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项目对高校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启示

时间:2022-10-28 02:11:56

田径运动项目对高校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启示

作者简介:羊芳(1993-),女,汉族,甘肃临夏人,研究生。

杜学工(1967-),男,汉族,陕西延安人,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摘 要:田径运动能有效地促进身体健康和提高身体素质,被认为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能为更好的参加其他项目打下坚实地基础。同时,田径运动也能够完整地展现现当代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又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超越自我、超越对手的成功体验。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大学生参与田径运动项目的现状做了调查与分析,并详细调查了大学生参与田径运动项目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田径比赛操作简便、灵活,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社会适应能力。在各大高校开设田径课程,能够很好的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田径运动;大学生;认知能力

前言

田径运动是世界上最为普及并易于开展、推广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它是由田赛、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其中田赛是以竞赛的高度和远度计量成绩的竞技活动,它包括: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以及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等项目;径赛是以竞赛的距离和时间计量成绩的竞技活动,它包括:竞走、短距离跑、中长距离跑、接力跑以及跨栏跑和障碍跑等项目;全能又是以参加比赛后各项的积分多少计量成绩的竞技活动,它包括:男子十项、七项全能,女子七项全能等。

田径运动是一种综合性的体育比赛项目,它的参加人数多、规模大,它包括了人的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方式,因此,很容易被高校大学生接受和掌握。

1、认知能力的内涵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和思维等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

2、体育运动对人类知觉、记忆、注意和思维的影响

2.1体育运动对人类知觉的影响。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认识。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在于静止;而就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认为人的生命在于运动。所以,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同一个对象时,他们的理解是不同的,知觉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就像对于同样的一组阿拉伯数字,从事音乐的人倾向于将它理解为乐谱,而经常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的人则会联想成比赛跑道。

2.2体育运动对人类记忆的影响。记忆(memory)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人对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事物,对体验过的情感以及从事过的行为和动作总是或多或少地、不同程度地以映像的形式保留在头脑中,根据生活和实践活动的需要,即使这些事物不在眼前出现,也会重新显现出来。参加各项体育运动的人即使长时间不运动,再度运动时也并不会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对各项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战术并没有忘记。但是,对于精细的动作,如果长时间不进行练习,则会变得生疏和笨拙。

2.3体育运动对人类注意的影响。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刺激物的指向与集中,即个体在某一瞬间其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视另外一些对象。在刚开始被某项体育运动吸引时,由于对该项目不了解、不感兴趣,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一个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项运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并熟练掌握该项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战术,对其产生兴趣后,慢慢意识到了参与该项运动的重要性,并开始坚持长期参与该项体育运动的训练。

2.4体育运动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是密切相关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人在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有的简单,有的复杂,都需要通过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名参赛队员,竞争对手发球的技术、进攻时的战术能力、接球时的反应能力、对手的耐力以及团队的协作能力等都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为了避免比赛中出现失误,参赛队员应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

3、田径运动对高校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

田径运动在中小学、大学开展得最为普及,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召开运动会时的主要项目。田径运动能全面发展当今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1调动高校大学生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是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它有三种表现,即脑电唤醒(刺激使脑电出现去同步化的低压快波)、行为唤醒(非麻醉动物唤醒时伴随着行为变化)和植物性唤醒(较高水平刺激时的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大学生在参加比赛前,需要调动他们的身体和心理能量,使自己处于适度的生理性激活,达到一定的唤醒水平。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持觉醒状态都有一定的作用,它为大学生注意的保持与集中,以及意识状态提供了能量。

3.2磨练高校大学生的意志。田径运动中有许多长距离的项目,如女子3000米竞走、男子10000米跑等,这些长距离的比赛项目是对大学生体能、意志与决心的严酷考验。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能、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决心,才可能长期坚持锻炼并完成这些运动项目的比赛。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加重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培养高校大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3.3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田径运动比赛中,由于用远度和高度衡量田赛成绩,径赛又有精确的时间计时,因此,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参赛队员之间的分毫之差,即可分出胜负。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比赛项目,让大学生学会通过刻苦努力地训练,提高他们的实力,最终战胜参赛对手。同时,参加各种比赛项目也能使大学生学会正确理解竞争,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只有战胜自我,超越别人,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4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协作精神。虽然田径运动项目中大多数比赛项目都是个人项目,但也有如:女子4x100米接力跑和男子4x400米接力跑等这种集体比赛项目。接力跑项目除了要求每一位运动员都具有极佳的奔跑速度之外,同时还要求运动员之间能够密切地配合、协作。通过参加田径各项目之间的比赛,来增加各高校与高校间学生的友谊,也能进一步加强现当代大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4、总结与建议

4.1总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终身体育是随着终身教育理论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思想,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人类自身发展与完善的需要。大学生活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大学生正处于由学校步入社会的转型时期,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大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有引导作用。

学生参与各项田径运动项目,可以改善他们神经系统的功能、活跃他们的思维、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会使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而经常参加田径运动,能够让大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好的学习效率。通过参加各项田径运动,能够激发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责任感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4.2建议。(1)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田径运动比赛项目,结合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坚持经常持久地运动。(2)把所了解的田径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到体育锻炼实践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健身习惯。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孟毅骁.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 金河岩.学校教育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4)56-89

[3] 王亚琼.运动竞赛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88-89

[4] 刘淑慧.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125-127

[5] .学校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61-77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网络文献检索能力实证研究 下一篇:虚拟试穿与消费者在线购买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