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

时间:2022-10-27 08:33:20

财经媒体预测性报道失灵现象浅析

财经媒体每天都在向受众提供预测性报道,如“明日股市涨跌”、“高房价还能挺多久”等。然而,许多报道经受不住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所预测的事情并未发生或结果大相径庭,“失灵”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失灵”,轻则损害了媒体的声誉,重则误导受众造成投资和经营损失,甚至引起市场的波动和混乱。如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财经媒体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财经预测报道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预测性报道是对虽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判断的报道形式,它着重对事件的未来前景和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科学预测。除具有普通新闻的特征外,还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前瞻性:它是在新闻事实发生之前发出的预先报道,通过对新闻“生长点”的分析、推理,以前瞻性思维预测事物发展的动向和前景,比普通新闻的“时效”、“快捷”更胜一筹。

导向性:它预示了未来或隐或显的风险或机会,提醒人们早作准备、趋利避害,能够引导受众情绪,指导受众行为。

不确定性:“预测是指对不确定的或不知道的事件作出叙述。在多数情况下,这些事件都是未来事件。”①由于存在着诸多变数,使得预测性报道的“准事实”不一定会变成事实,甚至变成“失实”。

因此,对一个未来事件的预测性报道可能产生三种结果:一是预测的信息非常准确;二是预测的信息大部分与事实相符;三是预测的信息绝大部分与事实不符。在这三种结果中,第一种结果是理想情况;第二种结果较多出现,它们都能给受众创造不同程度的价值;第三种结果则会给受众带来损失。

所以,财经预测报道的价值取向是准确性、可靠性和及时性。“准确”使预测产生价值,“可靠”使预测可信并提高精度,“及时”使预测发挥最大效用。

导致财经预测报道失灵的原因

出现在财经媒体上的预测,实质是人对经济现象、经济事件的一种分析。这个“人”,可能是记者或编辑,可能是官员或专家,也可能是分析师或企业高管。他们对预测对象是否全面了解,掌握的资料是否准确、完整,选用的预测方法是否得当,分析判断是否正确等,都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因为有人的意志参与,还受事先难以了解的因素影响,经济现象、经济事件未来的发展容易发生变化,对其预测难以总是正确的,预测报道也容易发生失灵。这对媒体的“把关能力”是一个挑战。

中国的财经媒体新闻实践不长,理论构建不足。笔者经过数年的跟踪分析,发现预测性报道常因下列原因导致失灵――

“传播失灵”:由于财经媒体“把关人”与“经济人”角色之间的冲突、称职财经记者的短缺、大批“采编人员+股民”的存在以及相关法规、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了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扭曲、预测失实、错误解读、捕风捉影、误导受众等诸多问题的发生。

“市场失灵”:2010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受欧债危机恶化和扩散、新股扩容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股指连续下跌不止,一时丧失了投资、价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这期间,许多媒体根据以往经验,多次作出“价值凸显”、“市场大底”等预测性报道。投资者据此进场,结果是屡买屡套、屡战屡败,损失惨重。市场失灵导致预测性报道的失灵。

“政策失灵”:政策失灵指的是“一项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或结果偏离了政策制定者实际预想的目标,并给政策对象造成了始料不及的负面影响”。②政策失灵同样会造成预测性报道的失灵。例如2005年以来,全国城市房价一直在涨,“一线城市”甚至翻番有余。在这期间,媒体预言房价即将下跌、崩溃的言论不绝于耳,然而却一次次失灵,想买房而未买的人都后悔不迭。2010年4月和10月,政府两度出重拳,遏制需求,打击投机,提高购房门槛。于是,预言房价将下跌30%甚至50%的报道再次见诸媒体,然而房价依然在涨,至今并未真正掉头。对此现象,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重指出: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央企投资制度、完善信息、地方不再以经济建设而以民生为中心、给富人开放更多投资渠道,才是房价回归正常的正道;而这不是祈祷和“科学”预测能实现的。③

“机构失灵”:研究机构所出报告作为专业人士的分析判断,理应公正、专业和可靠,普通投资者也将其作为投资的“风向标”。但2011年券商研报可谓乱象丛生,从中国宝安“石墨矿”事件到宁波联合“被锑矿”,从中信证券的“天价榨菜”事件到渤海证券“专业补脑残”的雷人研报,一个赛一个不靠谱儿,有的明显是机构与机构或上市公司相勾结,引诱中小投资者上当的圈套。

财经预测出现在媒体上,不论是出自记者、编辑之手,还是专家、分析师之口,受众通常把它视为媒体的报道。“失灵”现象的多样性和动因的复杂性提醒媒体人,不仅要时刻保持“把关人”的审慎,还要提升防范“失灵”的“内功”。

