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人身份对文人画的影响

时间:2022-10-27 03:36:10

浅析文人身份对文人画的影响

【内容摘要】文章以画者的文化身份作为切入点,分析中国绘画史上重要的绘画形式――文人画。探讨在儒家、道家、禅宗三种哲学观念的影响下,文人画所形成的“简洁朴素的画面语言”“诗意的美感”“崇尚独立人格并表达道德理想”三种特点,揭示这个画种独特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人画 哲学观念 简洁 诗意 道德理想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种重要的绘画形式。作为对一类绘画作品的定义,文人画的概念与油画、水彩画、版画、色粉画等根据作画材料来为画作进行分类的定义方法不同,它更多的强调作画者的文化身份

“文”字本通“纹”,指物体的纹饰,后引申为修饰,与文字相关。今天所说的“文人”,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特别是长于文学创作的人。这个概念,定义着中国社会一个特有的社会阶层。

谈到文人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就要涉及两个词:“仕”与“士”。“仕”的意思是“当官,做官”。如《论语》中说的“学而优则仕”,表示进入社会管理阶层。“学”而未“仕”的文人则称为“士”,在社会管理阶层之外,但属于社会大众中的精英群体。中国古代社会推“士”为“四民之首”,足见对“士人”影响力的重视。“仕”与“士”二者的社会地位虽不同,却有共同的精神家园――构筑在儒家、道家、禅宗三块哲学基石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儒家思想使文人收获了三样东西:第一是文化知识。第二是强烈的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感,把提升道德修养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形式,将改造社会作为世俗生活的重要目的。如范仲淹所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第三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即使是李白,在刚接到诏命时也曾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期待。在传统社会里,文人是渴望用为国家贡献才智的方式实现个人价值的。

道家与禅宗思想塑造了文人出世的一面。道家“贵在自然”的观念让他们把寄情山水作为人生乐趣。《庄子》中“解衣盘礴”的故事让文人以一种游戏的心态从事艺术创作。与道家思想相关的“隐士文化”对于失意的文人有重要的影响,它始终伴随文人画的发展。禅宗思想中“以心观照万物”的观念也使文人画家热衷于将自己的情愫投映到眼中的天地万物上,以写物之笔写心。

受上述因素影响,文人画大致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画面语言简洁、朴素。多数文人画家没有如宫廷画家那样,受过长期、严格的绘画训练。在精确描绘物象的技巧上不及宫廷画家。受庄子“解衣盘礴”的文艺创作思想的影响,他们相信单纯追求画面细节的肖似逼真是匠人之举,不能算是“道”。文人眼中优秀的绘画是以轻松的手法表现心中理想的审美境界,或是某种思想感情投射在外物上的结果(这又是受到了佛教,特别是禅宗文化的影响)。换句话说,他们画的是心中的东西而不是看到的东西,笔下的物象只是他们借以抒发内心世界的媒介。此外,文人画家往往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并将书艺应用于绘画,这丰富了其画作的审美价值。(赵孟\提出“书画同源”思想虽在元代,但苏轼、米芾父子等宋代书家早已将他们的书艺融入绘画创作中。)而且,文人往往不在画中使用太丰富的色彩。这一方面是受到道家哲学中“五韵使人昏,五色使人盲”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绚丽的色彩也不利于表现他们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对于遗民画家更是如此)。文人把大多数画面关系都交给了黑、白和变化无穷的灰色块去营造。因此,文人画大多造型简炼,带有书法的美感,画面呈现单纯的黑白效果。这是文人画家的哲学观与知识结构决定的。

第二,画面中具有文学性的美感。文人画家大多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喜欢将文学创作的思维、情感带到绘画作品中。绘画帮助他们把弥散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体验与哲学思考进行形象化、直观化的加工。文人画家喜欢在画作上题写诗句。某些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或情节成为文人画家反复描绘的题材。同时,与文学家一样,文人画家喜欢把自然景观作为抒发内心情感、观照内心世界的媒介。自唐代的王维到清代的四王,文人画作品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山水画,许多文人画中都弥散着田园牧歌式的情调。画家把徜徉于山水之中、参悟天地造化的奥妙视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生体验,并借笔下的画作对这种体验加以诠释。这种行为类似于东晋年间王羲之等人的兰亭雅集。一群文人将自己面对天地山川生发出的感悟托之于诗文,留传后世。如果当时在场能有像坡那样诗画兼善的人当场作画,也许后人不但能看到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或许还能有幸一睹《兰亭画集》。但无论如何,追求诗画合璧――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形式的交相辉映,是文人画家们始终向往并追求的。

第三,对人格独立的崇尚和对道德理想的表达。文人画家在现实世界中失意时往往选择老庄、禅宗思想安放自己的心灵。他们选择逃避现实,但出于对儒家思想观念中对“君子”道德规范的坚守,他们对于黑暗现实仍然抱有不合作的态度,并给这种不合作赋予了基于人格独立意义的价值,由此产生了“世人皆醉我独醒”式的孤独感与崇高感。既然如孔子那样的“大成至圣”也不免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奈,大多数文人在看到“骅骝伏枥不得食,黔驴得意鸣春风”的黑暗现实时,选择一种消极反抗的方式也是很自然的。这种孤独感和崇高感也被带入了画面中。宋代画家郑思肖画兰而不画泥土,寄托亡国之痛;元代画家王冕在自己的画梅图上题诗:“不求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明末遗民朱耷在《牡丹孔雀图》中描绘两只秃毛丑陋的孔雀(暗喻清廷官员的顶戴)站在摇摆不稳的石头上,其讽刺感已不亚于政治漫画。文人常常将自然界中某些事物的物理特征人为的赋予道德内涵,于是以这些事物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的行为过程,就成了文人画家对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行诠释的过程。对文人画家而言,推崇一种道德品质不但是自我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也是提升其画作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

总之,受作者文化身份的影响,“文人画”是我国绘画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深入的研究文人画,对于理解中国的传统美学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陈辉)

上一篇:浅议儿童钢琴教学中基础练习的重要性 下一篇:田中一光海报设计作品中的浮世绘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