行连接,实现资源共享,提升铁路整体运作效率,提高对物流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建立货场与客户的信息共享机制,丰富运输管理内容,落实仓库管理质量,提高订单管理能力,推进货场物流服务功能的集成化管理进程,为货场网上受理奠定技术基础,最终提高全程服务的整体质量。

五、结论

本文针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中货场面临的实际威胁,侧重于货场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物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实现自我转型问题的研究,通过对铁路货场发展现状分析,指出了具备条件的货场向战略装车点转型的迫切形势及重要意义,详细分析货场转型战略装车点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结合铁路货场实际,给出了铁路货场向战略装车点转型的相关对策,从而实现货场适应货运组织改革需要、提高货运服务质量、拓展物流服务功能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伯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综合发展规划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2] 柴岳,匡敏.浅析铁路多经战略装车点的定位及发展对策[J].综合运输,2010.

[3] 李红艳,冯芬玲,张静,蓝丹.基于SWOT分析的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研究[J].铁道货运,2009.

[4] 李俊峰.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

上一篇: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分析 下一篇:数据挖掘技术在智能交通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