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添:要拍加强创作力的东西

时间:2022-10-28 09:06:20

叶锦添:要拍加强创作力的东西

Lili没有脉搏,却让每个人感受到她游丝般绵长的生命力。她可以游走于不同层次的时间与空间中,成为存在于过去与未来的不生不灭的生命记忆载体,带领人们去观照和重组自己生命中的记忆碎片

2013年6月22日,艺术家叶锦添(Timmy Yip)的《夢·渡·間》个人艺术展,在北京朝阳区草场地艺术区内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行。

引领人们进入叶锦添影像世界的向导,正是这次展览的唯一主角—一个塑料制成的数米高的年轻女性人体模特。在大厅中央的灯光下,这个模特背向观众,身着庸常衣饰,被帽衫墨镜遮挡着面孔,样貌模糊。

这个塑料的女体模特,有个音节简洁、含义模糊的名字:Lili。

现实与想象间的Lili

从墙上的照片中,观者会发现Lili无处不在。

餐厅里,她坐在一群人中间吃饭喝茶;她歪在房间的沙发上昏睡;夜晚,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她默默地坐在敞篷车里。她变换发型、服饰,有时候甚至。她的五官和体型既美丽又模糊不清。她就是每个观者希望她成为的样子。她就是一面意象的镜子—一个普通的、容易相处的伴侣。

以Lili身上虚实难辨的错位与空洞感作为开场白,通过200余幅摄影、装置及录像作品,渲染出变幻的多层空间—叶锦添就这样把观者引入他精心设计的“情绪场景”中。

叶锦添试图将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曝光在同一张底片上,他以毫无个体特征的Lili作为视觉落脚点,细腻地捕捉现实中的各种日常经验。画面中弥漫着难以言说的情怀,记忆以光影为载体冲撞流动。正如《夢·渡·間》艺术展策展人马克·霍尔本(Mark Holborn,下称霍尔本)的解读—

“我们都处于有形世界和想象的世界之间。Lili也徘徊在这二者之间。她填补了现实与记忆之间的鸿沟;她存在于有生命与无生命之间。”

叶氏特色的跨界尝试

叶锦添凭借他在电影及剧场舞台上,利用布景和服装构筑出强烈东方主义风格的“叶氏美学”而知名。但如果人们依然想从叶氏摄影作品中寻找到浓烈东方符号的话,可能会对这场风格前卫的个人摄影展感到意外。

自1987年第一次为吴宇森的电影《英雄本色》担任执行美术指导开始,经过电影《卧虎藏龙》的声名鹊起,叶锦添参与了多部电影、戏剧的美术、服装制作。而此次展览,是这位善于跨界创作的艺术家所进行的一次自我突破。

早期的Lili曾经在上海/北京/台北,以雕塑、装置艺术等方式出现。叶锦添承认,Lili的到来并没有任何有意识的规划。Lili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人物,而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样貌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明确的“虚拟人”。叶锦添这样评价他自己的《夢·渡·間》个展—

“这次不是普通的摄影展,是一次新的创作。雕塑、录像、装置艺术等等,之前我已经走过一遍。这次是要重新建立起一个Lili的世界。”

开发个人的内在潜能

在很多场合,叶锦添都说“一直觉得自己是摄影师”。他1980年代就读于香港工业学院(现简称港理大,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缩写PolyU),曾修过高级摄影专业课程。在《英雄本色》剧组出任执行美术指导的同时,叶锦添还在一家报刊的摄影专栏当记者。那时,叶锦添穿梭于摄制组之间,记录很多艺人银幕背后的一面。数万张摄影作品后面,是叶锦添对“艺术需要实践”这一理念的持守。

叶锦添说:“我希望拍摄对创作生命力有所加强的东西。我平时的项目都是大成本的,人多预算大,技术含量很高。但拍摄Lili很简单,随手就能拍。不用花什么钱,像是一条自由的生产线,不需要大场景就能有新作品。比如你把Lili放在胡同里,马上就能跟胡同产生对话。创作空间是海量的。”

在零束缚的创作空间里,叶锦添信马由缰地开发他个人的摄影热情,得到的作品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创作潜力。叶锦添这么形容创作Lili时源源不断的灵感:“我可能开发了某个内在的潜能,非常具有爆炸性的。”

“他知道必须放弃自己的部分爱好,特别是在为制作电影这样的集体行动而服务的时候。Lili某种程度上就是重新回归自己这一需要的产物。”霍尔本评论说。霍尔本是英国著名的艺术图书出版人,有着对东方艺术敏锐的感知力,被叶锦添“自我回归”的创作魅力所打动,而选择和叶一起将其作品呈现出来。

