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时间:2022-10-27 03:58:34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的实施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不少语文阅读课效率仍然很低。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语文是让学生感觉比较枯燥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在教学中创设直观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执教《长城》一课时,我制作了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及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的劳动场面。通过文本、图片、视频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学生们的兴致很高,教学效果较好。

二、注重朗读 读中感悟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虽然阅读的方式很多,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急于讲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而忽略了朗读。课堂上,阅读方式单一,造成学生的心理疲劳,以至于厌倦了语文课堂。只有不断地变换阅读方式,使学生感觉新鲜,不断激发阅读的欲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例如:我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就运用了多种阅读方式。首先,让学生听录音、看画面;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然后,同桌互相评价朗读、齐读、表演朗读等。让学生深入文本,在多次朗读中体会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方法。多种方式的朗读,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语文课堂上,学生们通常是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已成了习惯。但是,如果让学生把他们思考的和自己说的写出来就很难了。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锻炼学生仿写、续写、扩写等练习,已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当学完课文最后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体会闰土当时的心情,然后,我让学生续写,写一写几年后他们再次相遇时的场面。学生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写得各有特色,效果很好。当学生总结了作者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来突出人物特点时,我又让学生写一写班级中的一名学生,然后读一读,让大家猜一猜写的是谁。学生们兴趣十足,认真地写,认真地读,认真地猜,既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培养质疑 激活思维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较少,认知水平还较低,也就决定了他们质疑的局限和程度。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和文章表面上,得不到深入,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培养他们养成质疑的好习惯,激活他们的思维,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课题提出问题。他们反复读着课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是谁触摸春天?怎么触摸?应该用眼睛看春天,怎么会是摸呢?摸到的春天有什么不同吗?学生们带着自己提出的种种疑问,走进文本。当他们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又让他们针对课文中的内容提出问题。同样,他们又提出了许多疑问:安静抓到蝴蝶后为什么又放了呢?“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等等。我并没有着急给出答案,而是让他们多次阅读再组内讨论,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很好。

五、拓宽阅读 积累运用

单一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收获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范围,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但是,并不是让学生无选择地阅读,教师要当好引路人,还要鼓励学生多积累,多运用。

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课外读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特点和阅读能力,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思想积极向上、语言健康、生动活泼的图书。例如《新少年》、《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在阅读中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应用。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经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还需要语文教师结合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研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条教学之路。

上一篇:“美在关系”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影响试析 下一篇: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