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思考着的行动者

时间:2022-10-27 06:34:20

做一个思考着的行动者

初登讲台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怎样才能算是一名好的语文教师,是我时常思考的问题。在大学期间,同学们普遍崇拜知识渊博、口若悬河的教师。那些激情澎湃、旁征博引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这样的教授往往是学子们私下议论和追捧的名师。带着这样的潜意识走进高中的课堂,我总是在备课时把自己如何讲好作为头等大事。很快,从学生、家长和同事那里传来的评价也令人鼓舞,他们说,这位年轻人的课讲得不错。

在这种得意中,我曾经发表过一篇《身为教师》的小文章,其中写道:“我快乐,因为我的表达总是十分真诚,我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有风采有内涵有力量,可以感染学生抛弃鄙俗,牵引他走向崇高。我渴望深刻,从而努力排斥庸俗;我追求格调,所以努力远离无聊。我希望自己的课堂有较高的艺术性,我希望活跃课堂气氛的幽默有较高品位,我希望自己调动学生情绪的笑话不是低级趣味,我努力营造让学生感觉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但绝不媚俗……”

但危险也接踵而至。慢慢地我发现,课堂在逐渐恢复平静,在教室的角落里,有人开始酣然入睡,学生的眼睛里没有了兴奋,充塞的是苍白和无趣。课上学习语文,课下几乎无人问津,作文也写得千人一腔,不少学生缺乏写作的热情,潦草应付了事。特别是学校组织的评教活动,更是给我重重的一击,学生给的真实评价是中间等次。

失意时的思索是深刻的。我开始沉下心来思考:如何做一名高中教师,如何才能算一名好的语文教师?

我虔诚地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说:语文课应该返璞归真,古代私塾的先生教学生不就是多读多背吗?

我虚心征求学生意见。他们说:老师,我们在课堂上听着热闹,但一下课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一学期下来,也搞不清语文课到底学了什么。

我潜心学习教育理论。当看到“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给我醍醐灌顶的感觉。

在反思中,我和同事们反复讨论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我们决定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开展四项行动:一是读书行动,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在课堂上挤出时间朗读名作,师生共读;二是演讲行动,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让学生自我组织,登上讲台,就时政发表个人见解;三是练字行动,每天仿写一张硬笔书帖,规范书写,提高书写水平;四是日记行动,要求每个学生,或长或短,每天都要写一篇观察日记。

在扎扎实实开展这四项行动的同时,课堂也在逐步调整:教师尽量少讲,只进行精讲点拨,留出时间让学生或进行背景阐释,或进行课本剧表演,或展开观点的辩驳,有时也进行经典课文的品味和潜思。

改进和调整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语文素养也全面提高。毕业多年以后,在北京做网络公司CEO的学生杨长运深有感触地说:“高中时代练了一手好字,能写出像样的文章,在学理科的人中一站,明显感觉有优势。高中时的语文学习是一笔终生受用的财富!”

多年来,我在学生管理上边跋涉边思考,从一名“孤胆英雄”到真正理解“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个认识过程走了好多年。

在大学时非常认真地阅读过《傅雷家书》,被父爱的博大深沉所打动,并且在舐犊情深的封封家书中受到了诸多的人生启迪。也曾经在网上读到李开复先生写给大学生的几封信,像《从诚信谈起》、《从优秀到卓越》等,视野开阔,循循善诱,激励了一大批渴求知识的学子,展示了这种激励方式的特有魅力。我开始思考自己是否可以每周给高三学生写一封信。

我的想法是,紧密结合高三年级的工作计划,配合高三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节奏,通过书信的形式传达计划、树立信心、达成愿景、倡导科学的学习方法、解决思想障碍……我利用一周的时间思考、写作,在周末印发出来,发放给每一个学生,也可以作为班主任开班会的一份参考材料。

这是一项艰苦的工程,是对自己知识积累、意志品质的挑战。当悄悄写下第一封信《向着目标起航》的时候,我没有告诉任何一位同事,也没有给学生任何的承诺。说实话,我自己心里没底。

