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滨东地区宝龙殿三合屯一带金有色金属成矿预测

时间:2022-08-14 09:07:29

黑龙江省滨东地区宝龙殿三合屯一带金有色金属成矿预测

摘要 :本文对黑龙江省滨东地区宝龙殿――三合屯一带金有色金属成矿预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金有色金属 地质条件 .成矿区预测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小兴安岭―松嫩地块与老爷岭地块接壤地带,张广才岭―太平岭边缘隆起带南西缘,依舒断裂东侧。区域上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二叠系上统、侏罗系,侵入岩则广泛分布,主要有张广才岭期、华力西晚期、燕山早期及燕山中期岩体;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

1成矿地质条件

1.1区域地质特征

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张广才岭群新兴组、红光组,一面坡群固安屯组、额头山组,总体呈北东向展布。二叠系上统五道岭组,呈零星不规则状及长条带状分布。侏罗系下统南楼山组、二浪河组、中统太安屯组、侏罗系上统帽儿山组,总体东西向展布,多呈不规则状覆盖在侵入岩体之上。

区内侵入岩分布较广泛,。以岩基产出的花岗岩类为主,另有呈岩株产出的超基性、基入体,亦有少量脉岩产出。

区内出露的侵入体主要有晚元古代、华力西晚期、印支晚期、燕山期的岩体,另有少量脉岩出露。

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其次为褶皱构造。断裂有冲河断裂、三家子东西向断裂、三合屯-苇河断裂、大顶子山断裂、沙河断裂、苇河断裂,褶皱构造为贾家店向斜。

区内为伊春-延寿成矿带南段,矿化点分布较多,主要有新村铁矿点、宝龙殿砂金矿点、三家子砂金矿点、三合屯银金矿点、榆林银铅锌矿化点等。

1.2地球化学特征

上元古界额头山组的特征为地层中Au、Cu、Mo低于黎氏值,Sb接近黎氏值,Ag、Pb、Zn、As、Bi高于黎氏值16倍。其中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变质流纹岩中Au、Ag、Zn、As元素平均含量均较高,该组地层中Ag、Cu、Zn、As、Bi变异系数均大于1,富集趋势较明显;上元古界固安屯组的特征为该组地层中Au、Cu低于黎氏值,Mo接近黎氏值,而Ag、Pb、Zn、As、Sb、Bi高于黎氏值1~15倍。其中变质砂岩中Au、Ag、Cu、Pb、Zn、As、Sb、Bi、Mo含量最高。地层中Au、Ag、Cu、Zn、As、Sb、Bi、Mo离散程度较大,变异系数在1~2之间,属强分异型元素,存在局部富集,有利于成矿;中侏罗统天平屯组地层的特征为该地层中Au、Cu低于黎氏值,Zn、Mo接近黎氏值,而Ag、As、Sb、Bi高于黎氏值1~12倍;上侏罗统帽儿山组地层特征为该地层中Au、Cu、Mo低于黎氏值,Ag、Pb、Zn、Bi接近黎氏值,而As、Sb高于黎氏值1~4倍。

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为:中生代燕山早期侵入岩主要岩性为正长花岗岩、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其元素含量与黎氏值比较,Au、Cu低于黎氏值,Pb、Zn、Mo、Bi接近黎氏值,Ag、As、Sb则高于黎氏值。其中Cu、As、Mo变异系数均大于1,表明这几种元素有富集趋势;中生代印支晚期侵入岩体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斑状花岗岩组成。其元素含量与黎氏值比较,Au、Cu、Mo低于黎氏值,Pb、Zn接近黎氏值,Ag、As、Sb、Bi则高于黎氏值;古生代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其元素含量Au、Cu、Zn、Mo低于维氏值,Ag、Pb、Sb、Bi接近黎氏值,As高于黎氏值;万元古代侵入岩由花岗岩、辉石角闪岩组成,其元素含量中,Au、Cu、Mo低于黎氏值,Zn、Bi接近黎氏值,Ag、Pb、As、Sb则高于黎氏值。其中Au、Ag、Cu、Pb、As、Sb元素变异系数在1~4.6之间,富集趋势明显。

