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三唑酮及6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测定

时间:2022-10-28 08:39:57

土壤中三唑酮及6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测定

摘 要:研究了原烟精选对提高烟叶等级质量、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研究表明:原烟精选可有效剔除青杂、霉变烟和和非烟物质,明显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明显降低造碎,提高烟叶资源利用率;原烟精选可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烟叶分选效率,节约用工成本。原烟精选能有效解决当前卷烟产量与片烟分选效率之间的矛盾,符合烟品牌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烟叶;精选;等级质量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23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selection of raw tobacco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obacco leaf and improving the labor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engthening the selection of original tobacco could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green miscellaneous, moldy tobacco and non tobacco material, and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tobacco grad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broken particles and improv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tobacco. Strengthening the selection of original tobacco can also simplif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obacco sorting and saving labor cost. Selection of original tobacco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cigarette production and tobacco sorting efficiency, and it conform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igarette br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tobacco; selection; grade quality

烟叶质量的稳定和均衡是卷烟质量稳定的基础[1-2]。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工商交接烟叶等级合格率不高。2012―2014年,全国烟叶工商交接烟叶等级抽检总体合格率分别为63.1%,62.0%,61.7%,远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80%的等级合格率的目标。工业企业采购的烟叶等级合格率不高,可用性降低,严重影响卷烟产品配方的稳定性[3-5]。目前,广西中烟对进入中高档卷烟配方的复烤片烟在投料前进行人工精选,对保障卷烟品质稳定和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在“真龙”品牌规模与结构提升与复烤片烟精选效率间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广西中烟积极推进原烟精选工作,并与复烤片烟精选进行对比,研究符合公司发展的烟叶精选模式,以期为公司的发展做好原料保障。

1 广西中烟工商交接烟叶等级质量状况分析

等级合格率是衡量烟叶等级质量的最常用指标[6]。由表1~表3可以看出:2012―2014年广西中烟工商交接烟叶抽检平均等级合格率为52.1%~64.3%,中、上部及上等烟合格率均在60%以下;2012和2014年广西中烟被国家局抽检工商交接烟叶平均等级合格率分别为63.7%和60.9%,等级合格率相对较低。工商交接烟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调拨烟叶混部位、混颜色、混副组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水分超限导致霉变、板结;含有塑料膜、尼龙绳(丝)、棉线、动物毛发等非烟物质。工商交接烟叶等级合格率低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烟农分级水平低、思想意识差;收购预检人员对等级把握不准确;有些评级员没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同程度地存在“人情烟”、“关系烟”等 [7-8]。

烟叶等级合格率低,烟叶质量参差不齐,若直接进行复烤加工,必然导致加工后烟叶均质性不高,不利于卷烟配方的稳定,不能满足卷烟特别是高档卷烟配方的原料要求。因此,必须对采购的烟叶进行精选,严控非烟物质,提高原料等级质量,以保证原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9-10]。

2 原烟精选的措施

以往,广西中烟在生产投料前进行复烤片烟精选,有效剔除烟梗,青、霉、变色烟及非烟物质,提高原料均质化,保障了卷烟品质稳定和安全。但复烤片烟精选经过了人工抖散、挑选和筛分等过程,分选效率低,原料造碎大,等级利用率低,造成高档原料的浪费,且醇化后的青、杂、白片烟相对于原烟等级质量难以区分,技能要求高。

为解决“真龙”卷烟规模、结构提升与复烤片烟分选效率间的矛盾,广西中烟自2013年开始推进原烟精选工作。根据产品配方的原料需求,精选过程中严把等级质量关,剔除青、霉、杂、污烟叶及非烟物质。对达到或接近本等级烟叶质量要求的烟叶定为,略低于本等级和混部位中质量较好的烟叶定为B片,品质因素低劣的青、杂烟叶及扎把烟定为C片。精选后原烟经打叶复烤、醇化后,在投料使用前不再精选。烟叶精选质量主要采取的保障措施如下。

2.1 加强组织管理和考核

加强与复烤企业沟通与协作,成立督促协调、质量监督、感官评吸3个小组,配合保障精选进度和质量。建立考核激励制度,对分选工及质检人员进行考核管理,优胜劣汰,奖罚分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精选队伍。

2.2 严格制定精选标准,规范精选流程

根据产品配方的原料需求,严格制定《原烟精选管理规范》、《原烟精选技术标准》和《烟叶精选方案》,规范精选流程,明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及选后烟叶的质量要求。按照《烤烟》[11]要求,严格控制精选后烟叶等级质量,杜绝一类杂物,二、三类杂物含量

