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7 05:42:30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 :国家要创新,教育要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解放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亲自去实践,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教师更要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长期被束缚的创新思维得以释放。

关键词:思想政治 创新能力 解放思想 实践活动 教师观念

一、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的伟大号召,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造就一支宏大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

二十一世纪的政治教育要围绕创新教育这个中心,在中学阶段要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教育的主流,正如教育学家所言,人人都有创造性,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但是真正成为天才发明家的只是少数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行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甚至我国还严重存在着压制学生创造性的现象。学生创造力和全面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全面的文化科学素质是基础,而创造力是核心。实际上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地实践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国家要创新,教育要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更要创新。2002年河北省政治中考开始实行(即开卷考试与开放性试题)改革,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附: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在实践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的能力,对能力的考查要以学生所学知识内容为载体或背景,注意考查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多角度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适当设置一定的探究开放题,以考查探究和创新的能力。――摘自河北省2007年思想品德中考考试说明。)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1、解放思想是学生创新的前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目前,一些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不要对学生管得太多、太死,以免束缚学生的手脚,甚至禁锢学生的思想,使他们不会思考,不会动手,不会实践,不会创新。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听(听讲、听录音)、看(看黑板、看幻灯片等)、想(想问题)、写(写笔记)、说(说答题思路或讨论结果),多种活动交替进行,使学生的眼、耳、脑、手、口等多种感官彻底解放,共同发挥作用。

2、实践活动是学生创新的基础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是检验创新的标准。创新是实践的成果,是实践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就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没有实践,就无法创新。没有创新,实践就只能原地踏步。因此,我们要创新,就必须勇于实践,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解放,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得到解放。要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我在教学《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时,我将学生分成蓝天、白云、碧水、青山四个小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我们周边环境状况、资源形势、有哪些污染或破坏环境和浪费或破坏资源的现象,为保护环境你们小组做了什么或准备怎样做……环保小组的活动成果令我大感意外:每个小组都非常认真地进行了调查,尤其是他们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一切更是令我感动。有的小组把易拉罐制成笔筒、装饰品,有的小组绘制了环境被破坏的漫画,有的小组拟写了保护环境的倡议书,有的小组制作了废旧电池收集箱,有的小组写了许多宣传标语……真没想到孩子们小小的头脑竟潜藏着无数的智慧。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们更有了创新的激情。

3、教师观念转变是学生创新的保证

中小学教育教学,不仅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事物)是什么样的,知道世界(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还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怎样才能更美好,使之成为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

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重教轻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课堂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抽象、难学难懂,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成为学生的负担和压力。严重的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活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政治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做到“三个少,三个多”,即少一点灌输验证多一点启发探讨,少一点指责压制多一点宽容引导,少一点包办限制多一点激励创新。教师应改变怕学生听不懂,不厌其烦讲解灌输的做法,多启发多指导;教师也不应总是扳着面孔训人,把学生压制得大气都不敢出,这不利于学生思考,不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更不利于学生质疑和标新立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也不应对学生包办限制,在教学中对学生过分扶持、溺爱,就会产生“虎不搏羊”的现象,遇到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

三、民族进步、国家兴旺需要师生共同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只有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政治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的挑战,大胆改革,勇于突破,善于创新,以负责的精神、务实的作风、高昂的姿态,投身到素质教育的熔炉中去。青少年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要敢于突破传统,挑战权威,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企业大学的存续策略研究 下一篇:古诗类别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