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八股文之学术价值探究

时间:2022-10-28 10:11:01

明清八股文之学术价值探究

作者简介:赵亚骐(1990-),男,河北省秦皇岛市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摘 要:古代的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制度,八股文一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不久就因其体制与封建制度的绝佳契合性被当权者纳入科举制考试的领域,并在明清之际进入鼎盛时期统治了文坛上百年,然而,由于封建制度的迅速败落,科举制度暴漏了很大的弊端,八股文则首当其冲,人们在唾骂科举制度害人的同时也理所应当的认为八股文也是十恶不赦的祸害,很多文人甚至羞于谈论八股文,许多著作论及此文体时也都是一笔带过,表示出很强的鄙视和厌恶,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当今大有人在,我认为我们应该抛开庸俗的学术态度,认真严谨的反思一下:八股文在中国文体发展史上有无扮演过重要角色?八股文是否曾经贵为“一代之绝艺”?八股文对华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否做出过巨大贡献?带着这些反思,我想大多数人还是能给八股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八股文;科举制;学术价值

多年以来,但凡一提到八股文,有关论著几乎是一片讨伐之声,而且其中不乏全盘否定之辈,在他们心目中的“八股文”是与“封建”、“迂腐”、“黑暗的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难免有种“咬牙切齿”的感受,他们有的竟认为八股之害甚于咸阳之郊!我想说,这对于八股文的评价是不甚准确的。笔者并没有为“明清之迂腐八股取士”翻案的意思。的确,八股文对明清两代文人的思想造成了禁锢的消极作用,造成了文坛的死气沉沉,这些我们都不否认,但是我们还是要秉承着一种客观的、历史的态度来包容古人,而不能用现在的观念去摆布历史、苛责古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历史的不完美,我们至少应该尊重当时文人的文学见解和文学现象,明白当时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绝艺,汉之文章、魏晋之书画、唐之律诗、宋之词、元之戏曲等都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学史上流光溢彩,千秋铭刻,好像一张张名片深深嵌入人们的脑海里。所以在此背景下,当时明朝人也在思索自己的历史定位,想找一种文学艺术为自己代言,可是诗词歌赋曲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已然进入了瓶颈期,它们在唐宋元时期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留给明人发挥的空间却是不多了,找来找去,他们找到了八股文,并把这种文体“精“到了极致。

我们以明代大文学家顾炎武为例,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与彦和甥书》中说:“万历以前八股之文可传于世者,不过二、三百篇耳,其间却无一字无来处”并希望其甥集门下士“先将正文字注解一、二十篇来….除事出《四书》不注外,其《五经》子史、古文句法,一一注之,如李善之注《文选》,方为合式。此可救近科杜撰不根之弊也。”从中我们不难看到顾氏对于这些“八股之文”的重视,竟要求如李善之注《文选》,此时的八股文内容充实、用典渊源,甚至“无字不有出处”,是值得正面评价的。而且,对于当时的“流弊”(即士子舍弃儒家经典原著一门心思的死记硬背那些所谓的“范文”),顾炎武无一字涉及文体八股对仗。相反,在断言这一格式“盖始于成化以后”,接着具体介绍明世宗嘉靖以前八股对仗的形成过程及破题、承题等作法。对这一文体,顾炎武不但未表示鄙弃反对,而且引《孟子》语,视之以“规矩”。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这时的八股文应该还是原原本本的文学,并没有和政治联系起来,所以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对此清人颇有体会,刘大说:“文章者,艺事之至精;而八比之文,又精之精者也。”姚鼐说:“经义之体,即高出词赋笺疏之上倍~千百”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至少在明前、中期的八股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是值得后人学习借鉴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当八股文作为考试科目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它就不再单纯的以文学的形式出现了,因为考试规范化是考试制度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通过科举选拔人才辅助皇帝治理国家,这是一种进步。在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中,要求应试者以作政论文的形式进行考察,目的就是考察读书人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一系列能力,以便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提高效率,因此,与考察诗词歌赋相比,八股文的兴盛无疑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谈八股而色变,我们很多人对于这种文体的误解和怀疑其实大多出于对它的不了解,以及受明清末年那个特殊的政治环境影响,老百姓受到的最直接的刺激则来自于两本脍炙人口的名著即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影响,其中深刻揭露的“吃人的科举制度和虚伪的礼教”,其中对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但是作为考试科目的八股文只不过是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他的一切运行模式都掌握在了当朝统治者的手里!同样的一把刀,既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如果误用刀杀了人,那总不是刀之过!八股文当初走向历史舞台,当然不是为了杀人。因此我们在批判八股文的时候能否给予他一点同情、一点理解呢?

八股文非但不是文化的糟粕、社会的毒草,反而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江山社稷的稳定、维护了士子文人平等接受教育公平参与考试的社会地位、继承和发扬了华夏几千年的优良文化传统。八股文由宋代经义发展而来,在其演变过程中,不断消化吸收古代大家写文章的经验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破、承、起、入等部分的要求和规范化使文章主旨突出、层次明确、逻辑严密,是考察文人士子基本功优劣的试金石。此外,八股文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士子的读书能力。八股文写作的内容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因此士子们一定要做到对这些经典的理解、背诵、烂熟于心。其实在科举制度下,人们从孩童时代就已经为以后的八股考试做了相应的准备,儒家的通俗读本如《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早已走进私塾学堂里,由于这些读物都是以韵语编成,又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故在孩童摇头晃脑间不知不觉已掌握了对偶、音韵、比兴等作八股文的必备要素,因此许多明清大家大儒之所以能够博闻强识、变通古今,都离不开孩提时代接受的早期八股启蒙教育的帮助。就这样,像唐代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一样,八股取士制度也使明清文章如雨后春笋般的蓬来,明清文章数量之多、大家之众、体类之繁、反映现实之深入,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这是公认的事实,所以,八股取士制度的贡献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被抹杀的,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去认知、去思考,作出最公正的判断。

当然,发展到中后期的八股文的确对读书人的思想造成了禁锢,对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发展不利,很多儒家经典,圣人的著作被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人们为了求取功名、利益不惜舍本逐末,所以晚明有人反思说:“今人之教子读书不过取科第耳,其于立身行己不问也,故子弟往往有登仕而贪虐恣睢者。彼其心以为幼之受苦楚,政治为今日耳,志得意满,不快其欲不止也。”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时的八股文已经超越了文学层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学,而变成一种政治的衍生物,其价值也大打折扣,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综上所述,对待八股文,我们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在对其批判、反思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作为“明代绝艺”的辉煌,学习八股文规范严谨、巧妙精致的部分,披沙拣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盲目否定,换八股文一个公正的评价。(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 顾炎武撰.华忱之点校.《顾亭林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 刘乾先.《八股文》.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3] 龚笃清.《八股文鉴赏》.长沙:岳麓书社,2006.

上一篇:论宗炳的“澄怀味象” 下一篇:从议会民主走向法西斯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