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中挡土墙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28 08:40:12

路桥工程中挡土墙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文章在开始对于挡土墙的概述进行了初步的介绍,通过工作总结分成了路桥工程中挡土墙的施工,最后总结探讨了路桥工程中挡土墙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路桥工程,挡土墙,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施工工程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挡土墙设计关系到路桥工程中的施工质量而挡土墙景观设计直接影响道路和桥梁的景观效果。因此,设计方法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路桥工程中挡土墙景观设计水平。

二、挡土墙的概述

1、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由块石和毛石砌筑,它是靠本身的重力来抵御土压力,由于它的规划施工很方便,是因为选材简单而得到普遍的被运用。因为墙背倾角是大不相同的,按主动土压力的多少,重力式挡土墙易优先选用仰斜的挡土墙,竖直是其次选用,俯斜就很少应用。仰斜式的墙后填土较困难,用于护坡时较为合理,墙背竖直或俯斜式用于填方较省劲。重力式挡土墙的顶宽不宜小于500mm,底宽约为墙高的0.5~0.7倍,墙高较小且填土质量好的墙,初算时底宽可取墙高的0.5,墙底埋深应不小于500mm。重力式挡土墙的缺陷是当墙高超越6m时,要确保其安稳性,势必构成很大的体积,材料用量较多,不太经济。

2、悬臂式与扶臂式挡土墙

悬臂式与扶臂式挡土墙是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中最常用的两种方式,墙体本身的安稳性关键依托底板上的填土重量来确保,它们归于轻型规划。悬臂式挡土墙由立板与底板两有些构成,立板关键承受墙后的土压力与公开水压力,底板的内底板与外底板都是以立板底部为固定端的悬臂板,底板承受:地基反力、公开水浮托力、渗透压力、板上填土重和板自重等荷载。根据其受力特征及其立板、底板施工上的特征,联络工程阅历,挡土高度在8m以下时选用悬臂式挡土墙较为有利。扶臂式挡土墙在规划上比悬臂式挡土墙多一扶臂,受力条件与悬臂式基本共同,若挡土墙比拟高,扶臂式挡土墙所耗材料要比悬臂式为省,通常墙高在9~10m以上时,多选用这种方式。

三、路桥工程中挡土墙的施工

1、挡土墙根底施工

关于岩石地基,若发现岩层有孔洞、裂缝,应视裂缝的打开度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水玻璃或其他双液型浆液等浇注爆满;若基底岩层有外露脆弱夹层时,宜在墙趾前对此层做封面维护。基坑开挖开挖前,应做好场所临时排水办法,雨天坑内积水应随时排干。对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别是松软淤泥应全部予以铲除,并换以透水性和安稳性杰出的资料并夯实填至规划标高。

根底砌筑基坑完成后,按基底纵轴线联系横断面防地复验,确认方位、标高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根底砌筑,砌筑办法同墙身砌筑前,应将基底外表风化、松散土石铲除洁净;砌筑根底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根底,应先将基底外表清洁、湿润,再坐浆砌筑,这样可使第一层砌块与基底粘结结实,确保砌体与基底间的抗弯拉才能和抗剪才能;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关于土质基坑或风化软岩基坑,在旱季施工时,应于基坑挖至规划高程,立即满铺砌筑一层。

2、挡土墙墙身砌筑

(一)、坐浆法

坐浆法又称铺浆法,砌筑时先在基层砌面子上铺一层厚薄平均的砂浆,再压下砌块,凭仗砌块自重将砂浆压紧,并在灰缝上加以必要插捣和用力敲击,使砌块完整安稳在砂浆层上,直至灰缝表面呈现水膜。

(二)、抹浆法

用抹灰板载砌块面上用力涂上一层砂浆,尽量使之贴紧,然后将砌块压上,辅助以人工插捣或用力敲击,经过揉捏砂浆使灰缝平实。

(三)、挤浆法

归结坐浆法和抹浆法的砌筑方法。除基底为土质的第一层砌块外,每砌一块,均应先铺底浆再放砌块,然后经摆布悄悄揉动几下后,再轻击砌块,使灰缝砂浆被压实。在已砌筑好的砌块旁边面安砌时,应在相邻旁边面先抹砂浆,后砌石,并向下及旁边面用力揉捏砂浆,使灰缝挤实,砌体被贴紧。