2.3 加强烟叶分级技能培训

娴熟的分级技能是精选质量和效率的保障。精选过程中,做好公司原烟精选标准宣贯工作;根据配方的原料要求,制定精选实物样品,用于精选工人进行等级识别和质量监督过程,统一眼光;通过多种形式对质检人员和精选工人进行理论和实物系统培训,使他们全面了解烟叶分级理论,准确掌握烟叶各等级的分级因素、控制因素及验收规则,对易混的相关等级烟叶品质规定识别要点进行重点讲解培训,不断提高工人业务水平。

2.4 优化分选模式,严把精选质量关

推行“441”和“121”分选工序和4级质量控制模式。“441”即1名质检员管理4个分选小组,每个分选小组有4名分选人员;“121”指分选小组4名分选人员中技能偏低的1人负责松散烟叶并剔除青杂霉烟叶,技能稳定的2人进行挑选分级,技能较高的1人负责选后烟叶的送检及质量反馈。实行小组长复烤厂质检员原料部初检员技术中心复检员4级烟叶质量把关模式。通过合理分工和4级烟叶质量把关,确保选后的烟叶等级质量达到实物标准的要求。

3 原烟精选成效分析

3.1 原烟精选对青杂烟、霉烂烟和非烟物质的剔除效果

青杂烟、霉烂烟和非烟物质会严重影响烟叶吸食质量和安全性。原烟精选的首要任务是最大程度地剔除青杂烟、霉烂烟和非烟物质。由表4可知,2014年C3F原烟精选后,青杂烟、霉烂烟和非烟物质含量比精选前明显减少,提高了烟叶等级质量和安全性。

3.2 原烟精选对烟叶等级合格率的影响

工商交接烟叶混部位、混等级,特别是混低等级烟叶的现象较为普遍,烟叶可用性降低。原烟精选可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使不同等级烟叶在配方中各尽其用。从表5可以看出,各等级原烟精选后等级合格率从56.5%~59%提高到75.5%~78.1%,烟叶等级合格率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较好的均质性效果。

3.3 原烟精选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烟叶原料质量稳定是卷烟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保障。根据广西中烟配方人员的评吸结果(表6)可知,原烟精选后其吸食质量明显改善,香气质变好,香气量增加,杂气和刺激性降低,劲头趋于适中,余味更舒适。

3.4 原烟精选与复烤片烟精选选出率、分选效率对比

由表7可知:2014年精选片烟1 950 000.0 kg,年累选收原级烟占65.17%,造碎率为2.71%;精选原烟3 904 787.5 kg,选出占58.2%,造碎率为1.2%;原烟精选效率是片烟精选效率的7倍以上。可见,原烟精选可明显提高整体得烟率,减少造碎,明显提高烟叶分选效率,从而降低分选用工量,减少人工投入。

4 结论与讨论

原烟精选可有效剔除青杂烟、霉变烟和和非烟物质,明显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烟叶的吸食质量明显改善;相对于片烟精选,原烟精选烟叶等级质量更易把握,能充分挖掘可以使用的烟叶原料,明显降低造碎,提高烟叶资源利用率;原烟精选可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烟叶分选效率,节约用工成本。因此,原烟精选能有效解决当前卷烟产量与片烟分选效率之间的矛盾,符合广西中烟品牌发展的需要。

原烟精选可有效保证烟精选质量和效率,提高烟叶均质性和安全性,保障卷烟品质稳定,但势必造成工业企业成本的增加。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工商交接烟叶等级质量,还需要工商企业协同推进,从源头抓起。在稳步提高生产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烟农的分级水平和收购人员的业务素质,把好预检、收购和清选3个关口,严格按国家标准收购,严把调拨质量检验关,才能提高调拨烟叶等级质量,为卷烟工业提供质量稳定的优质原料。

参考文献:

[1]李清常,杨永霞,范黎,等.充分发挥标准化作用稳定烟叶质量[J].安徽农业通报,2009,15(20):37-39.

[2]邹阳,李俊,李文标,等.烟叶标准化生产在楚雄烟区的发展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5(34):389-392.

[3]许洪庆,王玉平,李淳.等级合格率对复烤烟叶质量影响研究初报[J].耕作与栽培,2012(2):17-20.

[4]杨尚明,韩中波,徐鹏,等.烟叶散叶收购方式对等级质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6):307-309.

[5]周泽庆.工商交接烟叶质量变异分析及其质量保障措施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6]吕良.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问题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5.

[7]杨志杰.龙岩市烤烟散叶收购等级质量管理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8]周治宝,邓懿,程谦,等.提高烟叶质量管理浅谈[J].宁夏农林科技,2012(12):209-211.

[9]齐永杰,李群岭,徐文兵,等.论烟叶中非烟物质的来源与控制[J].农业与技术,2015(13):189-191.

[10]郭晓玲.开源节流物尽其用――浅谈提高烟叶利用率的有效途径[J].现代物业,2013(6):32-3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烤烟:GB2635―199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上一篇: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网络强国的“巨轮”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