科学预测,努力减少“失灵”

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部分报道的预测结果不准确就否定这种报道的作用,也不要以“预测不可能总是正确的”为由轻率地去做这种报道。负责任的财经媒体应该全面分析其中的成败因素,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健全报道管理制度,加强采编人才队伍建设,从而向广大受众提供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性报道。

同时,预测性报道体现了财经媒体的见识水平和解释力,是媒体争取受众、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利器。媒体从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也应倾力破解“失灵”难题,提高预测性报道的准确性。

1.要做“分析大师”,莫当“算命先生”

分析师和算命先生都做预测:一个是科学预测,运用多种工具和模型指点江山;一个是虚假预测,毫无理论依据的信口胡诌。预测性报道准确与否,人是关键因素。新闻实践也表明,大量不合格的记者充斥在财经报道第一线,是造成报道失准的重要原因。

财经记者应该成为一名“分析大师”,至少是一名“分析师”。财经报道专业性强,经济预测又是一项集多门学科知识于一体的智力活儿,对记者有着更高的专业要求。记者只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深入思考和长期积累,掌握先进的推断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形成对事件发展前景的推断力和观察力,才能对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作用机制作出科学的分析,对经济过程及其各要素的变动趋势作出客观的描述,从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轨迹作出科学的判断或预见。

2.多些规律意识,少些主观臆测

经济规律规定着市场的功能发挥并决定其发展方向,是科学预测的基础。采编人员增强规律意识,能够有效地防范预测性报道的失灵。如运用“经济发展模式相似性”的规律,推测出股票的行情暴跌,可能预示着经济危机将要发生;股票行情看好,价格上升,预示着经济可能进入复苏或高涨阶段,从而对经济发展的方向作出正确的预测。资本市场波诡云谲,采编人员仅凭主观猜测,容易误入歧途。

3.把握四个要素,避免误测乱判

预测性报道一般从概括过去和现实情况入手,进入对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分析,再到对未来经济态势作出判断,最后提出实现未来目标的条件或可行措施。整个过程包含了四个基本要素,即信息、方法、分析和判断。采编人员把握好这些要素,才能避免误测乱判,做到预之有理、测之有据。

信息的采集要坚持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确保信源的可靠和内容的可信。常被政府部门和企业“辟谣”的报道,其信息来源多为道听途说、“坊间传闻”或“某官员的某句话”,造成市场和价格的大幅波动。

目前的财经预测报道大多采用个人经验和专家权威意见这两种模式,有快捷、直观等长处,又往往因个体经验、知识、修养的局限以及利益关系等,显得主观性过强而客观性、科学性不足,造成报道的不准确。经济预测的方法有300多种,可为新闻报道直接采用的有十多种,而选择恰当的预测方法,可获得受众更多的信任。

财经预测的分析判断要有充足的依据、要有说服力的解释,以消除受众因“信息的落差”而形成的不信任或误读。

4.力求独到见解,切忌“人云亦云”

预测性报道工作有个“连锁失灵”的现象,即一家媒体的财经预测不准确,其他媒体也跟着犯错。这与媒体相互“扒稿”有关,也与采编人员“抄袭”他人的预测结论密不可分,如房价一致看跌却在涨、股市一致看涨却下跌等。市场往往在人们看法一致时发生逆转,各地、各个阶段的经济情况也千差万别,各种经济现象都有易变性,采编人员制作预测性报道时,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深入思考、全面分析,坚持独立判断。

5.有误差要坦诚,不纠正失人心

财经预测仅是对未来经济状态所作的一种估计,不容易做到全部准确。重要的是,当发现报道的预测有误时,媒体应该行动起来,及时通过连续报道最大程度地予以纠正;对重大预测误差,媒体必须向受众解释清楚所测之事为何没有发生、什么原因导致了预测失误。有人认为,这样做媒体声誉会受损。其实不然。现在央视财经频道主持证券节目的左安龙,此前曾在多家地方电视台主持过这类节目。善于分析判断的他,所作股市预测也有多次失误,但能“知错就改”、解释道歉,坦诚成为其主持风格,深受观众青睐。媒体闻错不纠或文过饰非,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受众。

财经媒体是经济社会的望者,切实破解“失灵”的难题,向广大受众及时提供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性报道,对更好地履行媒体的职责和使命,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和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英】威廉・格・沙里文:《预测未来》,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②汤敏轩:《公共政策失灵:政策分析的一个新领域》,《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12期

③《王福重:科学预测房价下跌》,《上海证券报》,2010年12月9日

(作者单位:华人时刊杂志社)

上一篇:在特别报道部当特别编辑 下一篇:领导干部需提高新闻素养和应用媒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