(四)、灌浆法

把砌块分层程度铺放,每层高度平均,空地间填塞碎石,在其间灌以活动性较大的砂浆,边灌边捣实至砂浆不能进入砌体空地中止。

3、挡土墙墙背填料填筑

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填料填筑施工分为四个有些:填料选择、基底处置、填筑与压实以及压本质量操控。填料选择为确保挡土墙的正常运用和经济合理,墙背填料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从土压力原理动身,应选择内摩擦角大、容重小的填料,由于填料的内摩擦角愈大,主动土压力就愈小;而填料的容重愈大,主动土压力就愈大。基底处置挡土墙范围内的基底处置与通常路堤基底处置相似。运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压实;基底为犁地或松土时,应先根除有机土、栽培土,平整后停止压实,必要时,深犁地段应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再回填、整平、压实;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契合请求时,如软土层,应停止换填,换填深度不该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填筑与压实墙背填料的填筑,需待砌体砂浆强度抵达75%以上时,方可停止。正式填筑前,碾压机具和填料性质应停止压实实验,判定填料分层厚度及碾压遍数,以便正确地辅导施工。墙后回填要平均,摊铺要平整,并设不小于3%的横坡,逐层碾压夯实,不允许向墙背斜坡填筑。路肩挡土墙顶面标高应略低于路肩边沿标高2~3cm,挡土墙顶面做成与路肩共同的横斜度,以扫除路面水。墙背填料的压实作用应达到地点路基相应高度处的压实度。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地基承载力≥150KPa。

四、路桥工程中挡土墙景象规划办法

1、化高为低

关于土质较好,高差不大的台地尽可能不设挡土墙而按斜坡台地处置,以美化作为过渡;即使高差较大,放坡有困难的当地,也可以在其下部设置台阶式挡土墙,或于坡地上加做石砌连拱式法券,既确保了土坡安稳,空地地也便于美化,以坚持生态均衡,一同也降低了挡土墙高度,节约工程造价。

2、化整为零

高差较大的台地(通常在2m以上),挡土墙不宜一次砌成,以免构成过于宏大的整体圬工挡土墙,会发作压制感,因而宜化整为零,分红多阶的挡土墙构筑,中心下跌处设渠道美化,这样多层次设置的小挡土墙与原先设置的大挡土墙相比,不只解除了视觉上的宏大粗笨、生硬板滞感,并且挡土墙的断面也大大减小,美化有效地软化了墙面的硬质现象作用。

3、化大为小

在一些现象上有特殊请求的路段或工程中,高差较大时,可将挡土墙化大为小,使其外观由大变小,挡土墙的外观由大变小,整个墙体分红若干有些,辅以美化栽培,可以构成欣赏性很强的空间作用。

4、化陡为缓

由于人的视角所限,相同高度的挡土墙,对人发作的压制感巨细常常由于挡土墙界面到人眼的距离远近的不一样而不一样,倾斜式挡土墙可以使空间在视觉上变化开敞。把直立式挡土墙规划成斜面式,相同高度的挡土墙由于挡土墙界面到人眼的距离变远了,原本看不见的内容往常能看到,视界空间变得开敞了,环境也显得愈加明快了。

5、化直为曲

把挡土墙由直化曲,把直线条化成曲线,突出动态,愈加能吸收人的视野,给人以舒美的感受,视觉上开阔,更能突出关键现象。

6、化硬为软

砖、石、混凝土等砌块或饰面挡土墙,在视觉及心理上给人板滞、生硬、繁重、压制之感。若在其立面上停止美化处置,引进生物工程学方法或选用不一样原料质感对比、浮雕图画规划等办法,则可改良其原有现象作用,化硬为软,化单调为丰厚。

五、结束语

挡土墙景观设计方法关系到路桥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提高挡土墙景观设计要从细部着手,采用创新的设计方法,增强美感,是加强路桥工程质量重于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朝晖公路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卢丞公路挡土墙受力分析[J]山西建筑2010

[3]李志锋公路挡土墙施工技术及加固措施探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4]梁卓均,李达维,挡土墙的细部设计浅析[J];广东科技;2007

上一篇:建筑行业资质借用现象探讨 下一篇:沥青路面质量控制要点及路面病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