写开始的几封信并没有想象得那么艰难。学生愿意看,反馈说受到了激励什么的,我很高兴。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感觉越来越难写了。每到周六,我就开始出现焦虑,心灵备受煎熬。经过一周的思考,内容基本确定,但成文过程尚需更严谨、更生动,针对提出的问题,我要做出自认为最好的回答、最准确的表达。周末的大教学楼,老师们都休息了,我端坐在空空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发呆,或者来回踱步。当然不时也会享受到豁然开朗之后运笔如飞的快乐。

写作第18封信《直面现实坚韧前行》的一周,学校工作特别繁重,且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工作。完成其他工作以后,再去写信,写完已经是凌晨四点。有几次,外出考察学习,恰逢周末要完成“作业”,宾馆里又没有电脑和网络,只好跑到网吧去写。写完后发到邮箱,请同事帮忙打印。

这是难忘的一年。以这样一种激动人心的方式工作是快乐的,和学生一起成长是幸福的。

很快,时过境迁,我也在此后陷入了反思。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行为,管理的过程是一个集体的行动,管理的智慧来自实践,来自团队的实践,而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一个人的力量比起全体班主任的智慧来,何其单薄。经过和同事们商议之后,我们开始摸索一种来自团队的学生管理的方式,那就是“示范班会制”。

班会,是我们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高质量的班会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加油站。但问题在于,如何保证班会持续的“高质量”呢?与学科教学不同,班会往往随意性强、随机性大,班主任老师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想要始终呈现高水平的班会尚且很难,何况初出茅庐者呢?我们在探索中,找到了突破这一瓶颈的办法。

每学期初,年级组召开班主任会,根据学期特点广泛讨论,确定班会计划,制定系列班会主题。然后,根据班主任老师的特点和积累,合理分工,分头备会。执行班会计划的关键之一,是如何提高每一个班会的质量。学校要求,大家要把自己分工的班会开成“经典”:内容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效果强烈,余音绕梁。关键之二,就是智慧共享,把每一个经典班会“移植”到其他班级。在示范班会时,学校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旁听,然后开班会的班主任“说会”,其他班主任参与讨论,提出进一步修改调整的建议,之后每个班主任再去备会、实施班会。

几年来,通过示范班会制度,我们在努力营造班主任团队互相学习的氛围。在一次次示范班会的聆听和研讨中,班主任队伍在整体成长。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关注点。2004年我做了主抓教学的副校长之后,就提出建立高效课堂的目标。为此,北上南下,广泛取经。

比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三个追求,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非常令人向往。他们的六个教学步骤,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流程也很成熟,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很鲜明。但是高中的数学和物理教学难度很大,课本呈现的是凝练和优化的知识形态,是无数科学家实证的结晶,有必要一个一个过程去探究重现吗?这些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对散文和诗词鉴赏合适吗?我们看到的是割裂和破坏,是功利性的,语文的整体优美和和谐在哪里?

在众声喧哗、模式纷出的学习中,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我们在思考,也对课堂教学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

课堂教学,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不同学科学习的共性问题,但是不能用万能的“模式”去凝固课堂。不同科目的个性,呼唤不同的课堂流程和师生状态。就像音乐课和体育课不能一个模式一样,语文课和数学课显然应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即使同一门课,新授课和复习课又有差异。在这种认识之下,我们开始把不同学科的模式探索列入了校本教研的计划。

探索是艰难的,惯性依旧顽固,但是百花绽放的局面正在悄悄孕育。

QQ农场一度风靡全球。于是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人不断地坚持玩下去?而且玩起游戏来总是不觉得厌烦?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像游戏一样,是不是也一样能吸引学生不断地学下去?

团队开发的使命就是“用游戏去精彩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五分钟”,而这个“五分钟”又精彩了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英语组张春玲老师借鉴QQ农场的设计理念,找到与英语教学的结合点。如下图所示:

张老师借鉴分组教学法,通过分工协作、奖励赋分,化整为零,日积月累,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个快乐的过程,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水平。现在,这个教学模式已经在全组推广。

像这样的特色课堂模式,正在我们的课堂上悄悄地涌现,而且需要我们去用心挖掘。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让每所学校都有个性 下一篇:“小”学科 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