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时间:2022-10-28 04:51:36

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教育面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培养创新型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题。人的创造能力是全面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作为数学学科,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笔者就此谈谈自已的教学体会。

一、良好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民主的环境,鼓励学生课前将定理公式推导出来,对重要例题自己分析、解答,并找出与老师、教科书上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启迪、引导学生思维、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的讨论。对学生的想法中合理成分肯定,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讨论空气,并且帮助学生表达清楚。切忌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想法。这样一来,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百家争鸣的氛围,而且使学生萌发独到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培养了学生个性思维。思维就是人理性认识的过程。思维可分为:常规思维和逆向思维。数学课本中的逆运算、否命题等都涉及到思维的逆向性,在数学解题中,通常是从已知到结论的思维方式,然而有些数学总是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则比较困难,有时甚至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多注意定理、公式、规律性例题的逆用,往往可以使问题简化,经常性地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逆向思维是高中数学发展学生个性思维的途径之一

逆向思维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入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是创造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思维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过程。课堂教学结果表明:许多学生之所以处于低层次的学习水平,有一个重要因素,即逆向思维能力薄弱,习惯于常规学习公式、定理等并加以死记套用,缺乏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开拓精神。因此,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可改变其思维结构,培养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和双向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而自然地从正面思维转到逆向思维的能力,正是数学能力增强的一种标志。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务必加强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塑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行数学教材往往注重正向思维而淡化了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数学基本方法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当一个问题用一种方法解决不了时,常转换思维方向,可进行反面思考,从而提高逆向思维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仅对提高解题能力有益,更重要的是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开拓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品性,提高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及提高思维能力和整体素质。

三、质疑和独立思考是训练学生个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围绕着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出路,解决问题这一大致过程来获得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基本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和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这些素质的形成需要学生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善于进行质疑并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教育无疑就具有这样的培养功能,它对学生这些素质的发展负有重要的职责,数学教育对这些素质的发展不需要划出特定的可是去专门教授,或是时时处处提及它们。因为数学学习本身就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创造很多方法与机会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当学生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鼓励他们采用探索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和独立思考,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不是采用“告诉”的方式,让学生面临一个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讲复合命题P且Q判断这一节时这样引入:

在上网聊QQ是,如果我的QQ号码是14630193,密码是918527,命题P为:QQ号码是14630193,命题Q:密码是918527,大家都知道只有同时输入正确的号码和密码时才能进入聊天室,即P且Q为真必须由命题P和命题Q同时为真来确定,而其中一个为假即为假命题。

当然,在一堂课中,不仅在新课导入阶段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要想方设法不断进行质疑创新,使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活动,也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力才会提高,才会体验到学习的兴趣。

四、高中数学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开发学生个性思维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这一环节。在课堂中学生“练习”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补充,它是促进学生深化认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个性思維的重要环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有着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它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根据学生知识背景和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设计精巧实用的练习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设计练习题,引导、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整理归纳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问题,应用数学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价值,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上一篇:层流手术室的使用与维护 下一篇:孝感市中医院院长张双斌谈市中医院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