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掌握记叙线索

时间:2022-10-28 05:30:30

记叙文阅读之掌握记叙线索

【阅读前言】

线索是贯穿记叙文的思路或脉络,它把文中的人物或事件有机地连缀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以人物为线索、以事物为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作品人物或作者的感情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等。寻找线索的方法包括:研读文章的标题与首尾段、注意各段中反复出现的事物、分析文中议论或抒情的语句、筛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词句等。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木屐声声

陈海民

不久前,乡下的朋友邀请我们几个好友到他家的槟榔园玩,说是让大家放松一下。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们只能艰难地行走。路过一个村庄时,我看见几个老人围坐在大榕树下。这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穿着一双简单的木屐走了过来;他脱下木屐,在榕树的树根上敲打了几下,黄黄的泥土立刻从木屐的底部掉落下来。这不禁让我浮想联翩,勾起我童年美好的回忆……

童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时段,而最令我难忘的就是用木料制作的鞋―――木屐鞋。这木制的拖鞋,在万宁,不论是城里的居民,还是农村的村民,均叫“木屐”为“三仔”。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万宁城乡的居民,不论春夏秋冬,木屐是一年四季都得穿的;而且,男的穿,女的穿,老的穿,少的穿,就是最爱讲究打扮的青年人也得穿。不管春夏秋冬,在市区里热闹的大街小巷上,木屐响声一片,真像那优美的竹竿舞声。木屐的特点是宽大、光滑、秀气、养脚。走起路来,有的人走出“嚯、嚯”的脚步声,有人走出“啪嗒、啪嗒”的脚步声;尤其是夜深人静时,脚步声好远好远就能听到。赶夜路时,“嚯、嚯”的脚步声还能给我壮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木屐曾是我们最好的“玩伴”。那时候,我们经常是三五成群地走在一起,用力跺脚,木屐响声一片……

制作木屐也是很有讲究的,最常见的是用自行车外胎和汽车内胎做鞋面。过去,农历逢“四”是万城的“集市日”,民间称为“发牛坡”。“发牛坡”时,万城的市面上都有木屐卖。木匠或村民利用农闲季节,特别是下雨天,便动手制作,“发牛坡”时就用箩筐挑到万城去卖。我家的老爷子在万城当干部,因而我们的木屐全是表哥和外婆做的。表哥很聪明,动手制作木屐的能力很强。我看过他做木屐:锯、刨、锉、砂,一气呵成,最后把带子一钉,三下五除二,转眼工夫,一双木屐就做好了,既漂亮又大气。如今,木屐已销声匿迹了,它似乎也与我渐行渐远。前些年,我在一家超市的货架上曾见过各种式样的木屐,但一双木屐却要卖二三百元,贵的还要上千元,它转身已变成了有钱人的装饰品……

在朋友家的槟榔园,我深深地吮吸着槟榔花的芳香。然而,那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他那双简单的木屐却一直在我的心中游荡,挥之不去,拂之还来。我想,木屐已在流逝的岁月中沉淀了,只有它那“啪嗒、啪嗒”的“旋律”还会回响在岁月的长河里,回荡在人们的记忆里。

(选自《海南日报》2011年4月4日,有删改)

【专项训练】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作者的心情随“木屐”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浮想联翩

解题思路:本文以“木屐”为线索,叙写了“我”去乡下朋友家的槟榔园里玩时看到一位老人的木屐所引发的回忆。这类题目很常见,主要在于考查同学们把握作者情感脉络的能力。

【拓展练习】

2.文章的第三段写了木屐制作的方法等方面,这是否偏离了文章的题目“木屐声声”?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看法。

解题思路:记叙线索是指把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一条脉络,而文章第三段看似与线索无关,但结合上下文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这部分内容并非信笔而来,而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3.本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去乡下朋友家的槟榔园游玩的事情,那为何又要以“木屐声声”为题目呢?

解题思路:回答这类问题,同学们可从文章的背景等角度去思考,也可以从写作内容、作者情感等因素综合作答。

上一篇:深圳市老年人牙周病患病调查分析 下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