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设计唤醒高中生Word再学习的热情

时间:2022-10-28 06:31:03

用艺术设计唤醒高中生Word再学习的热情

摘要: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知识,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整个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由于反复学习了多次,高中生很容易对其厌倦。如何把Word的内容上出新意,对高中信息技术老师提出了挑战。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Word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艺术设计为切入点的创新性教学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Word教学;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40-0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普遍存在着内容重复问题,其中关于Word文字处理的内容,从小学开始学习,到高中阶段依然在讲授,而且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相差不大,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学生都是在同一软件平台下学习,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下降。Word在高中如何教才能让学生重拾初学时的热情呢?下面将介绍课堂上如何用一些简单有趣的艺术设计方法,唤醒高中生对Word再学习的热情。

一、课标要求与艺术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要求是:“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其中包含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第二层次,表达意图,要求高中生不仅会操作文字处理工具软件,还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理解和艺术加工。

以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为例,第四章第3节“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中提出第12届亚洲杯小组赛四分之一决赛的具体对阵形势有两种表达方式,如图1。

图1中的文本信息从结构图转变为图形化方式表达后,色彩变得更加丰富,给人留下更深刻难忘的印象,其实这就是一种融入艺术设计的优化表达方法。通过这种高层次的引导,必定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能让学生能快速产生共鸣,使其迫切需要再学习并希望自己也能将文本信息做出更“酷炫”的效果。

艺术设计融入Word教学中,不仅能符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达成课程教学目标,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Word艺术设计教学案例

Word教学中常以电子板报的设计作为典型的实践活动,它也是极具艺术设计性的教学活动。在电子板报制作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熟悉软件,感悟与理解人文内涵,还可以通过观察、想象、思考,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信息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创作能力。下面通过几个板报设计中的艺术设计案例来介绍高中Word的艺术设计教学。

案例1.“错落有致”的文字布局,如图2。

本来平淡“艺术设计”四个字,调整后立即充满动态感,这个技巧常用于板报设计的标题样式,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特效。而这样的改变只用了“字体”格式对话框。通过调整字体、字形、字号、字符位置(字体格式对话框字符间距位置)这几步即可完成。

字体格式,是小学阶段就已经要求掌握的内容,课堂上教师只要稍加演示,学生就能温故而知新,深刻体会到“操作之简,设计之妙”,从而激发学生对字体格式更深入的学习和探讨。这种兴趣和钻研精神还能迁移到“段落”、“边框和底纹”等Word常用功能的学习之中,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案例2.“相得益彰”的文字和图形组合,如图3。

图文混排是电子板报制作的基础知识,学生并不会陌生。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在艺术设计方面进行讲解,同时可以通过知识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例如:“图文并茂比单纯抽象的文字更能被大脑接受和记忆。在艺术设计中,这种手段被称为‘文字的视觉化’,通常用在VI设计中。”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视觉化”、“VI设计”这些关键词,自主地去探究和研究性学习。

案例3.“鬼斧神工”的层叠样式,如图4。

本例中演示了板报插画的制作。利用了“爆炸星形”、“椭圆形”、“矩形”三种自选图形,现在创造性地将它们自底向上按椭圆、爆炸星形、矩形次序层叠后,分别调整各个图形的边框和底纹,就能制作出卡通样式的一片草地。这是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想过的,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从掌握技术到创作艺术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创意激发,之后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得连老师都感到惊讶,比如有的学生会使用多个椭圆制作白云效果,一下就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这个案例涉及的是层叠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理解会延续到对Photoshop、音视频剪辑的学习上,影响非常深远。

通过这三个连Word 2000都可以做出效果的案例,可见艺术设计并不需要太多软件功能的支持,关键在于设计和创意。利用这种创造思维,更能培养学生能力,更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经验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用艺术设计唤醒高中生Word再学习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上要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重在积累。无论是Word操作技巧,还是艺术设计技巧,都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来积累。应该注意这种积累不仅是技术积累,而更多是技巧和创意的积累。教学从更新颖的例子出发,才能让学生更快提起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应多收集各种“妙招”和“创意”,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水平,还能为课堂准备教学素材和展示案例。

第二,分层递进。虽然对Word和设计技巧有了量的积累,但是忌将收集的所有技巧“填鸭式”地都在课堂上讲授。而应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习资料逐步推送到学生手里,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根据Word艺术设计课的特点,课堂任务可以分三个层次:“温习”、“借鉴”、“创新”。“温习”类的任务,注重Word基本操作知识的复习;“借鉴”类的任务,以观摩、鉴赏为主,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设计思维;“创新”类的任务,可以通过某个主题,以项目式、探究式进行带有研究性和创造性的作品制作活动,如电子板报设计、VI设计等。

第三,乐于分享。艺术设计的作品只有让他人认同,才更具价值。学生在分享中可以借鉴他人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习作积累更优质的教学素材,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创意和思维,使自己得到对艺术的感悟和对自身修养的提升。

四、结语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借助艺术设计来进行Word的教学,是符合新课标的,是受学生欢迎的。用艺术设计唤醒高中生Word再学习的热情的关键,就是利用艺术设计,去感悟、想象、创意和实践,老师和学生都乐在其中,相互得益。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这种“愉快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

[2]李艺.信息技术基础(必修)[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69-70.

[3]洪东忍.借助PPT的合并形状功能快速优化课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2):61-63.

[4]刘峰.谈如何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J].才智,2014,(36):109.

Using Art Design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Word

SU Guang

(The 36th Senior High School of Nanning,Guangxi,Nanning,Guangxi 530001,China)

Abstract:Throughout from the primary school to the high school,each stag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all have the basic operation knowledge of the text editor Word. Because of studying them again and again,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easy to tire of it. How to teach the Word by some new ideas,it is a challenge of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 Base on the practice of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innovative methods in teaching the Word with the art design.

Key words: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Word teaching;art design

上一篇:《果树育种学(各论)》实验教学优化与实践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