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十项措施

时间:2022-10-27 10:14:33

在生猪生产中,搞好仔猪饲养不但可以提高种猪的利用价值、育肥猪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饲料的消耗。据有关资料表明,产仔时每死亡1头新生仔猪约损失饲料25-60kg,在断乳前后每死亡1头仔猪约损失饲料40-80kg。因此,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对提高生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尤为重要。其措施如下:

1.增喂脂肪

母猪分娩前8-14d,在喂全价饲料时,补喂脂肪(加9.5%)可增加猪体内能量储存,提高仔猪出生重,降低死亡率。

2.添加Vc

在母猪临产前1周的日粮中每日加1gVc可减少脐带出血及仔猪在产中死亡,断奶仔猪在人工乳或饲料中每千克干饲料加265mgVc可减少仔猪因VB12、叶酸不足而发生贫血、腹泻等症状,从而减少死亡。

3.提前进入分娩舍

在产前1周,将母猪移入分娩舍适应新环境,可减少因母猪紧张而产生无乳、子宫炎、炎等疾病而引起初生仔猪死亡或母猪咬死仔猪等事故发生。

4.适时淘汰

淘汰有恶癖的、老龄体弱、反应迟钝的母猪,防止咬死、压死仔猪。

5.产前注射催产素

注射时小剂量多次注射,以缩短产程,降低死亡率。

6.仔猪保暖防湿

仔猪出生时,要求适宜温度为28-32℃,半月后为15-22℃,而母猪仅需6-22℃,温度低于仔猪生长适宜温度或猪舍潮湿,仔猪就会拉稀、下痢而引起死亡。所以要建立保温猪舍,保持地面干燥。

7.吃足初乳

初乳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大量的r—球蛋白,这是抗体的主要成份,吃不到初乳的仔猪免疫力差,死亡率高,所以要保证每1头仔猪都能及早吃上初乳。

8.注意补铁

仔猪产后1-3日龄时肌注200mg铁复合制剂,以防因贫血引起下痢。

9.提早补料

母猪从产后5d开始泌乳量逐渐上升,20d达到泌乳高峰,30d后逐渐下降,而此时仔猪的发育却处于逐渐加快时期,单吃母乳已不能满足其生长所需养分,另外,早补料能促进消化道和消化腺体的发育,可避免仔猪乱啃赃物,减少下痢病患,减少死亡。

10.适时断乳

仔猪适宜断乳的时间为35-42日龄,仔猪断乳时体重应在8kg

以上为宜。仔猪断乳后1周内仍留原栏饲养,仍要饲喂乳猪料,并逐渐变换生长前期料。

上一篇:当前农作物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情况 下一篇:水稻宝在早稻上应用效果试验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