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教师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时间:2022-10-27 12:18:11

谈谈教师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摘要:本文对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使用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要避免进入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误区,首先要改变对多媒体课件的一些错误观点,然后要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原则,才不至于教师被多媒体所误导,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21-01由于计算机多媒体与其它媒体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软件也已进入了学校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增强信息反馈,同时教师也可节省大量反复讲解、板演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观察学生学习反馈及个别辅导上,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误区

1.1公开课,创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有利于个别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因此在某一些学校便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公开课、创优课基本要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才行,而其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板书搬到电脑上)浏览一遍,是完全不必要使用多媒体的。曾经有一数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用电脑来演示折纸(即纸先叠好,在用剪刀一剪变成一个五角星)的过程,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代码来设计该演示过程,有没有意义?其实笔者认为教师在上课时实际演示一下可能效果会好上许多,并节省制作课件大量的工作。

1.2教师和多媒体的位置本末倒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在现实中许多教师所制作的课件把所有的教学环节一字不漏的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是教师在上课中只起到了把课件内容说一遍的作用而起不到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

1.3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 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笔者看到一节音乐课的教学,教师做出的课件背景中有一个小动物始终在那儿蹦蹦跳跳的,就吸引了许多学生的注意力而没有认真听讲教学内容。

1.4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以模拟操作代替实际操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模拟现实,甚至模拟现实中难以实现或有很大危险的实验。但是,如果热衷于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势必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模拟实验不是真实的实验,使得它的可信度不高,如果长期要学生接受他们所怀疑的信息,那么必然会使他们丧失质疑、创新的欲望和能力,重新回到机械接受和机械记忆的老路上,与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例如一物理课中,磁铁的实验,就可以用实际操作来演示。

2.笔者认为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2.1对多媒体课件的看法

2.1.1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处于主体地位,多媒体电脑只是一个中介,切不可喧宾夺主——以电脑为中心组织教学。

2.2.2不要过多地、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或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来表现,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应该为促进教学而使用,而不应该为"哗众取宠"而使用。对于那些一目了然或利用其它教学媒体就能简单、快速地让学生掌握的内容,最好不用(此时如果勉强使用多媒体手段,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2.2.3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来说明一些问题,但应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防止产生误导,绝对不能用多媒体来代替真实的实验。

2.2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在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对课件的设计非常重要。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最新的"技术",把课件搞成视频动画,这是不准确的。因为,课件毕竟只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只有设计好课件,才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那么,课件的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2.2.1脚本的设计编写。脚本是将课件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进一步细化,具体到课件的每一框画面的呈现信息、画面设计、交互方式以及学习的控制,它是课件编制的直接依据。如同电视片的编制不能直接依据文学剧本,而是根据分镜头稿本进行拍摄一样。脚本的编写不仅影响到课件制作的过程,还直接影响到课件制作的质量和效率。

2.2.2课件的必要性。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化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因而,在确定制作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例如,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若用计算机的动画来演示,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理解、掌握它们的本质属性。

2.2.3课件的简易性。一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因此,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还要在能够脱离本机的其它计算机环境中运行。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件安装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运行。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课件最好还要能在网络上运行。

(2)课件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兼容性好,容错能力强,课件运行环境不应依赖制作环境。

(3) 视频、动画、图象、声音、文本等多媒体成分运用恰当合理,表现形式丰富,链接自然顺畅,声画同步,画面清晰稳定,解说清晰,配乐得体。

(4)界面友好,可控性好,操作简单,具备帮助信息。

(5)技术手段先进,程序设计合理,力争技术创新。

2.2.4课件的艺术性。如果一个课件的演示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说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样的课件可以说是好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完美结合。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不仅教师的美术基础要扎实,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所以这一方面的要求也不宜过高。其主要表现有:

(1) 课件所展示的语言文字应清楚、规范、简洁、明确,表现手法新颖,表现情节生动,富有趣味性。

(2) 构图规范合理,画面简洁灵活,内容充实而不拥挤,色彩和谐悦目,富有表现力。

(3)节奏恰当,特技手法运用恰倒好处,画面组接平滑,声响效果明显而不喧宾夺主,富有艺术性。

2.2.5课件的兼容性。因为编写一个好的课件,往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只能用于一节课或某个教师专用,所以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尽量考虑到课件的其他使用性,以设置成某个模块的演示为好,以保证教学资源的共享,减去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2.2.6课件的教学容量。多媒体教学课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多媒体课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信息量,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信息量太大使学生学生囫囵吞枣。这就是把以前的满堂灌给他搬到了电脑上。所以我们在设计课件时要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能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 和教师进行交流,对本节教学内容能够吸收、消化。

3.结束语

本文对中职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和针对这些误区如何设计使用课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的就课件开发设计提出了详细的关键点,实现对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充分发挥利用。使多媒体课件能够真正而有高效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参考文献

[1]何克抗.CAI理论基础和与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四川教育,2005,4:38-38

[2]祝智庭.CAI的教学策略设计 .《电化教育研究》,2003.5:36-36

上一篇:初中语文素质教育 下一篇:如何营造轻松愉悦的地理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