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22-10-27 08:58:35

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职业发展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存在实效性有待提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为课程体系构建缺乏全局观、课程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对接、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缺乏内在统一性。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要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并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整合、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总结了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余明(1980- ),女,广东高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曾璇(1976- ),女,广东龙川人,华南农业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李国章(1969- ),男,广东阳江人,华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3CZ00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126-02

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两者是相互联动的。一方面,就业市场需求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导向和标准;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以结果导向的思维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最重要的实施途径,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果。

200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教学。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同时,该文件在附件中制定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旨在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高校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不少的尝试和摸索。

一、存在问题

笔者2009年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向大一新生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率98.7%,有效率为94.6%。之后于2011年、2012年分别向文科类专业和理科类专业学生发放“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课程效果问卷,其中2011年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率为89.4%,有效率为84.6%;2012年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率为85.2%,有效率为79.5%。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我国高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课程的实效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课程对学生的后续影响力不高。以华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2009年已经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为必修课,近三年,针对我校大一新生所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0%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职业决策能力,68%的学生认为听课后让自己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并已着手开展大学生生涯设计。然而,到了大二文科学生、大三理科学生接受完“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课程,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33.91%的学生坚持朝着规划目标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可归纳为: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就业市场需求;大部分任课教师工作经历局限在高校,难于帮助学生对其他就业单位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教学方式局限于课堂授课,缺少实践教学、课外拓展的平台支持,难于从实践中巩固提升。当前,我国不少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也存在类似问题。

2.高校内部对课程认同度不高。当前,很多高校开设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仅是执行教育部有关的政策,应付有关的评比或督查。而高校内部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对课程的认可度不高,认为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大:从学科背景来看,与普通专业课程的“知识性”不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属于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没有对口的学科依托,在当下崇尚“学术渊源”的教育生态圈里,给教育管理部门“非正规军”的印象,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作用不大。从教学队伍来看,任课教师多为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副书记和学校就业管理部门老师而非专业教师,对教学工作不熟悉,缺乏教学经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具有高度的“经验型”特征,但任课教师多数缺乏相关行业、职业、应聘、招聘的“实战经验”,在对学生传授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知识、经验时,其指导作用有限。

二、原因分析

对于我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对其他高校该门课程发展情况的了解,将造成学生、高校内部对这门课程认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四点:

1.课程体系构建缺乏全局观。高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配套的成长成才资源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些课程、资源合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专业人才。教育部要求高校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旨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然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高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实践教育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依靠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一门课程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具备全局一体化的视野,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课程间、学校各资源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不同课程、资源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因果关系,有效整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但当前很多高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缺乏这样的全局观。

2.课程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对接。每所高校都会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指挥棒。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帮助学生成长为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专业人才。然而,人才的培养是多样性的,如果适合于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放到研究型人才的教学中,则无法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但当前,很多高校在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时,仅依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到的课程目标设计开发课程,没有根据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开发设计适用性高的课程体系,导致课程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对接。

3.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目标是促使大学生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最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如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则无法实现课程目标。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在该门课程开设前,并没有全面深入地调查就业市场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具体要求,进而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素质要求,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重点,具体分析本校学生共性特征确定教学难点,最终导致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

4.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缺乏内在统一性。要促进高校毕业就业,既要强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专业教育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方面,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做出基于行业背景、专业特色和个人特征的学业、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业、职业规划又指导自己更具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课学习,结合学科专业教育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然而,当前很多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没有与专业教育建立起这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没有意识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两者的内在统一性。

三、对策建议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正面临着课程实效性有待提高的瓶颈。要突破课程实效性这一瓶颈,高校必须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基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结果思维导向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1.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高校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研究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有效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实现学业、职业规划,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发挥课程穿针引线的作用,注重帮助学生理解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实践教育、校内外成长成才配套资源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理解这些课程、资源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因果关系,引导学生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学业、职业,并根据规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修读相关课程,并有效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助力自己实现规划目标。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稳定从业、健康发展职业为课程教学理念,以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培养内容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个环节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将校内外所有资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和安排。其中,理论教学是基本环节,旨在树立意识、传授知识、学习技能;实践教学是关键环节,通过课程内配套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践中,提升生涯管理能力和就业能力;素质拓展是后续环节,是学生经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根据自己的学业、职业规划目标,在大学期间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

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但必须涵盖课程的主要内容: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指导。需要强调的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是战略设计,指导学生在了解自我、职业特性、社会环境基础上,做出职业生涯、学业生涯规划,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达到教学目标;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是战术实施,指导学生如何基于自己职业、学业规划采取科学有效的行动,并根据行动结果修正自己的职业学业规划,最终成为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使得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得到实现,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首先通过理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间、配套资源的逻辑关系,它们与规划目标的因果关系,但它更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环节对学生的后续影响,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环节中更有针对性地整合利用资源助力自己成长成才。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指导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沟通、促进、协调发展的整体。

2.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实施途径。高校可从就业市场需求、学校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课程参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质量评估等多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思考如何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第一,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高校的产品是毕业生,毕业生是否符合就业市场需求决定其职业发展。高校要不断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及行业协会建议,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目标、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衔接并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同时,帮助任课教师深入了解行业、企业、职业相关情况,积累“实战经验”。例如,可以通过“走出去”,定期组织各专业系主任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前往用人单位交流学习,走访行业协会;通过“请进来”,召开行业交流会、招聘会以及现场问卷调查等方式加深对就业市场的了解。

第二,调查在校学生情况,研究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针对性。掌握各专业学生的群体特征,有利于任课教师上课前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生共性特征,调整教学重点、难点。因此,课程管理部门可提前对各专业的教学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目前状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异,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的共性与特性,并将问卷结果提前反馈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则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重点及难点,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及教学质量。

第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方面,充分发挥教学队伍中骨干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专业科研、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活动;多渠道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原学历背景优势,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行业、职业的理解。在学生方面,采取贯穿大学生涯的“全程化”考核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执行规划的行动力。例如,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以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形式考核其学业、职业规划的科学性、实现目标途径的可行性;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指导,侧重考核学生是否根据规划采取有效行动,有无根据行动结果反馈修正学业、职业规划。

第四,整合开拓校内外资源,搭建实践平台拓宽学生视野,提升职业素养。课程需要的配套资源都分布在学校不同部门和社会中,一个统筹协调的课程管理部门负责课程建设是整合开拓校内外资源的基本保障。高校可设立相应的教研室,由教研室负责课程开发、建设及管理;并协调高校各部门,整合校内资源、开拓校外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为个人的生涯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并为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及素质拓展环节搭建优秀的素质拓展、实践平台,为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提供条件保障。

第五,构建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促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构建“用人单位、学生、任课教师、教学管理部门四位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目标本位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全面评价课程的价值和效果,以评促改,为课程规划、课程目标、内容的改进,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使课程教学更符合就业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最终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和长远发展。只有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就业市场需求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稳定从业、健康发展职业。

[参考文献]

[1]黄天贵,肖和平.就业导向背景下素质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2).

[2]倪伟,陈波,尤吴晶,等.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

[3]赵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

[4]郑涛,杨丽雪.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2).

上一篇:互动式教学法在“刑事诉讼法”课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手绘训练在设计教学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