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开展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方法与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7 04:22:04

基层医院开展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方法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确诊为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所有失眠症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针灸治疗组)采用针灸疗法治疗,1次/日,共10次;B组(药物治疗组)采用脑力宝、司唑仑片口服治疗,3次/d。连续口服10d。观察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19例痊愈,总有效率为9268%;B组10例痊愈,总有效率为7073%;P

【关键词】针灸;失眠;脑力宝;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17-01

失眠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不足;进入睡眠困难;睡眠质量较差。可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近年来,失眠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药物治疗是治疗失眠症的主要方法。但是其疗效不够稳定,依赖性强,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1]。研究发现,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在临床上逐渐被推广应用。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卫生服务中心应用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患者41例,应用药物治疗失眠症患者41例,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确诊为失眠症的82例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41例。A组为治疗组(针灸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A组中男性15例,女26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1月-13年,平均病程67年。B组中男性17例,女24例;年龄30-63岁, 平均年龄447岁;病程1月-12年,平均病程72年。两组失眠症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2]。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中失眠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病程均超过一个月。且已经排除因疾病、外界环境干扰以及服用安定类药物等因素引发的失眠。

13治疗方法

A组(针灸治疗组)[3-4]:①针法:首先,使患者安静俯卧,穴位皮肤常规消毒;使用30号15寸针灸针,心俞、穴脾俞、三阴交分别直刺,得气后进行捻转,使用补法;留针20min,起针。然后,取穴神门、太冲、太溪、穴百会;患者改安静仰卧,常规消毒;神门、太冲、太溪、穴百会分别直刺,得气后施捻转使用泻法;留针20min。1次/d。②灸法:每晚入睡前,取一端点燃的艾条。对百会、四神聪穴行温和灸;各灸15min,1次/d。以上治疗方法,10次为1个疗程。

B组(常规治疗组) 口服药物治疗:脑力宝(吉林天强制药有限公司,02g/粒)4粒/次;3次/d。司唑仑片(山东省平原制药厂,1mg/片)1片/次;3次/d。连续口服10d。

14疗效观察

141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时间,失眠效率等。

142疗效评定:痊愈:治疗后患者失眠症状完全消失;每天睡眠时间≥6小时;患者精力充沛。显效:治疗后患者失眠症状基本消失;每天睡眠时间在4-6小时;患者精神较好。有效:治疗后患者失眠症状有所缓解;睡眠时间≥3小时;精神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A组(针灸治疗组)41例患者:痊愈者有19例;显效者有11例;有效者有8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268%。B组(常规治疗组)41例患者:痊愈者有10例;显效者有12例;有效者有7例;无效者12例;总有效率为7073%。针灸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药物治疗组高,P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A组治疗前PSQI总分为1350;B组治疗前总分为137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后评分为325;B组治疗后评分为570;A、B两组比较,A组评分较优,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压力随之逐渐增加;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从而导致失眠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由于无法入睡,或睡眠质量较差,直接导致患者在白天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神情恍惚,焦虑,抑郁等症状。失眠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甚至对其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提高人民的睡眠质量,从而有效治疗失眠症,是我国社会公共健康事业的重大问题。

药物疗法是临床上治疗失眠症的常用方法。但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副作用较大,依赖性较强,对患者身体损伤较大,不宜推广应用。失眠症的发生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脑皮层过度兴奋。中医认为,情志所伤,劳思太过,心气受损是失眠症的主要原因。其病位在心。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体内的阴阳失调。故其治疗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养心安神,调理气血。据报道,针灸疗法可有效治疗失眠症。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无毒副作用,无依赖性;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本次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而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73%。针灸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

参考文献

[1]杨军雄,张建平,于建春,韩景献 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3,05:466-468

[2]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S]3版山东: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3]王维芳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285-1287

[4]王薇,李旗,郑剑,等失眠症特色针灸治疗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89-90

上一篇:恶性肿瘤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下一篇:消化内科患者发生鼻胆管意外拔(脱) 管的原因分...