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乒乓球体育赛事开展类型的选择

时间:2022-10-07 08:44:33

试论乒乓球体育赛事开展类型的选择

作者简介:荀阳(1990-),男,汉族,山西霍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体育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体育产业方向。

体育赛事按照影响范围和开展规模,可以大体分为区域性赛事和广泛性赛事。选择正确的体育赛事开展类型,对于推动该运动项目的发展,全面发挥其经济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乒乓球体育赛事开展,本文从与乒乓球赛事相关的四个体育赛事特征出发,结合乒乓球运动自身特点,对乒乓球体育赛事开展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并对该项目到底适合于发展区域性赛事还是广泛性赛事做出简要判断。

一、影响乒乓球体育赛事开展类型选择的赛事特征

第一,聚集性特征。体育赛事项目具有高度的聚集性,在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聚集,形成特有的集合效应。这种短时间内的集合效应是体育赛事对举办地产生综合影响的根源,也是判断体育赛事开展类型选择的重要依据。

第二,体验性特征。体育赛事是一种“体验经济”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在体育赛事现场,对于体育赛事消费者来说,体育赛事消费是一种娱乐消费,是一种诉诸服务业的体验经济方式。正因为体育赛事的这一特征,使得很多体育运动迷对观看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乐此不疲,这也是促进体育赛事举办地旅游业、给举办地带来新资金的关键所在。

第三,外部性特征。所谓外部性是指一定的经济行为对外部的影响,从而造成私人(企业或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相偏离的现象,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在判断乒乓球赛事适合于开展那种体育赛事的时候,除了正外部性带来的拉动效应,还要充分考虑到体育赛事开展的负外部性,从而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估。

第四,综合性特征。现阶段,对举办地来说,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活动,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大汇集。由于举办体育赛事需要调动大量的行业和相关产业协同运作,因此,在探讨乒乓球比赛开展类型时,要全面分析体育赛事对举办地影响的综合性,同时还要多方面评估硬件设施和体育赛事经济商业氛围,以及赛事文化氛围对赛事举办产生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通过合理的规划,才有可能实现体育赛事作用的最大化。

根据这四项评估体育赛事开展的特征以及乒乓球的运动特点综合来看,本文认为,乒乓球运动并不适合开展成为广泛性体育赛事,而应该以我国作为区域限定,发展成为区域性体育赛事,具体分析如下。

二、乒乓球赛事不适合开展为广泛性体育赛事的原因分析

第一,乒乓球缺乏当今世界流行体育项目的基本特征。

与当今世界职业化程度高、流行范围广的体育项目相比,乒乓球运动在自身运动特点上劣势明显。乒乓球不但球小,而且技术动作非常精细,现场观众很难通过比赛捕捉到球员动作技术的细微变化和精髓。除此之外,乒乓球运动场地狭小、隔网对抗局限、上场人数限制等其他项目自身特点,基本都不利用观众现场欣赏,也不太利用电视转播。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决定了乒乓球赛事相较于其他世界职业体育流行项目体验性特征不足,因此很难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欢迎和流行的体育大众项目。

第二,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失衡。

回顾世界乒乓球竞技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乒乓球运动除了发展初期在世界各地竞相蓬勃发展外,从1981年中国首次囊括世乒赛七项冠军开始,时至今日,在世界乒坛中中国的领先局面已到了难以撼动的地步。而和中国的新人辈出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其他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几乎可以用“可怜”来形容。

除了乒乓球人口和投入的减少,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愿意关注乒乓球的人数也在逐渐减少。除了乒乓球运动自身缺乏娱乐精神和中国队长期制霸造成的观赏性下降,还有其他热门体育赛事项目带来的巨大冲击,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使得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乒乓球运动越来越受到冷遇。

第三,乒乓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存在认同矛盾。

当前,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文化区域对于乒乓球文化的认识仍然相差甚远,这是乒乓球文化国际传播的主要瓶颈之一。在乒乓球的发源地英国,乒乓球项目只流行于娱乐场所,而非专业领域。而在美国,乒乓球至今也从没被当做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更多是看做一项游戏。可见,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中对于乒乓球运动文化的看法仍停留在游戏娱乐阶段。这种经济商业氛围的缺乏和体育赛事文化的缺失,使得乒乓球赛事的综合性特征受到严重的影响,难以发挥广泛性赛事所应有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

因此,上述三点原因综合来看,乒乓球体育赛事并不适合开展具有广泛影响的广泛性体育赛事。相反地,经过在我国几十年的发展沉淀,乒乓球运动却十分适合在我国范围内开展区域性赛事。

三、乒乓球赛事适合在我国范围内开展为区域性体育赛事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总体看,乒乓球运动本身的运动项目特点符合国人的需求。

乒乓球运动能够在中国维持兴盛,和乒乓球运动自身的特征符合我国国情需求是分不开的。首先,乒乓球运动的参与主体广泛、娱乐性强,从少年到老年,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参与。其次,乒乓球运动器材和场地易得,不但可以满足各种层次的运动员需求,还可满足在我国各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开展体育活动的需求。再次,乒乓球运动具有文明性,在比赛过程中,乒乓球更考验运动员的技术、意志品质和智慧,重视的是个人内在的修养,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相一致。

由于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发展的独特运动项目特点,使得在我国范围内开展乒乓球赛事将具备更好的聚集性和外部性特征,在赛事举办期间能够带来聚集经济和正外部性的正面效应,从而更好的发挥乒乓球赛事的作用,达到预期的赛事举办效果。

第二,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具有极高的竞技水平。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优势项目,在全国体育部门和财政的支持下,教练员和现役运动员都能够专心于乒乓球训练,这种优良的训练条件和政策支持使得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员选手素质一直处于世界霸主地位。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我国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素质优秀的后备人才。高水平的现役乒乓球运动员和充足的后备人才,保障了我国开展区域性乒乓球赛事的高质量,提升了观众们的体验性,这会极大程度的刺激观众对于乒乓球赛事的观赏热情,对于成功的开办我国乒乓球赛事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作为蕴含中国特色文化的体育项目,它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仍然有着世界上最为广泛的乒乓球群众基础,大众参与乒乓球锻炼的比率相当高。这些大量的乒乓球参与者在我国乒乓球赛事举办期间,会形成数量庞大的人流,作为赛事经济活动的基础,人流的大量汇集会使得乒乓球赛事的经济效益得到很明显的提升。

第四,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形成的独特文化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认可度。

乒乓球运动一直是我国引以为傲的一项小球运动,在长久发展中所形成的乒乓球文化,其内涵的集体主义精神更是我国体育文化思想的精髓。长期形成的“乒乓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运动员不懈奋斗,这种为国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更是在广大人民群众间有着强烈的共鸣。我国的这种乒乓球文化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于乒乓球运动的认可程度,这对于乒乓球赛事发展的经济商业氛围软环境建设的提升作用是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做到的。

四、结论

综合上述正反两方面分析,本文认为,乒乓球运动并不适合开展世界范围的广泛性体育赛事,而是应该以我国为区域限定,更多的开展区域性体育赛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乒乓球赛事的自身特点,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张林,黄海燕.体育赛事事前评估[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2] 李荣芝.乒乓球运动的历史演进及跨文化传播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3] 胡羽泽.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不平衡的思考[J].科技风,2015,7

[4] 李凤华.北京市社区乒乓球赛事组织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4)

上一篇:国外农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启示 下一篇:高校大学生网络文献检索能力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