2.成矿区预测

2.1成矿远景预测区的划分原则

Ⅰ级成矿远景区:Ⅰ级成矿远景区主要以能反映区内已知矿床、矿点的异常为主,多为甲类或乙异常,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元素组合齐全,浓集中心明显,主成矿元素具明显的水平分带性,成矿远景区内具有利成矿的地层、侵入岩、构造条件。在该成矿远景区内具已知的矿床或矿点。

Ⅱ级成矿远景区:具有利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及矿(化)点或较好的矿化线索,并有可能形成大、中型矿床的远景区。区内异常以乙类异常为主,主成矿元素异常分布范围、规模、强度均较大,伴生元素组合较好,且成群出现。

Ⅲ级成矿远景区:区内地质条件对成矿有利,并有某些找矿线索。主成矿元素异常规模较小,强度不大,多呈带状分布。

2.2成矿预测区

三合屯Ⅱ级成矿预测远景区: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固安屯组板岩,侵入岩为晚元古代黑云母花岗岩,该区处于区域性北东向断裂构造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次级构造发育,成矿构造环境有利。岩浆期后热液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物质成矿来源。区内石英脉发育,矿化蚀变较强,石英脉内可见致密块状毒砂矿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石英脉两侧及板岩裂隙两侧硅化较强。地层与岩体接触带上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发育强烈。

区内为Au、Ag、Cu、Pb、Zn、As、Sb、Bi高背景区,异常元素组合较全,Ag、As具外、中、内三级浓度分带,浓集中心明显。处于固安屯组地层与晚元古代花岗岩接触带上。该区是寻找构造裂隙充填石英脉型或接触交代型银金铅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贾家店Ⅱ级成矿远景区:区内地层为上元古界额头山组变质流纹岩、变粒岩、板岩;北部为晚元古代细粒花岗岩。

区内形成Au、Ag、Cu、Pb、Zn、As、Sb、Bi、Mo高值区,圈出水系沉积物异常,异常元素组合齐全,具一定浓度分布,各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套合好。多元素的高背景带展布方向与额头山组地层吻合,表明该套地层中Au、Ag、Cu、Pb、Zn元素丰度较高。异常长轴方向与构造线一致,明显受构造控制,反映了区内地层在北西向构造活动影响下,有后期热液及矿化作用的成矿地质背景。该区是寻找岩浆热液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银金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前三家子Ⅲ级成矿远景区: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额头山组变粒岩、砂板岩、变质流纹岩。侵入岩为晚元古代细粒花岗岩、辉石岩。有硅化、绿帘石化、褐铁矿化等蚀变现象。

区内为Au、Ag、Cu、Pb、As、Sb、Mo高背景区,分布有4处水系沉积物异常,异常以Au为主,伴有Ag、Pb、As、Sb、Mo异常。本区寻找岩浆热液型、接触交代型金多金属矿床有一定的远景。

榆林共区Ⅲ级成矿远景区:分布有上元古界固安屯组斑点板岩,侵入岩为华力西晚期二长花岗岩。次级北西向断裂及节理裂隙发育,且有石英脉分布,石英脉内见毒砂矿化、兰铜矿化、闪锌矿化。

区内为Au、Ag、Cu、Pb、Zn、As、Sb、Bi高背景区,分布有2处水系沉积物异常,推测可能由石英脉引起。从异常元素特征及矿化特征看,本区以Ag、Cu、Zn等中低温热液矿化为主,矿化与石英脉关系密切,是一处具找矿前景的找矿远景区。应注意寻找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破碎蚀变岩型及构造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银金多金属矿床。

3结论

综上所述,上元古界额头山组、固安屯组是区内Ag、Pb、Zn、As、Sb、Bi高背景地层。Au、Ag、Cu、Zn、As、Bi、Mo元素变异系数较大,存在局部富集作用,两组地层均为本区有利的成矿层位。

通过上述的研究表明同种微量元素在不同期次岩浆岩中,由老到新的变化是:Zn含量呈递增趋势,Au、Ag、Cu、Pb、As、Sb呈下降趋势,Bi、Mo较稳定。晚元古代岩浆岩中Au、Ag、Cu、Pb、As、Sb含量均偏高,且变异系数较大,是区内有利的成矿岩体。

上一篇:膨胀加强带无缝施工技法 下一篇:黑龙江省图书馆建筑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