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法隐喻中的预设

时间:2022-10-28 05:58:29

浅谈语法隐喻中的预设

摘 要:“语法隐喻”中,曾经表达动态过程的表达式被浓缩为预设,作为人们交际信息的前提。本文认为,预设的研究应从语用着手,且只有先经过由非语言形式触发的预设才能谈及其他。通过从关联理论和格赖斯理论等角度对预设问题进行分析,认识到语法隐喻通过形式变换产生新的意义,只有在新的意义产生之后才能构建出预设,作为人们交际的已知信息背景。

关键词:层次间的张力;语用推理;交际背景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07-02

一、引言

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首次提出“语法隐喻”概念。他认为语法隐喻是用一种语法形式代替另一种以表达既定意义的语言现象,在此过程中,曾经的动态过程被凝结为隐喻式中的预设,作为人们的交际背景。

弗雷格的“预设”指话语有意义的前提,即语句中专名要有相应指称。但面对生活中经常有意义地使用无指称的专名,“预设”便陷入困境。本文旨在通过对预设理论及语法隐喻的分析,探讨语法隐喻中的预设。

二、语法隐喻与意义的构建

韩礼德认为语言是一个由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话语意义层构成的三层次符号系统;这三个层次之间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语言系统层次间的这种体现方式分为一致式和非一致式两种。

一致式是表达式在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次意义相一致;非一致式即通过使语法形式发生变异,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意义间发生偏离,语法隐喻由此产生。如例(1):

a.Two months after his mother died in 1921, he and Clementine lost their daughter. She was three years old. They loved her.

b.In 1921, the death of his mother was followed two months later by the 1oss of his and Clementine’s beloved three- year- old daughter.

例句(a)共涉及四个过程(died, lost, was, loved),表达式与客观世界呈现最为直接的关系,因而称“一致式”。在(b)中,形式与意义间的直接对应关系被取消,(a)中表示过程的动词表达式经过转换为名词,成为过程的参与者(died-death, lost-loss, loved-beloved),因而称为“隐喻式”。

韩礼德认为词汇隐喻是从一个词素来体现不同的意义,因而是“自下而上”的;而语法隐喻是从同一种意义由不同形式来体现的,因而是“自下而上”的;两种隐喻构成词汇语法层上的连续体且位于其两端,一致式处于其间。然而,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分析仅集中于形式上的差异,忽略了语义层次上真正的转义现象。Derew ianka强调:“一致式是一种语义简单体,体现的是单项语义特征选择;而隐喻式是一种语义复合体,体现的是多项语义特征选择。”Ravelli指出语法隐喻概念不仅仅体现了形式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语义特征,是一种复合语义(何伟,2008)。

可见,语法隐喻并非体现在词汇语法层上表达同一意义的形式变体,而是体现在词汇语法层上表达复合语义选择结果的一种形式兼意义的变体。因而,语法隐喻的主要特征并非形式上的偏离与变异,而是通过词汇语法层上的转换形成一种张力,并将这种张力体现在语义层次上的意义复合性。这一阐述更符合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原则:选择即意义。如Ravelli和Derew ianka认为,语法隐喻的产生取决于对语义特征的选择,选择单项语义特征,体现形式就是一致式;选择多项语义特征,体现形式则为隐喻式。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各家论断,何伟总结语法隐喻的三个特征:层次间的紧张性、形式的转换性和语义的复合性。此处或许能看到认知隐喻的影子,尽管人们始终强调二者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作为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从源概念出发,经过映射域达到目标概念的映射过程。如“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隐喻,即由“金钱”一词所具涵义通过映射域投射到目标概念“时间”上,二者由于相似性被联系,由于差异性产生的张力达到隐喻效果。与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概念极为相似之处在于,二者均建立于表达式在语言系统中的同一层面上(前者词汇层面,后者语法层面)发生变异;而未体现出“层次间”张力。

罗兰·巴特曾提出,能指与所指凝结成作为音义结合体的符号,符号经过度使用僵化为又一层次的能指,这时需要新的所指与之凝结以获得新义。第二阶段被称为“神话”。隐喻是神话阶段的产物。因此“时间”这一符号被抛弃原义后冠以新义(金钱的性质),这正体现了“层次间”的张力。实际上,与其说我们发现了“时间”与“金钱”间的相似,倒不如说通过差异性产生的张力建立了二者间的相似性,以此达到对“时间”的新的认识。因此,不论认知隐喻还是语法隐喻,都“不是被用来机械地反映一定的意义, 而是同时被用来积极地建构意义”(何伟,2008)。

三、作为交际背景的预设

一致式转换为隐喻式后,一致式中的动态过程所含信息并未消失,而是浓缩成隐喻式中的预设作为交际背景。(1a)到(1b)的过程,(1b)若要有意义,须以“Both his mother and daughter died”这一事实作为前提,这前提即语句的预设。

预设分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语义预设是:语句A预设语句B(或语句B是语句A的预设),当且仅当:A蕴涵B,且非A蕴涵B。斯塔纳克提出语用预设的定义:一个命题B是说话者在某一语境中的语用预设,当且仅当说话者假定或相信B,假定或相信他的听话者假定或相信B,并且假定或相信他的听话者认识到他有这些假定或相信。

格赖斯理论下的非自然意义包括明说和蕴涵。明说属语义范畴,指由真值条件所决定的那部分意义,表述者表述内容取决于语词和语句本身涵义;蕴涵是真值条件无法决定的那部分意义,属语用范畴。格赖斯认为,句子只有具有明确的真值条件后才能经由推理得出会话涵义;然而,没有通过语用知识来解决指称确定、歧义等问题,是无法确定明说的,此即列文森所说的“格赖斯循环”。的确,只有先从语用着手,通过说者的意向,才能得知语句所表达的涵义。

上一篇:浅述油画语言 下一篇:论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