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学情”,“备学生”,向40分钟要效益

时间:2022-10-28 08:24:58

“知学情”,“备学生”,向40分钟要效益

摘要:“有效教学”顾名思义,是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因此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效教学显得十分必要。笔者通过拜读了《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上了解了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和核心取向,同时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本文就有效教学最关键的第一个步骤“精心了解学生学情”,谈谈自己平时教学中的的感受,旨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达成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情;备教材;备学生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改变无效、低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在教学岗位上的一名一线的青年教师,我也时常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到底是什么?是学生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是教师实现了所有的教学目标?二、如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呢?

在拜读了赵国忠老师的《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这本书后,我终于找到了困惑了我很久的问题的答案,这本书不仅回答了什么是有效教学,而且作者还举出了很多的课堂教学的案例和生动的实录片段,这种教学理论和课堂案例的有效结合,在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自我反思的空间,拓展了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思维。

美国教育家加涅说,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其本质在于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向40分钟要效益”,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无效劳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对所学知识真正的感兴趣,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是要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来,要回到每节课中来。因此课堂的40分钟的效益性就格外重要。《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一书在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有效教学最需要关注的细节、有效教学最关键的步骤、有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有效教学最核心的取向方面给出了有益的建议,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对在我们实施课堂教学时能把准确握住关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节课是否有效,教学步骤最关键,《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一书第一章有效教学最关键的步骤从十个方面分别做了生动的阐述,下面我就其中的一个方面“精心了解学生学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精选教育教学内容上,薛法根老师曾经说:“我赞成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学生还是不懂的,不讲,留到以后再讲。如此,就能筛选出真正需要教师精心教学的重要内容。”薛老师这段经典名言,虽说当时是用在精选教育教学内容上,实际上也体现了他了解学生学情的教学智慧,因为只有在了解了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才会做出正确教学内容的取舍。

一谈到教学步骤,大家想到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备课”,备课就是在上课之前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准备教具和最后形成教案的过程。在实际的备课中,了解学生这个环节却是往往被忽略的环节。有的教师自认为已经很了解学生了,只要和他提及学生的姓名,他能把那个学生的外貌长相,衣着打扮, 学习成绩,甚至星座血型都能一一说出来。这样的教师难道还算是不了解学生了吗?实际上了解学生不只是停留在这些方面,而是对学生学情的洞悉。学情是学生自身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特点、成长规律、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思维方法等诸多方面。只有在了解学情基础上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才是事半功倍的教育,才是迈向成功的教育。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的扉页中指出:“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备课的前提和关键不是首先备教材,备大纲,而是了解你所教的学生的学情。《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一书中提到,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应该做到“三了解”。一是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二是了解学生的生活常识;三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事了解学生原有的学科知识基础,即上课前首先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社呢,哪些基础知识还没有学好,哪些已有知识需要强化和拓展。因此教学的重难点自然而然的清晰起来,课堂上所要解决的教学任务也就会明确和集中起来。而那些脱离学生的学情,只对着教科书和教学大纲要求“冥思苦想”所撰写出来的教案实际是在闭门造车,这种情形要么会出现教师照本宣科,要么会出现滔滔不绝,教师自导自演,孤芳自赏,这样的教学都无法生亮点,从而有效教学也是大打折扣。

学生学习之间的层次差异问题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的问题。差异层次主要体现在三种层次上,基础好,基础中等和基础较差。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深浅难易,根据班级同学三种层次差异人数的分布,遵循班级学生的认知的规律通过合理的教学坡度的设计,循序渐进,既能引导学困生紧跟课堂,也能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以挑战,激活全体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钟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获。

当然,在了解学生的学情基础上的教学设计毕竟还是教师的预设,而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学生。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收信息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知识和信息,教师过于强调预设或过于追求生成都是不合理的。前者将课堂禁锢在死的教案上,课堂会缺乏生命的活力,后者容易信马由缰,往往达不成教学目标。因此,有效教学应该在二者中间寻求平衡,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成,及时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只有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合理调整,学生的思维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们的知识、技能才得以活化,身心得以发展、智力得以提高,能力得以形成。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日益受到各方面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怎样教,更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教学过程要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把新课程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行动中, 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情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备教材,备大纲,更重要的事要备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胸有成竹的走上讲台。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中学,安徽 宣城 242000)

上一篇:正确看待高中班干部管理的利与弊 下一篇:找准问题提升高校内地高中班大学生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