摄影记实也许是错觉

展览中,有一组作品的影像故事是Lili在台北的酒吧与一个搭讪的外国男人饮酒。她依然戴着墨镜,不动声色。男人的笑容,殷勤的动作以及两人的距离变化让画面充满戏剧性,柔和的灯光渲染出暧昧的情调。此时Lili皮肤的塑料光泽和球状关节接缝,与周遭的真实格格不入,却又仿佛“似非而是”,传递出梦境般的荒谬和造梦人默许的合理性。叶锦添用这一手法讲述了Lili的很多故事。

“摄影要求记录真实是不太可能的事。能记录真实也许是种错觉,因为真实是流动变化的……在拍摄过程中,我建立一种习惯,一直强调要尊重环境原来的模样,不受摄影这个行动所干涉。一方面,我需要在现场拍摄,一方面又不受现场禁锢。”

或许叶锦添的创作理念印证了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的看法—摄影从来不是为捕捉光影和画面而来,但它比任何描绘工具更能展现人内心与情感的真实性。用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1907~2003)的话说:“影像的本质完全在于外表,没有隐私,然而又比心底的思想更不可企及,更神秘;没有意义,却又召唤各种可能的奥义;不显露却又表露,同时在且不在,犹如美人鱼的诱惑。”

这个悖论是如此迷人:客观的真实被心灵的真实所替代,却无限接近于个体的客观。此时,画面的魅力来自个体创意和情境的营造,并与观者在心灵层面达到共鸣。摄影通过记录情感,延伸观者对世界的感知。

发明特别的摄影语言

“我想发明一种摄影语言。就像森山大道,他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拼贴。做展览的话,就把各种有趣的照片拼贴起来放在一起。”叶锦添说。

叶锦添用大量的照片,记录他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工作场景,还有旅行与生活中的点滴灵感。在《夢·渡·間》展览中,他选择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组织分属不同时空的题材。展区的一面墙上,挂满黑白照片,拼合成一部整体作品。“我发现了另外一种趣味。”叶锦添指着照片一张张辨认,“这是桂纶镁,这是李嘉欣,这是周迅,这是10年前的王祖贤……很多照片很久了,还有学生时代拍的。”说着,他突然露出狡黠的笑,指向一张模糊不清的人脸:“Lili也出现在这里。你能看出来她是假的吗?”

“多幅照片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里,大小比例是一样的。但时间点是错开的。当你看这些照片时,就像你在照镜子,人本身一成不变地固定在镜框的中心,周围的影像却一直在变。时间、空间都在流动。这就是我美学中的‘流白’。”叶锦添说,影像记录的都是拍摄者在过去生命中受触动的某个片刻,单纯的图像相加是不产生逻辑意义的。但情感的记录却是有意义的,这些不囿于时空刻度的情感,集体组成摄影者当下心灵储存的一部分。Lili就像一枚“滤镜”,帮助观者从嘈杂的具象实物中跳脱出来,进入创作者情感的领域。

“流白”是叶氏美学中反复出现的概念,也是叶锦添着力挖掘的中国美学特质。叶锦添对东方艺术精神的传承,并不局限于将传统艺术余晖中的符号进行复制堆砌,而是通过意向、禅境、气场,挖掘时代的情感价值。

这一次我选择了摄影

“我是个情感很丰富的人,需要很多方式来把这些情感释放出来。创作容纳了我的很多能量。”

吴宇森这样评价叶锦添:“获得奥斯卡奖的殊荣之后,他依然保有沉潜热情的心性,深切地与自我相处,与自然相融,对周遭的人/事/物,都能敏锐地接受与表达。”叶锦添的创作是感觉的艺术,许多时候他都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感受,然后付诸设计。每每能从精工细琢之中欣赏美的喜悦,从实体质感之中感触人性的温度。

谈到创作的源动力,叶锦添说,动力永远来自他对“人的情感”的思索。“我挑战的是现实本身。不是当代艺术用一个事件去表达某个想法。我更关注存在本身,就是人所面对的处境。我有良性的一面,希望找到人最后的希望和信仰。这是很积极的,但人不经过一个黑暗的过程就看不到真的自己。”

这一次,叶锦添选择了摄影。他希望通过影像中Lili这个虚拟人来催促人们从日常琐碎的裹挟中脱离出来,对纷扰的周遭事物重新审视,赋予真正的情感以价值,珍视那些曾被忽略的美好。

Lili没有脉搏,却让每个人感受到她游丝般绵长的生命力。她可以游走于不同层次的时间与空间中,成为存在于过去与未来的不生不灭的生命记忆载体,带领每个人去观照和重组自己生命中的记忆碎片。

“以前我做过很多,都不能让我心安下来。直到Lili。我慢慢觉得这个创作方法很舒服。我是一定要相信Lili,才能创作,人对我来说有可能就是她。同时通过Lili,把人的历史重走一遍。”叶锦添如是说。

上一篇:医学实验室中的微观影像 下一篇:机器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