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7 09:46:12

高中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所谓自学能力,是指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而自己独立、有效学习的能力,是学生自己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学习知识、获得信息、锻炼技能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一个十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现代教育着眼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教师一讲到底,把知识嚼烂喂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浪费时间,效率不高。中学阶段如果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取代严肃死板的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对自学后的成果得到满足,对自学感到兴趣,自学的劲头也就更大。在中学的学习活动中,预习、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做作业、自测等都可以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自学的过程大体可分为“阅读――练习――归纳――总结”,可以看出读书是关键。因此,要指导读书方法,帮助学生读懂、读深、读细,使学生书读得“轻松”,达到自学的预期效果。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会学生阅读课文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基础。教师可采取为学生布置阅读提要的方法,帮助学生抓住要点,使学生明确自己通过阅读要了解什么内容。最初的提要可以简单的问题形式出现,同时教师要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可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能够理解概念,判断概念正误,能对概念进行叙述和举例说明;阅读法则或定理,要分清条件和结论,掌握推理、证明过程;阅读例题,要审明题意,注意解题格式和运算步骤。

1.设疑导读

学生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开始带着问题和任务,独立阅读自学阶段,开始学生阅读课文的速度较快,一节内容几分钟就读完了,然而许多地方并没有领会,提不出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向什么方向思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引导阅读和思考的方向,提高自学的效率。

2.课后阅读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还需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要求详细、具体;同时要加强检查督促,让数学阅读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数学阅读的任务不单是让学生去念书,弄懂概念,会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后,反思阅读材料的知识结构,理会教材内容所阐述的数学观点,思想方法,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开展建构活动,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这才是数学阅读的价值所在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首先激发学生自学数学的动机

数学是抽象的,但数学教学不应该是抽象的。它是一种文化,有思想,有情感,也有美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甚至在考题的设置上也要求“易于入手,难于解决”,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自学习惯:

1.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做作业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了大概了解,哪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也心中有数,这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核心,而突出数学思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关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提问: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关注问题的数量和质量。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提问的对象,不同难度的问题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激发学生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2.讲解:讲解是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方法。数学教师的讲解语言要准确、严密、精练,要起到启发、点拨、释疑、归结的作用。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而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激发学生自己去钻研思考。

3.复习: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列出复习提纲,通过对系列问题的思考进行归纳和概括,提取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使学生从方法的角度加以掌握,从而提高学生宏观上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有多种途径,但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进行,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课内、外对自学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要自觉接受自学的训练和培养,只有师生共同的长期的努力,才可以得到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郑君文、张恩华著:《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与保护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